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靖难攻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169章 西虏猖獗
八月,秋高气爽……
按常理来说,这样的日子,理应是值得高兴的日子。
可是南京城奉天殿外,却是一片寂静。
奉天殿广场上,数百名正五品以上官员眼观鼻,鼻观心。
奉天殿门口,正三品以上官员也是如此。
唯一没有沉默的,是那名正在低头上疏的正五品礼部官员。
“丁巳朔戊午,陕西行都司肃州卫上疏,国使傅安、郭骥,及率将士一千五百余人于今岁二月抵达帖木儿国都。”
“然帖木儿傲慢,言“倨中国去我远,天子何如我也?”,遂扣国使。”
“百户官张樽率十数人及时逃离,于七月返回肃州卫,遂上疏言情,请朝廷派兵救援国使……”
礼部官员的话说完了,可奉天殿上下却更为寂静了。
朱元璋脸上无悲无喜,倒是那朱允炆眼神忽明忽暗。
“还真被他说对了……”
朱允炆脸色很不好看,脑中瞬间想到了那张消失好几个月消息的面孔。
当初朱高煦在武英殿里的话还依稀在耳,如今不过才过去两年不到,事情却被他说中并发生。
那帖木儿,难道真的要出兵入侵我大明吗……
朱允炆将目光放到了自家皇爷爷身上,相比较他,朱元璋依旧稳坐钓鱼台。
“那张樽,如今到哪了。”
朱元璋缓缓开口,礼部尚书门克新上前一步,持着笏板作揖道:
“那张樽,如今已经在奉天门外候着,等待陛下传见。”
“传他上来。”朱元璋不假思索的开口,门克新也作揖应下,随后命人去传张樽。
约两字时,朱元璋便看到一名武官被人带着穿过奉天广场,往奉天殿上来。
不多时,那人便来到了奉天殿门前,并五拜三叩道:“百户官张樽,参见陛下,陛下万福安康……”
“那帖木儿国,国力如何?”
朱元璋脑中还记得朱高煦说过,帖木儿有民两千余万,兵马数十万,因此他想知道是不是朱高煦那小子胡诌。
“臣与国使一路西行,越往西便越为繁华,那撒马尔罕人口丝毫不亚于苏松等府繁华。”
“其麾下兵马,虽说不如国朝明甲俱全,却也能将锁子、明甲装备其军,依臣这一路过去,所见兵马便不下数万。”
“据其官员所说,其最精锐兵马还在外征战,控弦之士便不下三十万。”
“此次他们不仅扣押我朝国使,还将西边的鲁迷(奥斯曼)国国使一同扣押,以示其国强大。”
张樽诉说着自己这一路所看到的一切,而他口中讲述的种种,也让金台前的六部尚书、五军都督等文臣勋贵紧皱眉头。
单一来说,帖木儿官员或许是在夸大自己的实力,但对于大明朝来说,刚刚将蒙古人赶回漠北的他们还未享受几年太平,如今突然又冒出这样一个强大的蒙古人国家,饶是他们足够有自信,那防范之心却不敢松懈。
更何况,当年渤海郡王朱高煦在武英殿为傅友德、冯胜开罪的说辞,基本朝中正四品以上官员都有所耳闻。
现在扣押使臣这事情被朱高煦说中了,那帖木儿是否会真的借助别失八里国作为跳板,从西域入侵大明的河西走廊?
