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明末最强钉子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麾下的青牙军,不超过五千,却能击败四五万的建虏。
而如今出动一万五千人,再加上其他援军,兵马或许能有六七八万。
这些人守住屯堡,对上建虏足够了!
而祖大寿身后各将,听到温越出动的青牙军人数,同样振奋,相互议论。
这时,祖大寿看到温越的帅旗,眼神一亮,赞道:“温老弟,你的这面旗子真是气势非凡,非常不错。”
温越的帅旗是一面巨大的大纛旗,旗杆高达两丈,由精木和铁料制成,极为华丽。
四个角分别绣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图案。
旗中央则是金黄色的波浪和日月纹饰。
随着风的吹拂,旗帜翻滚。
便会让人有一种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的感觉。
这种旗帜被称为坐纛旗。
主要用于扎营时所用。
而并不适合在行军作战中使用,因为它太过沉重,移动很困难。
这种旗帜,即使是最强壮的旗手也无法扛动。
因此后勤局特别为温越设计了一辆帅旗车。
将大纛旗固定在车上,由两匹健壮的马拉动。
不仅如此,在中军帅营中,还有多辆装载着巨大战鼓的车辆。
这些战鼓直径达到三米,放置在特制的马车上,同样由马匹牵引。
鼓手一敲击,鼓声震天动地,响彻四野。
在天启六年,温越曾经出动过元戎车和望杆车。
如今这些装备再次出现在战场上。
现在的元戎车制造得更加坚固,甚至能够抵御炮火的攻击。
当然也因此变得更加沉重,需要四匹健马才能拖动。
而望杆车的杆子高度更是达到了二十米。
哨探的军士站在刁斗上,可以眺望到周围十几里的动静,这主要也是因为千里镜的出现。
否则光靠人眼,站的高,也不一定能看得远。
祖大寿等人看着眼前巨大的青牙军帅旗。
以及一面面金黄色的波浪和日月旗。
当他们的目光在这些旗帜上流转,不免能从中感受到无比的激情,以及浓浓的热血沸腾。
祖大寿依依不舍地收回视线,温越的新奇东西层出不穷,让他感慨不已。
但他知道现在最重要的,还是眼下。
他笑着对温越道:“温老弟,让你见识一下我训练的军士。”
温越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远处传来了整齐的脚步声。
原来是祖大寿的步卒赶了过来。
在曲折延伸的官道上,一队队军士如同紧密编织的网。
以五人一伍、十人一列的严整队形行进。
从远处望去,火铳手们身披鲜红的棉甲,长枪手则穿着红色的齐腰甲。
他们的双臂间露出青色的鸳鸯战袄,青红相间的色彩交织,构成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温越取出千里镜细细观察。
在镜头中,这些军士个个年轻力壮,头戴甲盔,军容严肃,神情坚毅。
尽管天气炎热,却无一人嘈杂,队伍井然有序。
单论军容军姿,超过了绝大部分明军。
见温越看得如此专注。
祖大寿微笑问道:“温老弟,你觉得我的这些兵怎么样?”
温越真诚地赞叹:“确实是精兵!”
当然,以温越的眼光和所获情报分析,祖大寿的新军仍有待改进之处。
比如军士文化水平有限,他们在遵守和理解军事条例方面可能存在不足。
而且基层军官的能力是否并没有太多提升。
但是,祖大寿能将新军训练到这般地步,已属不易。
据温越评估,这支军队的水准应与天启四年时候的青牙军相当了。
观这些士兵的良好状态和高昂士气。
若能历经几番血战,幸存下来的必将成为一等精锐的战兵了。
如果大明的士兵都能达到这样的标准。
那么对抗鞑虏的战争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
当然,他们还无法与青牙军相提并论。
温越乃是穿越者,深知文化的关键作用。
在他的军队中,士兵们的识字率接近九成,就这一方面,几乎达到了秀才的水平。
知识分子的数量之多,是其他军队难以企及的。
温越的赞扬让祖大寿感到欣慰。
他身后的将领们也露出了自豪的神情。
平虏伯以其治军练军的才能著称。
能够得到他的认可,是对所有人付出心血的肯定。
望着整齐行进的新军,祖大寿感慨万分:“训练这些新军实在是太艰难了,我学温老弟一样,不仅要保证充足的粮饷,还要分配土地……
“特别是分配土地这一项,我投入了大量钱粮,在宣府周围开垦荒地,每个军士能分得三十亩土地,五年后退役,便可获得全部三十亩土地,这才获得全军之心!”
