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万历朝之紫禁风起 第一百零六章 明末战略第一人熊廷弼(上) (1/2)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千秋皇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陌刀队的选拔和营地改造等诸多事情都完成后,训练的事情不需要他天天盯着,只需要将训练计划和方案什么的,交给程豹、牛大壮和王闯、林荣和乌恩其五人,他们自会按照朱由楫的命令忠实的去执行。
徐光启和孙承宗两人,在按照他的要求整理《金史》和宋人笔记中关于“靖康之变”的史料,徐光启还要负责红薯的栽培选育试验,经常在京师和顺义的皇庄之间来回,所以整理史料的事情大部分还是孙承宗在做。
如此一来,宫内的五位皇孙在文华殿进学的时间便相对少了许多,朱由楫也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一些别的事情。
开原被屠的消息,朱由楫自然也在第一时间知道了。听说杨鎬和黄嘉善二人又向万历举荐,准备启用一员楚党老将去辽东收拾乱局,经过廷议,万历已经批准,去湖广江夏传旨的内使已经南下。
楚党老将,湖广江夏,朱由楫略一思索,对于朝廷重新启用的人选是谁,心中便有了猜测。
这人应该就是史书上记载的,被后世史学家们誉为明末战略第一人的熊廷弼了。
这让他不禁有些期待。
熊廷弼,字飞白,号芝冈,湖广江夏人(明朝的湖广包括后世湖南、湖北两省,明朝江夏便是后世的湖北武汉市江夏区)。
少时家境贫寒,放牛读书,刻苦强记。万历二十五年,中乡试第一名,次年中进士,授保定推官,将被税监王虎冤枉缉拿的人员全部释放,并上撤矿疏,因其才能被擢为监察御史。
熊廷弼是文官出身,难得的是一点不像其他文官,反而是文武全才,不光会儒家的四书五经那一套,还通晓兵法韬略。不像当世大多是文人那样手无缚鸡之力,相反他的武力值还很高,因为他还是万历年间武昌府武举乡试第一人。
万历三十六年,熊廷弼受命巡按辽东,弹劾辽东巡抚赵楫与总兵官李成梁放弃宽甸地方的八百里领土,前任巡按大臣何尔健、康丕扬勾结、包庇。辽地多有闲地,每年只需要用辽东八万精锐中的三分人力来屯田、耕种,就可以收获粟米一百三十万石,万历颁布诏书赞成。
熊廷弼在辽地几年,杜绝送礼,核查军情,审查大将小吏,绝不姑息养奸,辽地的风尚、纲纪为之大振。
熊廷弼在南畿督学,纪律严明,很有声望。后来因为棒打生员致死一事,与巡按御史荆养智相互上书弹劾对方。荆养智递上奏章后直接弃职而去,熊廷弼也因为听候核查,去职回乡。
因为党争的缘故,然后就没啥动静了。
熟悉明史的朱由楫,知道熊廷弼后来经略辽东,很快便稳定住了辽东的局势,还曾一度搞的努尔哈赤没脾气。尤其是他针对辽东的三方布置之策,真要是按照他的战略部署实现下去,努尔哈赤绝对蹦跶不起来,也就不会有后来的黄台吉和多尔衮什么事儿了,也不会有后来的螨清入关,华夏全境沦丧,文明倒退的悲剧。
故而,朱由楫对熊廷弼还是很佩服的。
熊廷弼虽然是楚党中人,但是却和东林党人如杨涟、左光斗诸人交好。只是他脾气火爆,禀性刚直,嘴还特臭,不甘谦恭下人,因而满朝舆论对他不太推许,这也为他后来几次陷入党争,最后还被传首九边埋下了祸根。
不过既然自己来了,以后说什么也要保住熊廷弼的性命才成,这可是明末战略第一人,要是死在了大明朝廷自己的手上,简直就是自毁长城。
任命熊廷弼为兵部右侍郎、右佥都御史的圣旨很快便传到江夏,要他接旨后即刻赴京,不得耽误。
熊廷弼不敢耽搁,当即辞别妻子,走水路北上赶赴京师。