“你们以为如何……”
朱元璋坐在黄帐之下,金台之上,轻声开口。
在其面前,众人纷纷催动脑筋,沉吟了许久后才有一人上前。
“臣曹国公李景隆以为,帖木儿距国朝数千里之遥,即便有别失八里国相助,却也不是那么容易侵犯我大明。”
“当务之急,应当是派使臣前往别失八里国,打探其态度如何。”
“若是真如当年渤海郡王所言,那理当防范。”
“如何防范?”朱元璋心里有自己的主意,却还是询问李景拢
对此,李景隆也没有露怯,而是根据自己所知的河西情况分析道:“河西之地,如今常以陕西输粮才得以维持,当地色目、胡鞑、番人常有叛乱。”
“臣以为,可增设卫所,增加屯兵,大开其屯田,以养军用。”
“若行此法,不出三载,河西诸卫皆可自给自足。”
李景隆毕竟经略过西北,还主持过松潘地区的茶马贸易,对于陇山以西的地情地貌还是十分了解的。
在他看来,河西走廊虽然比起汉唐时贫苦恶劣了许多,但也不是不能屯田耕种,最少地图上有卫所的地方,基本都紧邻祁连山上流下的河流。
只要合理利用这些河流,依旧可以开垦田地,并且还是质量仅次于水田的水浇田。
不过想要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去开垦荒地为水浇田,那就需要足够多的屯田兵。
在不影响战兵数量的情况下,屯田兵只能通过移民的方式来增加。
李景隆对此心知肚明,而朱元璋也更为果决,他目光扫视左右,随后开口道:
“诏令四川承宣布政司,移成都府民户五千前往陕西汉中,又移陕西汉中三千民户编为军户前往陕西行都司。”
“臣,领旨……”六部尚书纷纷作揖,朱元璋继而再开口道:
“礼部派人前往别失八里国,询问其国主近况,若是别失八里有助帖木儿之心,速速回禀。”
“臣领命……”礼部尚书门克新作揖应下。
见此情况,朱元璋也起身离开了金台,旁边的鸿胪寺卿见状唱声:“散朝——”
“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唱礼,随后在朱元璋离去后,先后有条不紊的离开了广场上。
在他们走后,五军都督府的李景隆等人也继而离去。
倒是朱允炆与六部尚书留了下来,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留下了,最少户部尚书郁新转身离去了。
瞧着郁新离去的背影,朱允炆倒是不觉奇怪,只是上前皱眉对暴昭等其余五部尚书开口道:
“这事情,倒是让高煦给料中了,你们以为那别失八里国的国主是否会嫁女给帖木儿?”
“这……”暴昭等人面面相觑,却是说不出个一二。
他们这群人里,哪怕是北方山西人的暴昭,也不曾了解过陇山以西的一些事情。
倒不是他们不想了解,而是即便想要了解,也得听得懂当地官员的话才行。
更何况,甘肃行都司的军户读书都还没几年,基本都没有参加科举,因此他们想了解陇西是十分困难的。
这个时候,众人不免怀念起傅友德和冯胜了。
起码二人对陇山以西十分了解,而且又是当世名将,若是他们在……
“罢了。”朱允炆有些不喜,但还是保持着自己的平静。
他朝暴昭等人作揖,众人也纷纷回礼,而后看着他转身离去。
见他离去,众人也先后离去。
在他们离去的同时,帖木儿扣大明使臣的事情,也通过塘报传遍了各地衙门。
这其中不少人都有些担心蒙古人会卷土重来,但只有始作俑者的朱高煦才最清楚,帖木儿根本没有实力远征大明。
“殿下,您不担心吗?”
八月中旬的吉林城承运殿里,看着面带笑意看完塘报的朱高煦,亦失哈脸上忧虑之色难以掩盖。
“担心?”朱高煦放下塘报,脸上笑容更甚:“与其担心这些,不如担心担心我的稻田什么时候成熟,又能产出实粮几何。”
朱高煦确实不担心帖木儿的事情,因为他记得没错的话,帖木儿当下应该准备同印度西北地区的德里交战。
这场战事会拖住他大半年的时间,随后接着爆发叙利亚战争和安哥拉战争。
等他回过头来,大明靖难之役已经结束,他错过了最好的东征时间。
当然,这是朱高煦这个清楚历史的人才能知道的情报。
如果当下的大明去打探东察合台汗国的消息,那他们就会获得许多让朝野震动的消息。
礼部现在派人前往东察合台汗国,那应该可以打听到其大汗黑的儿火者派其长子沙米·加罕前往撒马儿罕,商谈同帖木儿和亲的消息。
不仅如此,黑的儿火者汗还在两国商谈结束后,将宗室之中的一名公主嫁给帖木儿,并与帖木儿签订盟约。
他不仅将女儿嫁给帖木儿为妻,还口头承诺,日后会为帖木儿的东征活动准备粮饷。
尽管这些消息,都只是黑的儿火者汗为了稳住帖木儿而做出的部分假消息和妥协,但在大明看来,这不就是他们之间结盟的手段吗?
