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97章 胆铜法
“马家是永平镇大户,当地豪强,此人是马家子弟。”秦东立刻道。
铅山矿场东边就是永平镇,但不是永平监所在(永平监在饶州)。
“周来。”
“末将在。”
“你去把上饶县令叫来。”
“喏。”
“秦卓。”
“草民在。”
“你派人将本王这封信,送给饶州都大提点张颂。”
“喏。”
赵与芮安排完毕,也不管地上断腿的诸人,带着一行人大摇大摆进入矿场。
矿场是露天的,外面甚至没有围墙,老远就能看到里面的景象,不过因为挖了几百年,里面高地不平,坑坑洼洼,所以一般在外面看不到里面的人。
秦卓着带他沿着矿场转了会,面积比较大,露天的至少数千亩,还有很多矿坑是往地下去的。
这个矿的质量相当不错,到了后世依然是全国第二大的露天矿场,如果有后世的机械,开采非常方便,但在南宋时,还得靠人力,所以才要大量的矿工。
这种一直到后世还是全国第二大的露天矿场,在南宋绍兴之后,居然还能把它一度荒废,可见南宋制度和官员的腐败。
因为秦卓在几天前就通知停产,今天好多矿工都站在外面看着他们。
矿工们衣不遮体,个个看起来和叫化子似的,但大部份都是精壮,不是精壮还真干不动。
来之前赵与芮以为这里都是铜矿,到了之后才发现不是。
秦卓向他介绍,矿场南部以铁为主,北部有少量的铁和大量的铜,东部隔了一座低山,然后再往东就是铅矿,所以这边面积非常大,矿类也多。
这边从隋唐朝开始,朝廷一般都是开发南部为主。
此时赵与芮才知道,铅山矿场,主产胆铜,即把铁炼成铜。
胆铜是我国古代用水冶法取得的一种铜合金。因所用为胆矾水﹐故因亦称此法为胆铜法。
古代炼铜有多种方式,一直到北宋时,当地上饶人张潜(1025-1105)发明了湿法炼铜,成功的把铁炼成铜,他先是在铅山矿场盛行,后来他献给朝廷,朝廷因“用费少而收功博”,下其法于诸路,终于推广到全国,使炼铜效率大大提高。
《宋史·食货志下二》:“浸铜之法:以生铁锻成薄片,排置胆水槽中浸渍数日,铁片为胆水所薄,上生赤煤,取刮铁煤入炉,三炼成铜。大率用铁二斤四两,得铜一斤,饶州兴利场,信州铅山场各有岁额,所谓胆铜也。”
秦卓这边如今主要就是用铁炼铜。
走到矿场深处,可以看到很多炼铁炉,但南宋叫蒸矿炉。
这些炉子普遍不大,以耐火石砌筑,炉径一般2-3米,高约七米,底径三米,炉内径从1米-2.6米不等。
“这一炉能出多少生铁?”赵与芮指着一个比较大的炉问。
秦卓立刻看向秦东。
秦东马上道:“约一千斤。”
赵与芮沉思着,明朝的大炉子,一炉能出四五千斤,甚至有上万斤的。
“能不能造大炉?”他问。
“当然可以,以后我们增加人手,提升产量,就需要大炉。”
这边炉子小,数目多,主要是以前以户为单位,家家户户都可以进来炼铜,所以炉子比较小,数目比较多,以后赵与芮要自己弄,就没必要这么多炉子,主要是提升容量。
“咱们是用煤炭还是木炭?”赵与芮又问。
“煤炭。”
此时北方用煤炭,南方用木炭,基本都是如此,从炼钢的质量上看,应该用木炭比较好,但木炭成本高,很多地方,也没这么多木头,如果用来炼钢,大概要一百公斤木头,才能产生一公斤钢,成本相当贵。
江西靠近南方,但自宋辽金时代开始,四周都盛产煤炭,如后世江西高安、萍乡、丰城、玉山,都在信州周围。
特别玉山煤场就在铅山矿场东北方向,距离才十几里,矿场用的,都是当地玉山的煤炭。
赵与芮想说,把煤炭炼成焦炭,用来炼钢是最好的,但想了想后,凭现在的技术恐怕很难实现,他也没时间在这里手把手的教,关键他现在不掌权,万一真的成功了,又泄露出去,可不是好事。
当然了,他自己也是半吊子水平,都是前世看穿越小说学来的,能不能成功,需要试验多少次,他自己也没把握。
“这些矿工都是按以前的方式在干?”
