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三国]穿越后我开启了病弱主公路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迎天子入邺城的事情,都是袁术那臭小子胡来,回头还得教训一顿。
刘协呆呆愣愣的眨眨眼睛,如梦初醒赶紧摆手,“卿家不必麻烦,朕不用行宫别院,切莫征调百姓大兴土木,冬日天寒,应让百姓休养生息。”
“陛下说的是。”原焕微笑着应一声,声音清润如同春日暖阳,笑意盈盈令人如沐春风。
嘴答应归答应,宅子该收拾还是得收拾,他没袁术那么大手笔弄什么金屋,但是让小皇帝住的舒服顺心却不成问题。
刘协慢慢跟着走台阶,担心不小心碰到仙人一样的袁卿家让这人场羽化飞走,走路也不肯离太近。
原焕在前带路,走两步发现小皇帝落后太多特意慢下来,结果他慢小皇帝更慢,不管怎么走,他们二人中都隔一人的距离。
他做什么?小皇帝为什么这么怕他?
原焕无奈笑笑,小皇帝初来乍到,防备心重很正常,刚到生地方就表现的跟在自己家一样才奇怪,如果真的是那样,他反而要怀疑小皇帝是不是被人掉包。
府已经准备好热水,侍女仆从低眉顺眼带天子去客房洗漱解乏,有什么事情明天说,安邺城距离不近,一路不知道遇到多少艰辛,先养好精神,养好精神说其他。
原焕温声细语让人带小皇帝去休息,跟在小皇帝身边的侍卫宦官也分别安排院落,这几天先在府暂住,过几天收拾出另外的宅子,让天子单独居住。
小黄门侍卫们分别被带下去,看到热水热饭激的热泪盈眶,很快将其他人抛脑后,人高马大的卫固卫仲坚走在几个年纪不大的宦官中显得格格不入,挠挠头试图他们一起走,结果刚走两步就被带去别的地方。
原焕脱沾风雪的大氅,修的双手在炉子烤着,燃烧着的火焰衬的他的双手更加苍白,出门不好带手炉,身裹好几层也感觉不到暖意,这么下去,他下次出门怕不是要随身携带火炉。
“小皇帝来的匆忙,主公让文若公与去迎接也无妨,何必非要折腾自己?”郭嘉抖抖身的雪,怕寒儿过给他们家主公,身暖起来前甚至不敢靠太近,这年头像他这么贴心的人已经不多见,看那吕大傻子,刚从城外回来就往主公身边凑,还嫌主公天天喝的汤『药』少是吧。
吕布被硬扯着拉到屏风底下,虎着脸看着不知道发什么神经的郭奉孝,捏捏拳头想揍人。
郭嘉扯扯嘴角,拍拍这家伙身那比冰溜子还冻手的盔甲,冷笑一声先发制人,“奉先将军身强体壮,主公却受不得寒,凑那么近冻着主公,奉先将军亲自煎『药』不成?”
吕布张张嘴,梗着脖子为自己辩驳,“本将军哪儿凑得近,明明离主公还有老一段距离。”
嘴说着不服,身体却非常诚实的又往后撤两步,生怕真的寒儿过给他们家主公,让郭奉孝这家伙挤兑两句不碍事,害主公生病他可就罪过大。
沮授脚步沉重从他们身边走过,神『色』复杂看看吕布,看看郭嘉,最终落到他旁边的荀彧身。
荀彧无奈的摊摊手,这两个家伙整日斗嘴,不知道那句话戳着他们心窝子就能吵起来,连刚进书院读书的小公子都比他们稳重,要不是主公身边缺不得他们,他甚至想提议人派出去一个。
别管派谁出去,只要能走一个,剩下那个就能消停下来。
一个个的年纪也不小,怎么就那么不爱惜颜呢?
郭奉孝『揉』『揉』鼻子,掩袖个喷嚏,咳嗽两声看向荀彧,“文若,你是不是又念叨我?”
荀彧从容自若的摇摇头,“奉孝可能是在外站的时有点,不小心受凉,待儿让侍女送碗姜汤过来,着凉不是小事,万一发病就不好。”
郭嘉!!!
“那什么,嘉刚才什么都没有说。”
他只是说一句,荀文若为什么这么害人,他不说还不成吗?