所以,如果朱高煦没有猜错,那等到明年大明得知东察合台汗国和帖木儿结盟的消息,便一定会增加甘肃屯兵,一直到帖木儿和东察合台汗国汗国撕破脸才会撤军。
不过,这两个国家撕破脸皮,得等到三年后的建文元年。
建文元年,这一年的整个世界,可以说是十分热闹……
东察合台汗国的黑的儿火者汗去世,其子继位后率领东察合台汗国和帖木儿撕破脸皮,两国战火再起。
其次,北元的额勒伯克汗为部下所杀,坤帖木儿被立为王。
往东南亚看去,安南国相黎季犛杀其主陈日焜,拥立自己的长子颐为王,不久,黎季犛杀子颐,立幼子寅,因其年幼而诛杀,自立称王。
至于欧洲,朱高煦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英国国王亨利四世将会继位,而英国也会在他即位后不久爆发贵族叛乱。
以上这些,都还只是国外的事情,若说国内,那则是更为热闹。
朱允炆下令包围湘王府,湘王自杀,随后又废齐、代、岷三王为庶人,朱棣被逼奉天靖难…… 这一年,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各国皆有大事爆发,可谓热闹。
到了那个时候,朱允炆根本来不及获知东察合台汗国的消息,也不敢轻易调离甘肃等卫兵马。>
第169章 西虏猖獗
八月,秋高气爽……
按常理来说,这样的日子,理应是值得高兴的日子。
可是南京城奉天殿外,却是一片寂静。
奉天殿广场上,数百名正五品以上官员眼观鼻,鼻观心。
奉天殿门口,正三品以上官员也是如此。
唯一没有沉默的,是那名正在低头上疏的正五品礼部官员。
“丁巳朔戊午,陕西行都司肃州卫上疏,国使傅安、郭骥,及率将士一千五百余人于今岁二月抵达帖木儿国都。”
“然帖木儿傲慢,言“倨中国去我远,天子何如我也?”,遂扣国使。”
“百户官张樽率十数人及时逃离,于七月返回肃州卫,遂上疏言情,请朝廷派兵救援国使……”
礼部官员的话说完了,可奉天殿上下却更为寂静了。
朱元璋脸上无悲无喜,倒是那朱允炆眼神忽明忽暗。
“还真被他说对了……”
朱允炆脸色很不好看,脑中瞬间想到了那张消失好几个月消息的面孔。
当初朱高煦在武英殿里的话还依稀在耳,如今不过才过去两年不到,事情却被他说中并发生。
那帖木儿,难道真的要出兵入侵我大明吗……
朱允炆将目光放到了自家皇爷爷身上,相比较他,朱元璋依旧稳坐钓鱼台。
“那张樽,如今到哪了。”
朱元璋缓缓开口,礼部尚书门克新上前一步,持着笏板作揖道:
“那张樽,如今已经在奉天门外候着,等待陛下传见。”
“传他上来。”朱元璋不假思索的开口,门克新也作揖应下,随后命人去传张樽。
约两字时,朱元璋便看到一名武官被人带着穿过奉天广场,往奉天殿上来。
不多时,那人便来到了奉天殿门前,并五拜三叩道:“百户官张樽,参见陛下,陛下万福安康……”
“那帖木儿国,国力如何?”