说到这,祖大寿的眼中突然闪过怒火:“哼,州城内的那些权贵士绅,占据高位却不做实事,却又把贪婪的目光,放在我们辛辛苦苦开垦出来的土地上……”
祖大寿的须发,都在愤怒张扬:“除非我死,否则那些狗屁权贵们,休想夺走我新军辛辛苦苦开垦出来的一寸土地!”
提及此事,祖大寿麾下的将领们都满腔怒火。
温越无需祖大寿细说,便已明了情况。
无非是那些士绅豪族,企图侵占新军开垦土地的老套戏码。
这种情况在大明太过常见。
实际上,大明对于开垦荒地的政策非常优惠。
新开垦的土地往往享有三年、五年的税收减免。
甚至在许多地区,新开垦的土地可以在十年内免除赋税。
然而,政策虽好,执行起来却常常变味。
一旦看到那些荒地产出的粮食,不少官员权贵便急不可耐地开始征税。
甚至不惜采取各种手段强行夺取。
如此一来,谁还会愿意去开垦荒地呢?
因此,大明的边镇地区,荒田遍布,却无人愿意前去开垦。
温越的眼神锐利如刀,他冷冷道:“土地,对于军士而言,就是性命。
“我青牙军之所以敢于战斗,正是因为每位将士都有自己的土地,每家每户都有粮食保障,没有人敢贪图军士的田地。
“如果祖老哥,觉得这有所困难,只需一句话,我温越定会第一个站出来支持。”
温越的威名远播,杀伐果断。
无论是士绅,官员,都不敢触碰他的底线。
又在关外这种关要之地。
因此,很少有人敢打他的主意。
相比之下,祖大寿身处旧有的体制之中,顾虑重重,难以施展拳脚。
又是新调往宣府的,根基尚浅。
听到温越如此支持,祖大寿感到心慰:“温老弟,放心吧,这些宵小我是不放在眼里的。”
麾下的青牙军,不超过五千,却能击败四五万的建虏。
而如今出动一万五千人,再加上其他援军,兵马或许能有六七八万。
这些人守住屯堡,对上建虏足够了!
而祖大寿身后各将,听到温越出动的青牙军人数,同样振奋,相互议论。
这时,祖大寿看到温越的帅旗,眼神一亮,赞道:“温老弟,你的这面旗子真是气势非凡,非常不错。”
温越的帅旗是一面巨大的大纛旗,旗杆高达两丈,由精木和铁料制成,极为华丽。
四个角分别绣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图案。
旗中央则是金黄色的波浪和日月纹饰。
随着风的吹拂,旗帜翻滚。
便会让人有一种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的感觉。
这种旗帜被称为坐纛旗。
主要用于扎营时所用。
而并不适合在行军作战中使用,因为它太过沉重,移动很困难。
这种旗帜,即使是最强壮的旗手也无法扛动。
因此后勤局特别为温越设计了一辆帅旗车。
将大纛旗固定在车上,由两匹健壮的马拉动。
不仅如此,在中军帅营中,还有多辆装载着巨大战鼓的车辆。
这些战鼓直径达到三米,放置在特制的马车上,同样由马匹牵引。
鼓手一敲击,鼓声震天动地,响彻四野。
在天启六年,温越曾经出动过元戎车和望杆车。
如今这些装备再次出现在战场上。
现在的元戎车制造得更加坚固,甚至能够抵御炮火的攻击。
当然也因此变得更加沉重,需要四匹健马才能拖动。
而望杆车的杆子高度更是达到了二十米。
哨探的军士站在刁斗上,可以眺望到周围十几里的动静,这主要也是因为千里镜的出现。
否则光靠人眼,站的高,也不一定能看得远。
祖大寿等人看着眼前巨大的青牙军帅旗。
以及一面面金黄色的波浪和日月旗。
当他们的目光在这些旗帜上流转,不免能从中感受到无比的激情,以及浓浓的热血沸腾。
祖大寿依依不舍地收回视线,温越的新奇东西层出不穷,让他感慨不已。
但他知道现在最重要的,还是眼下。
他笑着对温越道:“温老弟,让你见识一下我训练的军士。”
温越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远处传来了整齐的脚步声。
原来是祖大寿的步卒赶了过来。
在曲折延伸的官道上,一队队军士如同紧密编织的网。
以五人一伍、十人一列的严整队形行进。
从远处望去,火铳手们身披鲜红的棉甲,长枪手则穿着红色的齐腰甲。
他们的双臂间露出青色的鸳鸯战袄,青红相间的色彩交织,构成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温越取出千里镜细细观察。
在镜头中,这些军士个个年轻力壮,头戴甲盔,军容严肃,神情坚毅。
尽管天气炎热,却无一人嘈杂,队伍井然有序。
单论军容军姿,超过了绝大部分明军。
见温越看得如此专注。
祖大寿微笑问道:“温老弟,你觉得我的这些兵怎么样?”