郭奉孝改口改的迅速,可惜已经晚,他们家主公听到他们的话已经派人去煮姜汤,在做所有人一人一碗,谁都不能少。
风雪天出去总被风吹到,回来驱驱寒总没坏处。
郭嘉目光幽幽看向好友,损人不利己,何苦如此?
荀彧微微一笑,端的是君子雅然,不光不觉得有问题,甚至还煞有其事的朝他们家主公拱手道谢,“多谢主公赏赐。”
原焕……
行吧,你们开心就好。
客室的空比书房大,几个人落座不久,府的仆从便卫固带过来。
原焕抬手示意他在旁边坐下,“卫侍郎先入座。”
“多谢州牧大人。”卫固有些紧张,注意到软垫旁边就是他心心念念的吕温侯后心脏都要跳出来,“见、见过温侯。”
吕布下量他一阵,确信自己以前没见过这人,在他们家主公前不好太不给他子,于是点点头权做招呼。
他吕奉先威名远扬,认识他的人多很正常,天底下那么多人知道他的威名,他不可能每个人都认识,这人既然他招呼,估计也是拜服在他威名下的无数人一。
既然如此,那就给个好脸『色』吧。
吕大将军心中想着,愈发严肃,不能让人发现他的心情,一个合格的天下第一武将,就要这么不苟言笑才更有威严。
郭嘉嘴角微抽,借着喝茶的作掩盖自己的作,吕大傻子就坐在他对,他怕看下去就忍不住笑出声。
原焕屈起指节轻轻敲敲桌案,让走神的赶紧回神,然后让卫固来说如今关中的情况。
现在传信去关中已经来不及,如果王允真的激起民愤导致百姓群起而攻,整个关中几百万百姓,只怕又是一个黄巾『乱』,消息想送出来也不容易。
卫固坐正身子,提起关中的现状有满肚子话要说,他到安前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在皇帝身边几个月的黄门侍郎,现在骂人的话可以连说天不带重样儿。
不是他特意的,而是宫里下都在骂,他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
要说骂什么?然是那祸国殃民的王允王司徒!
天子居于深宫,外的消息都是从旁人口中听到,卢尚书病逝后,杨司空也病倒,能够教导皇帝的两位老臣都没法进宫,能传递消息的就只有随侍宫廷的其他人。
他身为黄门侍郎,这种事情自然是仁不让,便主承担起每日给天子汇报消息的活儿。
不听不知道,一听才知道王允的行事有多丧心病狂。
他从河东来到安时,关中百姓的日子过的虽然艰难,但是好歹能活下去,所有人都在夏种,只要没有战『乱』,他们下一季收成就能保住,只要能保住一季收成,接下来一年的粮食就有。
朝廷免除他们一年的赋税,留下来的那些粮食足够他们度过青黄不接的时候,甚至不用像以前一样勒紧裤腰带过日子,那儿的百姓数着日子期待耕种,谁也没想到朝廷只是表说的好,实际根本没给他们留安心耕种的机。
安附近的城池郡县在董卓迁都后遭受洗劫,很时都没有恢复过来,如果没有那些从洛阳迁过来的百姓,关中一带到现在依旧是千里无鸡鸣。
天子仁慈,知道百姓日子过的艰难,为安抚百姓特意开仓放粮,百姓缺衣少粮已久,连续几次开仓放粮保住不少人的命。
可是接下来,王司徒每次都以粮仓无粮的理由阻止皇帝镇赈济百姓,皇帝年纪小,账册不在他手里他也不知道真假,只能放弃继续开仓放粮。
只是这些还没什么,前几次的粮食分发到百姓手中,正好也到夏种的时候,没有救济粮也饿不死人,整个关中都对安城里的皇帝陛下感恩戴德,形势可以说是一片大好。
他时从河东到安,还以为族是看天子有魄力,能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里让关中百姓心悦诚服并不容易,如果形势能继续保持下去,大汉未必不能起死回生。
结果可好,全是错觉!