“是。”
 ... -->>
第97章 胆铜法
“马家是永平镇大户,当地豪强,此人是马家子弟。”秦东立刻道。
铅山矿场东边就是永平镇,但不是永平监所在(永平监在饶州)。
“周来。”
“末将在。”
“你去把上饶县令叫来。”
“喏。”
“秦卓。”
“草民在。”
“你派人将本王这封信,送给饶州都大提点张颂。”
“喏。”
赵与芮安排完毕,也不管地上断腿的诸人,带着一行人大摇大摆进入矿场。
矿场是露天的,外面甚至没有围墙,老远就能看到里面的景象,不过因为挖了几百年,里面高地不平,坑坑洼洼,所以一般在外面看不到里面的人。
秦卓着带他沿着矿场转了会,面积比较大,露天的至少数千亩,还有很多矿坑是往地下去的。
这个矿的质量相当不错,到了后世依然是全国第二大的露天矿场,如果有后世的机械,开采非常方便,但在南宋时,还得靠人力,所以才要大量的矿工。
这种一直到后世还是全国第二大的露天矿场,在南宋绍兴之后,居然还能把它一度荒废,可见南宋制度和官员的腐败。
因为秦卓在几天前就通知停产,今天好多矿工都站在外面看着他们。
矿工们衣不遮体,个个看起来和叫化子似的,但大部份都是精壮,不是精壮还真干不动。
来之前赵与芮以为这里都是铜矿,到了之后才发现不是。
秦卓向他介绍,矿场南部以铁为主,北部有少量的铁和大量的铜,东部隔了一座低山,然后再往东就是铅矿,所以这边面积非常大,矿类也多。
这边从隋唐朝开始,朝廷一般都是开发南部为主。
此时赵与芮才知道,铅山矿场,主产胆铜,即把铁炼成铜。
胆铜是我国古代用水冶法取得的一种铜合金。因所用为胆矾水﹐故因亦称此法为胆铜法。
古代炼铜有多种方式,一直到北宋时,当地上饶人张潜(1025-1105)发明了湿法炼铜,成功的把铁炼成铜,他先是在铅山矿场盛行,后来他献给朝廷,朝廷因“用费少而收功博”,下其法于诸路,终于推广到全国,使炼铜效率大大提高。
《宋史·食货志下二》:“浸铜之法:以生铁锻成薄片,排置胆水槽中浸渍数日,铁片为胆水所薄,上生赤煤,取刮铁煤入炉,三炼成铜。大率用铁二斤四两,得铜一斤,饶州兴利场,信州铅山场各有岁额,所谓胆铜也。”
秦卓这边如今主要就是用铁炼铜。
走到矿场深处,可以看到很多炼铁炉,但南宋叫蒸矿炉。
这些炉子普遍不大,以耐火石砌筑,炉径一般2-3米,高约七米,底径三米,炉内径从1米-2.6米不等。
“这一炉能出多少生铁?”赵与芮指着一个比较大的炉问。
秦卓立刻看向秦东。
秦东马上道:“约一千斤。”
赵与芮沉思着,明朝的大炉子,一炉能出四五千斤,甚至有上万斤的。
“能不能造大炉?”他问。
“当然可以,以后我们增加人手,提升产量,就需要大炉。”
这边炉子小,数目多,主要是以前以户为单位,家家户户都可以进来炼铜,所以炉子比较小,数目比较多,以后赵与芮要自己弄,就没必要这么多炉子,主要是提升容量。
“咱们是用煤炭还是木炭?”赵与芮又问。
“煤炭。”
此时北方用煤炭,南方用木炭,基本都是如此,从炼钢的质量上看,应该用木炭比较好,但木炭成本高,很多地方,也没这么多木头,如果用来炼钢,大概要一百公斤木头,才能产生一公斤钢,成本相当贵。
江西靠近南方,但自宋辽金时代开始,四周都盛产煤炭,如后世江西高安、萍乡、丰城、玉山,都在信州周围。
特别玉山煤场就在铅山矿场东北方向,距离才十几里,矿场用的,都是当地玉山的煤炭。
赵与芮想说,把煤炭炼成焦炭,用来炼钢是最好的,但想了想后,凭现在的技术恐怕很难实现,他也没时间在这里手把手的教,关键他现在不掌权,万一真的成功了,又泄露出去,可不是好事。
当然了,他自己也是半吊子水平,都是前世看穿越小说学来的,能不能成功,需要试验多少次,他自己也没把握。
“这些矿工都是按以前的方式在干?”
“是。”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