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我在现代创建钦天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负责讲道的院士,身上还穿着钦天监的官袍,此刻走上问道台的民众们也纷纷带着好奇的心态,按照院士所说的那般,盘腿静坐在了问道台上。
布道正式开始,原本热闹的围观群众也很快便纷纷安静了下来。
问道台虽然很大,但院士依旧能够在不借助任何扩音设备的情况下,将声音传入每一个修行者的耳中。
这些院士们在出发之前都曾在办公室内参加过赵启组织的会议,在会议中赵启也详细的说明了布道时要讲述的内容。
他们没有一上来就去让民众们知晓道是什么,甚至没有去说明一些复杂的理论,而是直接从气感出发,让所有的修行者们去尝试感受在这天地之间存在着的灵气。
如今多年过去,灵气虽未到全面复苏的程度,但已经要比前几年浓郁不少。
所以赵启也清楚,只要谆谆善诱,让修行者们通过正确的方式去感受到灵气,并不是什么难事。
只要能够感受到灵气,实际上就已经是跨入修行界的第1步了。
先让他们能够感受到直观性的变化,再从这变化的立场上去讲述大道本源,才是适合这一带民众修行的良剂。
“知彼有待,知此无待,上不见天,下不见地,内不见我,外不见人。
无论是医家的六气论,还是武家的气感,儒家的经典都建立在道家气源的基础上。
实际这天地之间始终有灵气存在,之所以无法感知,就是因为心门蒙愚。
大家与其去问气到底是什么,其实可以反问一句,什么不是气呢?”
老院士背着手走在静坐的修行者之中,通过自己的语言讲述,逐渐将大家带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中去。
“气之所以不好描述,因为它就是自然本身这是一个非常宏大且抽象的概念,几乎快接近于道这个字了。
所以大家如果想要清楚的说出气是什么这一点哪怕再理性再客观的头脑也无法全然言之。
但如果大家可以开始接受新的世界观,也就能以气观世界了。”
老院士耐心地讲述着自己对气的了解,民众们则是纷纷避着双目,屏息凝神却按照老院士所说,尝试与四周的灵气相连。
“天地万物为后天,在此之前为先天,先天之气,无形无象,周流而自成。
大家要感受的便是这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先天之气,沉心静念真一通过运神,方能产生元气,无中生有之气,便为先天之气。”
在问道台的正中央,老院士停下脚步,缓缓抬头看向围坐在四周的民众们。
他看到有些人的双目紧闭,仿佛正在努力感受着什么。
他心中微微一笑,知道这些人已经逐渐进入了他所描述的那个奇妙世界。
“先天之气,无形无象,周流而自成。”
他重复了一遍,声音不疾不徐,让人感到无比的舒适和安心。
“这就是气,这就是我们修炼的起点。”
他看到有人开始缓慢地运转体内的气息,似乎是想感受这所谓的“先天之气”。
他心中暗自点头,知道这些人已经开始踏上了修行的道路。
“修行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它其实就是我们与天地之间的沟通。
我们通过气的感知,与天地建立起一种联系。
而这种联系越紧密,我们的修行也就越深入。”
他的话音刚落,就听到问道台外传来一阵骚动。
他微微皱眉,抬头看去,只见一名修行者已经从静坐中醒来,正满脸惊喜地看着自己的双手。
“我感觉到了!我感受到先天之气了!”那名修行者高声喊道。
老院士微微一笑,他知道,这就是他所要讲述的道。而这名修行者的体验,就是最好的证明。
“感受到了吗?这就是气,这就是我们修行的开始。”
他再次说道,“只要你们能够感受到这股力量,那么你们就已经踏上了修行的道路。
接下来,只需要不断去体验、去感知、去修炼,你们就会发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与天地相融。”
他的话语简单而直接,但却让人感到深深的震撼。
但当下就能够感受到气感的人实在是寥寥无几,连同兵部派出的精英在内1500人中,目前也只有这一人感受到了气的存在。
在剩下的这部份人里,有人心思浮躁,只是静坐了一会儿,就开始如坐针毡。
有人心智愚昧,对于气这种存在始终难以清晰了解。
不过老院士却并没有对此失望,因为只要有一位具有大天赋的人显露这种天赋,他们所做的一切努力就都是值得的。
因此老院士很快便沉入了心神,看起来是依旧在引导他人找寻气感,但实际上也在不断的通过语言,让那位唯一感受到气感的大天赋之人,能够继续往下精进。
“先天之气无形无象,所以我们想要控制它是非常艰难的事情。
但后天之气则不然,简单的来说,大家也可以把我们现在的呼吸认定为是后天之气的一种。
通过控制后天之气,静心凝神,抱元守一,也能隐隐带动先天之气,从而形成与天地间生生不息的吐纳。”
一边说着话,老院士还一边留心那位大天赋者,甚至他已经能够感受到在此人周身游走着淡淡如水一般的气体。
他看到这位大天赋者的脸上,已经全然不是刚刚进入问道台时的模样。
此时此人脸上所有的忧虑、惶恐、忐忑已经全都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明亮。
仿佛此人看清了一些什么,也感受到了一些什么。
他要做的事情就是持续不断的给予这位大天赋者以鼓励,然后再顺带提及一些气相关的运用方法。
“气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所以与其去寻找它,不如去感应它。”
老院士微微一笑:“除了呼吸,大家也可以去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跳。”
听到这话后,所有人都是暗自点头。