皇帝的确是个爱护百姓的子,可是朝廷里的官员不是,不能说所有人都不是,只能说绝大部分都只顾勾心斗角完全不顾百姓,想来也是,真正有本事的都去投奔手里有兵的诸侯去,哪儿留在安城陪他们玩心计。
汉室式微,留在一个没多少权利的朝廷,就是官位高又有什么用,不如出去带兵仗挥斥方遒,成则建功立业,败则埋骨沙场,这才是有志士该做的事情。
咳咳、扯远,总就是,朝廷不靠谱,非常不靠谱。
天子在年后就下达诏令免除关中百姓一年赋税,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王司徒竟然诏令改,说只免除从洛阳迁来的那些百姓的赋税,关中本土的百姓该纳税还得纳税,不然就以逃税的罪名抄家下狱。
从洛阳迁来的百姓中还有不少富户幸存,关中百姓经过凉州兵马的劫掠那是真的穷,朝廷朝令夕改,他们哪儿拿粮食交税?
于是乎,王司徒一纸令下,无数人被抄家下狱,关中大地民怨沸腾,只恨不能喝其血啖其肉。
你以为这样就结束吗?并没有!
以王允为首的朝廷朝令夕改也就罢,还给百姓加更多条目的赋税,什么天子要修缮皇宫,什么安城要修城墙,什么关中的水渠需要翻改,什么阵亡将士家属需要抚恤,各种各样的明目,全都要加在赋税里。
他知道朝廷没钱,也知道官府的粮仓里粮食不多,王司徒阻止皇帝开仓放粮他能理解,毕竟放下去安城里的人就要吃不饭,可是这正该休养生息的时候加重赋税是怎么回事?
连他这个不通文墨的人都知道不能百姓『逼』的太狠,王司徒读几十年的圣贤书,总不至于连他这个一本经书都背不下来的人都比不过吧?
架不住他觉得离谱没有用,朝中执政的是王允王司徒,别人说什么都是虚的,不管怎么说,赋税还是加重。
要是觉得王司徒只祸害关中本地的百姓那就大错特错,从洛阳迁来的百姓躲过赋税,但是躲不过人家硬抢,朝廷即将发不起俸禄,为让官员能平稳过冬,王司徒竟然放话让城中富户自觉“捐赠”。
说着“捐赠”,谁不知道其实就是硬抢啊。
次干出这种事情的还是董卓,只是董卓时没有提“捐赠”,而是找借口直接看的富户全部安罪名处死,人都死,家产自然要充公。
这么一想,王允只要钱不要命,似乎还不错吼。
不错个鬼哦,那老东西就是董卓第二,甚至比董卓还能折腾,冬天本来就难熬,他这一儿下一条命令生怕百姓过的太好,百姓不急眼才怪。
兔子急咬人,百姓急自然是造反。
皇帝最开始不知道外发生什么,他也没敢事情说的太严重,造反可不是小事,朝廷衰落最开始就是从黄巾贼造反开始的,小皇帝平时喜欢安安静静看书,好不容易过几天安稳日子,要是知道关中百姓造反该有多难受。
卫固以为王允敢那么折腾总归有点底,不然他也不敢这么人往死『逼』,可是他又想错,王司徒手没兵也没粮,对怒火滔天的百姓完全没有办法,数不清的百姓直接冲进安城,要不是禁军拼死守卫皇宫,那本就破败的宫城都能被他们夷为平地。
他们陛下说倒霉是真的倒霉,走董卓又来个王允,一个比一个擅官『逼』民反,可说他幸运也是真的幸运,城里不少大官的宅子被『乱』民冲进去烧杀抢掠,他们一路出来却没受太大罪,除天冷冻得慌,甚至没有遇到对他们拔刀相向的劫匪山贼暴民。
不过他听路过逃难的百姓说西凉的大军很快就到关中,时走的急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以西凉骑兵的行军速度,如果真的要,他们赶路的这几天,那边应该已经起来。
董卓年就是从凉州来的,西凉那边的兵更是凶悍,如果不是说出来是兵,他只觉得那些是偷官府盔甲的马匪,皇甫老将军久经沙场经验丰富,可是经验丰富的老将没兵没粮也没法仗啊。
总凉州没好人,幸好他们跑得快。
卫固一儿咬牙切齿一儿庆幸后怕,表情生他开始时提到的不善言辞完全是两个人,原焕『揉』『揉』眉心,从一堆『乱』七八糟的吐槽中挑出有用的信息,然后摆摆手让这人下去休息。
他记得卫伯觎初说过派去安的是他们族中难得的沉稳勇武士,说卫仲坚勇武他的确能看出几分,可这沉稳……
他的族人滤镜是不是有点太厚?