温越真诚地赞叹:“确实是精兵!”
当然,以温越的眼光和所获情报分析,祖大寿的新军仍有待改进之处。
比如军士文化水平有限,他们在遵守和理解军事条例方面可能存在不足。
而且基层军官的能力是否并没有太多提升。
但是,祖大寿能将新军训练到这般地步,已属不易。
据温越评估,这支军队的水准应与天启四年时候的青牙军相当了。
观这些士兵的良好状态和高昂士气。
若能历经几番血战,幸存下来的必将成为一等精锐的战兵了。
如果大明的士兵都能达到这样的标准。
那么对抗鞑虏的战争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
当然,他们还无法与青牙军相提并论。
温越乃是穿越者,深知文化的关键作用。
在他的军队中,士兵们的识字率接近九成,就这一方面,几乎达到了秀才的水平。
知识分子的数量之多,是其他军队难以企及的。
温越的赞扬让祖大寿感到欣慰。
他身后的将领们也露出了自豪的神情。
平虏伯以其治军练军的才能著称。
能够得到他的认可,是对所有人付出心血的肯定。
望着整齐行进的新军,祖大寿感慨万分:“训练这些新军实在是太艰难了,我学温老弟一样,不仅要保证充足的粮饷,还要分配土地……
“特别是分配土地这一项,我投入了大量钱粮,在宣府周围开垦荒地,每个军士能分得三十亩土地,五年后退役,便可获得全部三十亩土地,这才获得全军之心!”
说到这,祖大寿的眼中突然闪过怒火:“哼,州城内的那些权贵士绅,占据高位却不做实事,却又把贪婪的目光,放在我们辛辛苦苦开垦出来的土地上……”
祖大寿的须发,都在愤怒张扬:“除非我死,否则那些狗屁权贵们,休想夺走我新军辛辛苦苦开垦出来的一寸土地!”
提及此事,祖大寿麾下的将领们都满腔怒火。
温越无需祖大寿细说,便已明了情况。
无非是那些士绅豪族,企图侵占新军开垦土地的老套戏码。
这种情况在大明太过常见。
实际上,大明对于开垦荒地的政策非常优惠。
新开垦的土地往往享有三年、五年的税收减免。
甚至在许多地区,新开垦的土地可以在十年内免除赋税。
然而,政策虽好,执行起来却常常变味。
一旦看到那些荒地产出的粮食,不少官员权贵便急不可耐地开始征税。
甚至不惜采取各种手段强行夺取。
如此一来,谁还会愿意去开垦荒地呢?
因此,大明的边镇地区,荒田遍布,却无人愿意前去开垦。
温越的眼神锐利如刀,他冷冷道:“土地,对于军士而言,就是性命。
“我青牙军之所以敢于战斗,正是因为每位将士都有自己的土地,每家每户都有粮食保障,没有人敢贪图军士的田地。
“如果祖老哥,觉得这有所困难,只需一句话,我温越定会第一个站出来支持。”
温越的威名远播,杀伐果断。
无论是士绅,官员,都不敢触碰他的底线。
又在关外这种关要之地。
因此,很少有人敢打他的主意。
相比之下,祖大寿身处旧有的体制之中,顾虑重重,难以施展拳脚。
又是新调往宣府的,根基尚浅。
听到温越如此支持,祖大寿感到心慰:“温老弟,放心吧,这些宵小我是不放在眼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