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回到明朝当太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明年土地清理就要在全国全面展开,如何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极为重要。毕竟顺天府天子脚下,勋贵各地一坐,基本上就闹不起来;但是外省天高皇帝远,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仅靠中央官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把各地全面动员起来。
土地清理的初衷是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国库收入,但是地方官强征火耗,却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的负担,那么农民对这项改革的态度可以想见。这个问题不解决,改革的成果将大打折扣;一旦地方不法分子纠结闹腾起来,恐怕很难应付。
汪舜华点头,示意丘浚继续说下去。
丘浚提出:“要变由非法为合法,将暗征变明征,每两银子征收五厘银子,地方官员不得再私自加派,用明规则取代潜规则。耗羡归公后,作为政府正常税收,统一征课,存留藩库,酌给本省官员养廉。”
当即遭到了广泛抨击:这是要助长贪污受贿的恶劣风气啊!
但是丘浚却指出:“这也是没有办法。原因很简单,地方官征收火耗,不仅是因为贪欲,也因为实际需要。”
因为皇权不下县,其实某个程度上来说,就是皇粮不下县。一个县里,能拿朝廷俸禄的,一般只有几个人,即县令、主簿、县谕、县训导、巡检、典史。
一个县里要正常开展工作,仅仅这么几个人是远远不够的。开国初年还好,朝廷施行里甲制度,百姓轮流服役,自然也包括到衙门当差;但问题是,随着里甲制度的破坏,大量的百姓逃亡,前来服役的百姓一年更比一年少,甚至就找不到,但衙门还有那么多事情做。怎么办?朝廷不给编制、不给钱粮,县官就要自己掏腰包找帮手,起码三班衙役要有。
但县令一个月七石米,养这么衙役是绝对不可能的,怎么办呢?那就是收粮的时候,临壶一脚,撒到地上的算火耗,归县官自己所有,只有这样才能勉强度日;此外,就是陋规。多数衙役的规费,属于书吏和衙役分享。只要派差,就能得到规费或贿赂。什么车费驴费鞋袜费和饭费茶水钱都属于正常收费,只是不准借机勒索敲诈。捕役由于发案不规律,没有案件时就没有额外收入,所以主要从娼妓和宰牲户收取陋规。这样以来,小地方的捕役,缺乏规费来源而生活像乞丐,但大城市的捕役,则规费花样繁多而十分滋润。
听他这一说,原本坚决反对的章纶等人声音低了下来——这几年翰林们多次出京办差,接触地方实际,多少了解点情况——现在朝廷盯得紧,上上下下的官员都会诉苦。确实朝廷那点俸禄,要想维持一个地区的正常运转,纯属痴人说梦,怎么办?羊毛总得出在羊身上。
但是火耗归公是绝对不可能出台的,这是明目张胆的搜刮百姓,皇帝不能助长这股歪风邪气!
但问题是要解决的,怎么办?
一是重申交税的方式。贵重金属和五谷布帛都可以,严禁地方官员吃拿卡要;每两银子五厘火耗,在上缴户部时统一扣减,提高地方官上缴银子的积极性;再就是章纶的办法,严格规范银子的铸造。中省府只收锭金锭银,各海关、县衙在上缴的时候自己铸好,要有明细账目和三位官员以及工匠签名,一式四份,各级政府各存留一份。
二是地方财政问题。朝廷的那点火耗银子,减去实际的火耗后,留下的就不多,地方财政要供养这么多人,怎么办?给编制。
轿夫、伞扇夫这些县官的跟班要大量削减。明朝早有规定,文武官例应乘轿者,以四人舁之。其五府管事、内外镇守、守备及公、侯、伯、都督等,不问老少,皆不得乘轿。违例乘轿及擅用八人者,奏闻。
但是这些年来,基本等于一纸空文,乘轿子不好吗,非得马上颠簸!
外官七品以下、或者四十岁以下,不许乘轿;京官三品以下,或者五十以下,一律不许乘轿——身体不好?那你应该回家养老去!
然后是抬轿的人数:
京官一品用四人轿;二品以下,用两人轿;出京以后,可以加倍。
外官一品用八人轿;二三品,用四人轿;四品以下,只能两人轿。
然后是根据各县的实际情况给衙役的编制——主要是根据人口和地域面积以及纳税的多少,由朝廷统一发工资。
——这个“实际情况”,不是你红口白牙信口开河漫天要价,而是有依据的,什么呢?里甲法。
此前,一里以十年为一个周期,轮流去服徭役,不应役之年,叫做“排年”;应役之年,叫做“现年”。
做什么呢?有“正役”,就是国家征调的各项工程;更多的就是“杂泛”,什么库子、斗级、坝夫、馆夫、皂隶、斋夫、弓兵、巡拦、铺兵、轿夫、伞夫、解户、狱卒、隶兵、应捕、坟夫等等。
现在,农民的徭役已经摊到了田赋里;朝廷则用遣雇佣人丁办事。
雇佣的人数,差不多也就是以前... -->>
明年土地清理就要在全国全面展开,如何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极为重要。毕竟顺天府天子脚下,勋贵各地一坐,基本上就闹不起来;但是外省天高皇帝远,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仅靠中央官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把各地全面动员起来。
土地清理的初衷是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国库收入,但是地方官强征火耗,却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的负担,那么农民对这项改革的态度可以想见。这个问题不解决,改革的成果将大打折扣;一旦地方不法分子纠结闹腾起来,恐怕很难应付。
汪舜华点头,示意丘浚继续说下去。
丘浚提出:“要变由非法为合法,将暗征变明征,每两银子征收五厘银子,地方官员不得再私自加派,用明规则取代潜规则。耗羡归公后,作为政府正常税收,统一征课,存留藩库,酌给本省官员养廉。”
当即遭到了广泛抨击:这是要助长贪污受贿的恶劣风气啊!