请浏览八六中文网(86)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迎天子入邺城的事情,都是袁术那臭小子胡来,回头还得教训一顿。
刘协呆呆愣愣的眨眨眼睛,如梦初醒赶紧摆手,“卿家不必麻烦,朕不用行宫别院,切莫征调百姓大兴土木,冬日天寒,应让百姓休养生息。”
“陛下说的是。”原焕微笑着应一声,声音清润如同春日暖阳,笑意盈盈令人如沐春风。
嘴答应归答应,宅子该收拾还是得收拾,他没袁术那么大手笔弄什么金屋,但是让小皇帝住的舒服顺心却不成问题。
刘协慢慢跟着走台阶,担心不小心碰到仙人一样的袁卿家让这人场羽化飞走,走路也不肯离太近。
原焕在前带路,走两步发现小皇帝落后太多特意慢下来,结果他慢小皇帝更慢,不管怎么走,他们二人中都隔一人的距离。
他做什么?小皇帝为什么这么怕他?
原焕无奈笑笑,小皇帝初来乍到,防备心重很正常,刚到生地方就表现的跟在自己家一样才奇怪,如果真的是那样,他反而要怀疑小皇帝是不是被人掉包。
府已经准备好热水,侍女仆从低眉顺眼带天子去客房洗漱解乏,有什么事情明天说,安邺城距离不近,一路不知道遇到多少艰辛,先养好精神,养好精神说其他。
原焕温声细语让人带小皇帝去休息,跟在小皇帝身边的侍卫宦官也分别安排院落,这几天先在府暂住,过几天收拾出另外的宅子,让天子单独居住。
小黄门侍卫们分别被带下去,看到热水热饭激的热泪盈眶,很快将其他人抛脑后,人高马大的卫固卫仲坚走在几个年纪不大的宦官中显得格格不入,挠挠头试图他们一起走,结果刚走两步就被带去别的地方。
原焕脱沾风雪的大氅,修的双手在炉子烤着,燃烧着的火焰衬的他的双手更加苍白,出门不好带手炉,身裹好几层也感觉不到暖意,这么下去,他下次出门怕不是要随身携带火炉。
“小皇帝来的匆忙,主公让文若公与去迎接也无妨,何必非要折腾自己?”郭嘉抖抖身的雪,怕寒儿过给他们家主公,身暖起来前甚至不敢靠太近,这年头像他这么贴心的人已经不多见,看那吕大傻子,刚从城外回来就往主公身边凑,还嫌主公天天喝的汤『药』少是吧。
吕布被硬扯着拉到屏风底下,虎着脸看着不知道发什么神经的郭奉孝,捏捏拳头想揍人。
郭嘉扯扯嘴角,拍拍这家伙身那比冰溜子还冻手的盔甲,冷笑一声先发制人,“奉先将军身强体壮,主公却受不得寒,凑那么近冻着主公,奉先将军亲自煎『药』不成?”
吕布张张嘴,梗着脖子为自己辩驳,“本将军哪儿凑得近,明明离主公还有老一段距离。”
嘴说着不服,身体却非常诚实的又往后撤两步,生怕真的寒儿过给他们家主公,让郭奉孝这家伙挤兑两句不碍事,害主公生病他可就罪过大。
沮授脚步沉重从他们身边走过,神『色』复杂看看吕布,看看郭嘉,最终落到他旁边的荀彧身。
荀彧无奈的摊摊手,这两个家伙整日斗嘴,不知道那句话戳着他们心窝子就能吵起来,连刚进书院读书的小公子都比他们稳重,要不是主公身边缺不得他们,他甚至想提议人派出去一个。
别管派谁出去,只要能走一个,剩下那个就能消停下来。
一个个的年纪也不小,怎么就那么不爱惜颜呢?
郭奉孝『揉』『揉』鼻子,掩袖个喷嚏,咳嗽两声看向荀彧,“文若,你是不是又念叨我?”
荀彧从容自若的摇摇头,“奉孝可能是在外站的时有点,不小心受凉,待儿让侍女送碗姜汤过来,着凉不是小事,万一发病就不好。”
郭嘉!!!
“那什么,嘉刚才什么都没有说。”
他只是说一句,荀文若为什么这么害人,他不说还不成吗?