朱元璋脑中还记得朱高煦说过,帖木儿有民两千余万,兵马数十万,因此他想知道是不是朱高煦那小子胡诌。
“臣与国使一路西行,越往西便越为繁华,那撒马尔罕人口丝毫不亚于苏松等府繁华。”
“其麾下兵马,虽说不如国朝明甲俱全,却也能将锁子、明甲装备其军,依臣这一路过去,所见兵马便不下数万。”
“据其官员所说,其最精锐兵马还在外征战,控弦之士便不下三十万。”
“此次他们不仅扣押我朝国使,还将西边的鲁迷(奥斯曼)国国使一同扣押,以示其国强大。”
张樽诉说着自己这一路所看到的一切,而他口中讲述的种种,也让金台前的六部尚书、五军都督等文臣勋贵紧皱眉头。
单一来说,帖木儿官员或许是在夸大自己的实力,但对于大明朝来说,刚刚将蒙古人赶回漠北的他们还未享受几年太平,如今突然又冒出这样一个强大的蒙古人国家,饶是他们足够有自信,那防范之心却不敢松懈。
更何况,当年渤海郡王朱高煦在武英殿为傅友德、冯胜开罪的说辞,基本朝中正四品以上官员都有所耳闻。
现在扣押使臣这事情被朱高煦说中了,那帖木儿是否会真的借助别失八里国作为跳板,从西域入侵大明的河西走廊?
“你们以为如何……”
朱元璋坐在黄帐之下,金台之上,轻声开口。
在其面前,众人纷纷催动脑筋,沉吟了许久后才有一人上前。
“臣曹国公李景隆以为,帖木儿距国朝数千里之遥,即便有别失八里国相助,却也不是那么容易侵犯我大明。”
“当务之急,应当是派使臣前往别失八里国,打探其态度如何。”
“若是真如当年渤海郡王所言,那理当防范。”
“如何防范?”朱元璋心里有自己的主意,却还是询问李景拢
对此,李景隆也没有露怯,而是根据自己所知的河西情况分析道:“河西之地,如今常以陕西输粮才得以维持,当地色目、胡鞑、番人常有叛乱。”
“臣以为,可增设卫所,增加屯兵,大开其屯田,以养军用。”
“若行此法,不出三载,河西诸卫皆可自给自足。”
李景隆毕竟经略过西北,还主持过松潘地区的茶马贸易,对于陇山以西的地情地貌还是十分了解的。
在他看来,河西走廊虽然比起汉唐时贫苦恶劣了许多,但也不是不能屯田耕种,最少地图上有卫所的地方,基本都紧邻祁连山上流下的河流。
只要合理利用这些河流,依旧可以开垦田地,并且还是质量仅次于水田的水浇田。
不过想要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去开垦荒地为水浇田,那就需要足够多的屯田兵。
在不影响战兵数量的情况下,屯田兵只能通过移民的方式来增加。
李景隆对此心知肚明,而朱元璋也更为果决,他目光扫视左右,随后开口道:
“诏令四川承宣布政司,移成都府民户五千前往陕西汉中,又移陕西汉中三千民户编为军户前往陕西行都司。”
“臣,领旨……”六部尚书纷纷作揖,朱元璋继而再开口道:
“礼部派人前往别失八里国,询问其国主近况,若是别失八里有助帖木儿之心,速速回禀。”
“臣领命……”礼部尚书门克新作揖应下。
见此情况,朱元璋也起身离开了金台,旁边的鸿胪寺卿见状唱声:“散朝——”
“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唱礼,随后在朱元璋离去后,先后有条不紊的离开了广场上。
在他们走后,五军都督府的李景隆等人也继而离去。
倒是朱允炆与六部尚书留了下来,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留下了,最少户部尚书郁新转身离去了。
瞧着郁新离去的背影,朱允炆倒是不觉奇怪,只是上前皱眉对暴昭等其余五部尚书开口道:
“这事情,倒是让高煦给料中了,你们以为那别失八里国的国主是否会嫁女给帖木儿?”