但是丘浚却指出:“这也是没有办法。原因很简单,地方官征收火耗,不仅是因为贪欲,也因为实际需要。”
因为皇权不下县,其实某个程度上来说,就是皇粮不下县。一个县里,能拿朝廷俸禄的,一般只有几个人,即县令、主簿、县谕、县训导、巡检、典史。
一个县里要正常开展工作,仅仅这么几个人是远远不够的。开国初年还好,朝廷施行里甲制度,百姓轮流服役,自然也包括到衙门当差;但问题是,随着里甲制度的破坏,大量的百姓逃亡,前来服役的百姓一年更比一年少,甚至就找不到,但衙门还有那么多事情做。怎么办?朝廷不给编制、不给钱粮,县官就要自己掏腰包找帮手,起码三班衙役要有。
但县令一个月七石米,养这么衙役是绝对不可能的,怎么办呢?那就是收粮的时候,临壶一脚,撒到地上的算火耗,归县官自己所有,只有这样才能勉强度日;此外,就是陋规。多数衙役的规费,属于书吏和衙役分享。只要派差,就能得到规费或贿赂。什么车费驴费鞋袜费和饭费茶水钱都属于正常收费,只是不准借机勒索敲诈。捕役由于发案不规律,没有案件时就没有额外收入,所以主要从娼妓和宰牲户收取陋规。这样以来,小地方的捕役,缺乏规费来源而生活像乞丐,但大城市的捕役,则规费花样繁多而十分滋润。
听他这一说,原本坚决反对的章纶等人声音低了下来——这几年翰林们多次出京办差,接触地方实际,多少了解点情况——现在朝廷盯得紧,上上下下的官员都会诉苦。确实朝廷那点俸禄,要想维持一个地区的正常运转,纯属痴人说梦,怎么办?羊毛总得出在羊身上。
但是火耗归公是绝对不可能出台的,这是明目张胆的搜刮百姓,皇帝不能助长这股歪风邪气!
但问题是要解决的,怎么办?
一是重申交税的方式。贵重金属和五谷布帛都可以,严禁地方官员吃拿卡要;每两银子五厘火耗,在上缴户部时统一扣减,提高地方官上缴银子的积极性;再就是章纶的办法,严格规范银子的铸造。中省府只收锭金锭银,各海关、县衙在上缴的时候自己铸好,要有明细账目和三位官员以及工匠签名,一式四份,各级政府各存留一份。
二是地方财政问题。朝廷的那点火耗银子,减去实际的火耗后,留下的就不多,地方财政要供养这么多人,怎么办?给编制。
轿夫、伞扇夫这些县官的跟班要大量削减。明朝早有规定,文武官例应乘轿者,以四人舁之。其五府管事、内外镇守、守备及公、侯、伯、都督等,不问老少,皆不得乘轿。违例乘轿及擅用八人者,奏闻。
但是这些年来,基本等于一纸空文,乘轿子不好吗,非得马上颠簸!
外官七品以下、或者四十岁以下,不许乘轿;京官三品以下,或者五十以下,一律不许乘轿——身体不好?那你应该回家养老去!
然后是抬轿的人数:
京官一品用四人轿;二品以下,用两人轿;出京以后,可以加倍。
外官一品用八人轿;二三品,用四人轿;四品以下,只能两人轿。
然后是根据各县的实际情况给衙役的编制——主要是根据人口和地域面积以及纳税的多少,由朝廷统一发工资。
——这个“实际情况”,不是你红口白牙信口开河漫天要价,而是有依据的,什么呢?里甲法。
此前,一里以十年为一个周期,轮流去服徭役,不应役之年,叫做“排年”;应役之年,叫做“现年”。
做什么呢?有“正役”,就是国家征调的各项工程;更多的就是“杂泛”,什么库子、斗级、坝夫、馆夫、皂隶、斋夫、弓兵、巡拦、铺兵、轿夫、伞夫、解户、狱卒、隶兵、应捕、坟夫等等。
现在,农民的徭役已经摊到了田赋里;朝廷则用遣雇佣人丁办事。
雇佣的人数,差不多也就是以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