郭奉孝改口改的迅速,可惜已经晚,他们家主公听到他们的话已经派人去煮姜汤,在做所有人一人一碗,谁都不能少。
风雪天出去总被风吹到,回来驱驱寒总没坏处。
郭嘉目光幽幽看向好友,损人不利己,何苦如此?
荀彧微微一笑,端的是君子雅然,不光不觉得有问题,甚至还煞有其事的朝他们家主公拱手道谢,“多谢主公赏赐。”
原焕……
行吧,你们开心就好。
客室的空比书房大,几个人落座不久,府的仆从便卫固带过来。
原焕抬手示意他在旁边坐下,“卫侍郎先入座。”
“多谢州牧大人。”卫固有些紧张,注意到软垫旁边就是他心心念念的吕温侯后心脏都要跳出来,“见、见过温侯。”
吕布下量他一阵,确信自己以前没见过这人,在他们家主公前不好太不给他子,于是点点头权做招呼。
他吕奉先威名远扬,认识他的人多很正常,天底下那么多人知道他的威名,他不可能每个人都认识,这人既然他招呼,估计也是拜服在他威名下的无数人一。
既然如此,那就给个好脸『色』吧。
吕大将军心中想着,愈发严肃,不能让人发现他的心情,一个合格的天下第一武将,就要这么不苟言笑才更有威严。
郭嘉嘴角微抽,借着喝茶的作掩盖自己的作,吕大傻子就坐在他对,他怕看下去就忍不住笑出声。
原焕屈起指节轻轻敲敲桌案,让走神的赶紧回神,然后让卫固来说如今关中的情况。
现在传信去关中已经来不及,如果王允真的激起民愤导致百姓群起而攻,整个关中几百万百姓,只怕又是一个黄巾『乱』,消息想送出来也不容易。
卫固坐正身子,提起关中的现状有满肚子话要说,他到安前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在皇帝身边几个月的黄门侍郎,现在骂人的话可以连说天不带重样儿。
不是他特意的,而是宫里下都在骂,他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
要说骂什么?然是那祸国殃民的王允王司徒!
天子居于深宫,外的消息都是从旁人口中听到,卢尚书病逝后,杨司空也病倒,能够教导皇帝的两位老臣都没法进宫,能传递消息的就只有随侍宫廷的其他人。
他身为黄门侍郎,这种事情自然是仁不让,便主承担起每日给天子汇报消息的活儿。
不听不知道,一听才知道王允的行事有多丧心病狂。
他从河东来到安时,关中百姓的日子过的虽然艰难,但是好歹能活下去,所有人都在夏种,只要没有战『乱』,他们下一季收成就能保住,只要能保住一季收成,接下来一年的粮食就有。
朝廷免除他们一年的赋税,留下来的那些粮食足够他们度过青黄不接的时候,甚至不用像以前一样勒紧裤腰带过日子,那儿的百姓数着日子期待耕种,谁也没想到朝廷只是表说的好,实际根本没给他们留安心耕种的机。
安附近的城池郡县在董卓迁都后遭受洗劫,很时都没有恢复过来,如果没有那些从洛阳迁过来的百姓,关中一带到现在依旧是千里无鸡鸣。
天子仁慈,知道百姓日子过的艰难,为安抚百姓特意开仓放粮,百姓缺衣少粮已久,连续几次开仓放粮保住不少人的命。
可是接下来,王司徒每次都以粮仓无粮的理由阻止皇帝镇赈济百姓,皇帝年纪小,账册不在他手里他也不知道真假,只能放弃继续开仓放粮。
只是这些还没什么,前几次的粮食分发到百姓手中,正好也到夏种的时候,没有救济粮也饿不死人,整个关中都对安城里的皇帝陛下感恩戴德,形势可以说是一片大好。
他时从河东到安,还以为族是看天子有魄力,能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里让关中百姓心悦诚服并不容易,如果形势能继续保持下去,大汉未必不能起死回生。
结果可好,全是错觉!