以最快速度北上的熊廷弼,入京后第一时间便拜见了方从哲和黄嘉善。二人勉励了熊廷弼几句后,方从便问到,“飞白,辽东之事想必你也都已听说过了,辽东... -->>
陌刀队的选拔和营地改造等诸多事情都完成后,训练的事情不需要他天天盯着,只需要将训练计划和方案什么的,交给程豹、牛大壮和王闯、林荣和乌恩其五人,他们自会按照朱由楫的命令忠实的去执行。
徐光启和孙承宗两人,在按照他的要求整理《金史》和宋人笔记中关于“靖康之变”的史料,徐光启还要负责红薯的栽培选育试验,经常在京师和顺义的皇庄之间来回,所以整理史料的事情大部分还是孙承宗在做。
如此一来,宫内的五位皇孙在文华殿进学的时间便相对少了许多,朱由楫也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一些别的事情。
开原被屠的消息,朱由楫自然也在第一时间知道了。听说杨鎬和黄嘉善二人又向万历举荐,准备启用一员楚党老将去辽东收拾乱局,经过廷议,万历已经批准,去湖广江夏传旨的内使已经南下。
楚党老将,湖广江夏,朱由楫略一思索,对于朝廷重新启用的人选是谁,心中便有了猜测。
这人应该就是史书上记载的,被后世史学家们誉为明末战略第一人的熊廷弼了。
这让他不禁有些期待。
熊廷弼,字飞白,号芝冈,湖广江夏人(明朝的湖广包括后世湖南、湖北两省,明朝江夏便是后世的湖北武汉市江夏区)。
少时家境贫寒,放牛读书,刻苦强记。万历二十五年,中乡试第一名,次年中进士,授保定推官,将被税监王虎冤枉缉拿的人员全部释放,并上撤矿疏,因其才能被擢为监察御史。
熊廷弼是文官出身,难得的是一点不像其他文官,反而是文武全才,不光会儒家的四书五经那一套,还通晓兵法韬略。不像当世大多是文人那样手无缚鸡之力,相反他的武力值还很高,因为他还是万历年间武昌府武举乡试第一人。
万历三十六年,熊廷弼受命巡按辽东,弹劾辽东巡抚赵楫与总兵官李成梁放弃宽甸地方的八百里领土,前任巡按大臣何尔健、康丕扬勾结、包庇。辽地多有闲地,每年只需要用辽东八万精锐中的三分人力来屯田、耕种,就可以收获粟米一百三十万石,万历颁布诏书赞成。
熊廷弼在辽地几年,杜绝送礼,核查军情,审查大将小吏,绝不姑息养奸,辽地的风尚、纲纪为之大振。
熊廷弼在南畿督学,纪律严明,很有声望。后来因为棒打生员致死一事,与巡按御史荆养智相互上书弹劾对方。荆养智递上奏章后直接弃职而去,熊廷弼也因为听候核查,去职回乡。
因为党争的缘故,然后就没啥动静了。
熟悉明史的朱由楫,知道熊廷弼后来经略辽东,很快便稳定住了辽东的局势,还曾一度搞的努尔哈赤没脾气。尤其是他针对辽东的三方布置之策,真要是按照他的战略部署实现下去,努尔哈赤绝对蹦跶不起来,也就不会有后来的黄台吉和多尔衮什么事儿了,也不会有后来的螨清入关,华夏全境沦丧,文明倒退的悲剧。
故而,朱由楫对熊廷弼还是很佩服的。
熊廷弼虽然是楚党中人,但是却和东林党人如杨涟、左光斗诸人交好。只是他脾气火爆,禀性刚直,嘴还特臭,不甘谦恭下人,因而满朝舆论对他不太推许,这也为他后来几次陷入党争,最后还被传首九边埋下了祸根。
不过既然自己来了,以后说什么也要保住熊廷弼的性命才成,这可是明末战略第一人,要是死在了大明朝廷自己的手上,简直就是自毁长城。
任命熊廷弼为兵部右侍郎、右佥都御史的圣旨很快便传到江夏,要他接旨后即刻赴京,不得耽误。
熊廷弼不敢耽搁,当即辞别妻子,走水路北上赶赴京师。
以最快速度北上的熊廷弼,入京后第一时间便拜见了方从哲和黄嘉善。二人勉励了熊廷弼几句后,方从便问到,“飞白,辽东之事想必你也都已听说过了,辽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