“这……”暴昭等人面面相觑,却是说不出个一二。
他们这群人里,哪怕是北方山西人的暴昭,也不曾了解过陇山以西的一些事情。
倒不是他们不想了解,而是即便想要了解,也得听得懂当地官员的话才行。
更何况,甘肃行都司的军户读书都还没几年,基本都没有参加科举,因此他们想了解陇西是十分困难的。
这个时候,众人不免怀念起傅友德和冯胜了。
起码二人对陇山以西十分了解,而且又是当世名将,若是他们在……
“罢了。”朱允炆有些不喜,但还是保持着自己的平静。
他朝暴昭等人作揖,众人也纷纷回礼,而后看着他转身离去。
见他离去,众人也先后离去。
在他们离去的同时,帖木儿扣大明使臣的事情,也通过塘报传遍了各地衙门。
这其中不少人都有些担心蒙古人会卷土重来,但只有始作俑者的朱高煦才最清楚,帖木儿根本没有实力远征大明。
“殿下,您不担心吗?”
八月中旬的吉林城承运殿里,看着面带笑意看完塘报的朱高煦,亦失哈脸上忧虑之色难以掩盖。
“担心?”朱高煦放下塘报,脸上笑容更甚:“与其担心这些,不如担心担心我的稻田什么时候成熟,又能产出实粮几何。”
朱高煦确实不担心帖木儿的事情,因为他记得没错的话,帖木儿当下应该准备同印度西北地区的德里交战。
这场战事会拖住他大半年的时间,随后接着爆发叙利亚战争和安哥拉战争。
等他回过头来,大明靖难之役已经结束,他错过了最好的东征时间。
当然,这是朱高煦这个清楚历史的人才能知道的情报。
如果当下的大明去打探东察合台汗国的消息,那他们就会获得许多让朝野震动的消息。
礼部现在派人前往东察合台汗国,那应该可以打听到其大汗黑的儿火者派其长子沙米·加罕前往撒马儿罕,商谈同帖木儿和亲的消息。
不仅如此,黑的儿火者汗还在两国商谈结束后,将宗室之中的一名公主嫁给帖木儿,并与帖木儿签订盟约。
他不仅将女儿嫁给帖木儿为妻,还口头承诺,日后会为帖木儿的东征活动准备粮饷。
尽管这些消息,都只是黑的儿火者汗为了稳住帖木儿而做出的部分假消息和妥协,但在大明看来,这不就是他们之间结盟的手段吗?
所以,如果朱高煦没有猜错,那等到明年大明得知东察合台汗国和帖木儿结盟的消息,便一定会增加甘肃屯兵,一直到帖木儿和东察合台汗国汗国撕破脸才会撤军。
不过,这两个国家撕破脸皮,得等到三年后的建文元年。
建文元年,这一年的整个世界,可以说是十分热闹……
东察合台汗国的黑的儿火者汗去世,其子继位后率领东察合台汗国和帖木儿撕破脸皮,两国战火再起。
其次,北元的额勒伯克汗为部下所杀,坤帖木儿被立为王。
往东南亚看去,安南国相黎季犛杀其主陈日焜,拥立自己的长子颐为王,不久,黎季犛杀子颐,立幼子寅,因其年幼而诛杀,自立称王。
至于欧洲,朱高煦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英国国王亨利四世将会继位,而英国也会在他即位后不久爆发贵族叛乱。
以上这些,都还只是国外的事情,若说国内,那则是更为热闹。
朱允炆下令包围湘王府,湘王自杀,随后又废齐、代、岷三王为庶人,朱棣被逼奉天靖难…… 这一年,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各国皆有大事爆发,可谓热闹。
到了那个时候,朱允炆根本来不及获知东察合台汗国的消息,也不敢轻易调离甘肃等卫兵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