皇帝的确是个爱护百姓的子,可是朝廷里的官员不是,不能说所有人都不是,只能说绝大部分都只顾勾心斗角完全不顾百姓,想来也是,真正有本事的都去投奔手里有兵的诸侯去,哪儿留在安城陪他们玩心计。
汉室式微,留在一个没多少权利的朝廷,就是官位高又有什么用,不如出去带兵仗挥斥方遒,成则建功立业,败则埋骨沙场,这才是有志士该做的事情。
咳咳、扯远,总就是,朝廷不靠谱,非常不靠谱。
天子在年后就下达诏令免除关中百姓一年赋税,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王司徒竟然诏令改,说只免除从洛阳迁来的那些百姓的赋税,关中本土的百姓该纳税还得纳税,不然就以逃税的罪名抄家下狱。
从洛阳迁来的百姓中还有不少富户幸存,关中百姓经过凉州兵马的劫掠那是真的穷,朝廷朝令夕改,他们哪儿拿粮食交税?
于是乎,王司徒一纸令下,无数人被抄家下狱,关中大地民怨沸腾,只恨不能喝其血啖其肉。
你以为这样就结束吗?并没有!
以王允为首的朝廷朝令夕改也就罢,还给百姓加更多条目的赋税,什么天子要修缮皇宫,什么安城要修城墙,什么关中的水渠需要翻改,什么阵亡将士家属需要抚恤,各种各样的明目,全都要加在赋税里。
他知道朝廷没钱,也知道官府的粮仓里粮食不多,王司徒阻止皇帝开仓放粮他能理解,毕竟放下去安城里的人就要吃不饭,可是这正该休养生息的时候加重赋税是怎么回事?
连他这个不通文墨的人都知道不能百姓『逼』的太狠,王司徒读几十年的圣贤书,总不至于连他这个一本经书都背不下来的人都比不过吧?
架不住他觉得离谱没有用,朝中执政的是王允王司徒,别人说什么都是虚的,不管怎么说,赋税还是加重。
要是觉得王司徒只祸害关中本地的百姓那就大错特错,从洛阳迁来的百姓躲过赋税,但是躲不过人家硬抢,朝廷即将发不起俸禄,为让官员能平稳过冬,王司徒竟然放话让城中富户自觉“捐赠”。
说着“捐赠”,谁不知道其实就是硬抢啊。
次干出这种事情的还是董卓,只是董卓时没有提“捐赠”,而是找借口直接看的富户全部安罪名处死,人都死,家产自然要充公。
这么一想,王允只要钱不要命,似乎还不错吼。
不错个鬼哦,那老东西就是董卓第二,甚至比董卓还能折腾,冬天本来就难熬,他这一儿下一条命令生怕百姓过的太好,百姓不急眼才怪。
兔子急咬人,百姓急自然是造反。
皇帝最开始不知道外发生什么,他也没敢事情说的太严重,造反可不是小事,朝廷衰落最开始就是从黄巾贼造反开始的,小皇帝平时喜欢安安静静看书,好不容易过几天安稳日子,要是知道关中百姓造反该有多难受。
卫固以为王允敢那么折腾总归有点底,不然他也不敢这么人往死『逼』,可是他又想错,王司徒手没兵也没粮,对怒火滔天的百姓完全没有办法,数不清的百姓直接冲进安城,要不是禁军拼死守卫皇宫,那本就破败的宫城都能被他们夷为平地。
他们陛下说倒霉是真的倒霉,走董卓又来个王允,一个比一个擅官『逼』民反,可说他幸运也是真的幸运,城里不少大官的宅子被『乱』民冲进去烧杀抢掠,他们一路出来却没受太大罪,除天冷冻得慌,甚至没有遇到对他们拔刀相向的劫匪山贼暴民。
不过他听路过逃难的百姓说西凉的大军很快就到关中,时走的急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以西凉骑兵的行军速度,如果真的要,他们赶路的这几天,那边应该已经起来。
董卓年就是从凉州来的,西凉那边的兵更是凶悍,如果不是说出来是兵,他只觉得那些是偷官府盔甲的马匪,皇甫老将军久经沙场经验丰富,可是经验丰富的老将没兵没粮也没法仗啊。
总凉州没好人,幸好他们跑得快。
卫固一儿咬牙切齿一儿庆幸后怕,表情生他开始时提到的不善言辞完全是两个人,原焕『揉』『揉』眉心,从一堆『乱』七八糟的吐槽中挑出有用的信息,然后摆摆手让这人下去休息。
他记得卫伯觎初说过派去安的是他们族中难得的沉稳勇武士,说卫仲坚勇武他的确能看出几分,可这沉稳……
他的族人滤镜是不是有点太厚?
请浏览八六中文网(86)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