之所以认为心与气之间有必然联系,是因为医家和道家都认为: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实际上灵气也是有生命的,而生命最活跃的地方一定是在心这里。
只有让心静下来,才能更好的去感受气。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修行者在冥想时一定要选择闭眼的原因。
一旦闭上眼睛,外界的干扰就会减少很多,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去感受心的跳动。
很快便有人开始尝试着去感受自己的心跳。
在老院士的讲解下,越来越多的人沉浸到了修行中去。
他们虽不像大天赋者那样,能够清楚地感知到气感,但却也能隐隐察觉出平常生活中根本不曾有过的奇妙感受。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开始思考人生与修行之间的关系。
有人曾问老院士,修行的终点究竟在何处?而老院士的回答却是非常简单:哪里都不在。
这种回答看似玄妙,其实却包含着一种朴素的道理。
<div class="contentadv"> 修行并不是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是为了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去感受、去体验、去理解自己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有人逐渐领悟到了气在不同生命体之间的联系,有人则开始尝试着运用气的力量去改变自己的生活。
>
负责讲道的院士,身上还穿着钦天监的官袍,此刻走上问道台的民众们也纷纷带着好奇的心态,按照院士所说的那般,盘腿静坐在了问道台上。
布道正式开始,原本热闹的围观群众也很快便纷纷安静了下来。
问道台虽然很大,但院士依旧能够在不借助任何扩音设备的情况下,将声音传入每一个修行者的耳中。
这些院士们在出发之前都曾在办公室内参加过赵启组织的会议,在会议中赵启也详细的说明了布道时要讲述的内容。
他们没有一上来就去让民众们知晓道是什么,甚至没有去说明一些复杂的理论,而是直接从气感出发,让所有的修行者们去尝试感受在这天地之间存在着的灵气。
如今多年过去,灵气虽未到全面复苏的程度,但已经要比前几年浓郁不少。
所以赵启也清楚,只要谆谆善诱,让修行者们通过正确的方式去感受到灵气,并不是什么难事。
只要能够感受到灵气,实际上就已经是跨入修行界的第1步了。
先让他们能够感受到直观性的变化,再从这变化的立场上去讲述大道本源,才是适合这一带民众修行的良剂。
“知彼有待,知此无待,上不见天,下不见地,内不见我,外不见人。
无论是医家的六气论,还是武家的气感,儒家的经典都建立在道家气源的基础上。
实际这天地之间始终有灵气存在,之所以无法感知,就是因为心门蒙愚。
大家与其去问气到底是什么,其实可以反问一句,什么不是气呢?”
老院士背着手走在静坐的修行者之中,通过自己的语言讲述,逐渐将大家带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中去。
“气之所以不好描述,因为它就是自然本身这是一个非常宏大且抽象的概念,几乎快接近于道这个字了。
所以大家如果想要清楚的说出气是什么这一点哪怕再理性再客观的头脑也无法全然言之。
但如果大家可以开始接受新的世界观,也就能以气观世界了。”
老院士耐心地讲述着自己对气的了解,民众们则是纷纷避着双目,屏息凝神却按照老院士所说,尝试与四周的灵气相连。
“天地万物为后天,在此之前为先天,先天之气,无形无象,周流而自成。
大家要感受的便是这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先天之气,沉心静念真一通过运神,方能产生元气,无中生有之气,便为先天之气。”
在问道台的正中央,老院士停下脚步,缓缓抬头看向围坐在四周的民众们。
他看到有些人的双目紧闭,仿佛正在努力感受着什么。
他心中微微一笑,知道这些人已经逐渐进入了他所描述的那个奇妙世界。
“先天之气,无形无象,周流而自成。”
他重复了一遍,声音不疾不徐,让人感到无比的舒适和安心。
“这就是气,这就是我们修炼的起点。”
他看到有人开始缓慢地运转体内的气息,似乎是想感受这所谓的“先天之气”。
他心中暗自点头,知道这些人已经开始踏上了修行的道路。
“修行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它其实就是我们与天地之间的沟通。
我们通过气的感知,与天地建立起一种联系。
而这种联系越紧密,我们的修行也就越深入。”
他的话音刚落,就听到问道台外传来一阵骚动。
他微微皱眉,抬头看去,只见一名修行者已经从静坐中醒来,正满脸惊喜地看着自己的双手。
“我感觉到了!我感受到先天之气了!”那名修行者高声喊道。
老院士微微一笑,他知道,这就是他所要讲述的道。而这名修行者的体验,就是最好的证明。
“感受到了吗?这就是气,这就是我们修行的开始。”
他再次说道,“只要你们能够感受到这股力量,那么你们就已经踏上了修行的道路。
接下来,只需要不断去体验、去感知、去修炼,你们就会发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与天地相融。”
他的话语简单而直接,但却让人感到深深的震撼。
但当下就能够感受到气感的人实在是寥寥无几,连同兵部派出的精英在内1500人中,目前也只有这一人感受到了气的存在。
在剩下的这部份人里,有人心思浮躁,只是静坐了一会儿,就开始如坐针毡。
有人心智愚昧,对于气这种存在始终难以清晰了解。
不过老院士却并没有对此失望,因为只要有一位具有大天赋的人显露这种天赋,他们所做的一切努力就都是值得的。
因此老院士很快便沉入了心神,看起来是依旧在引导他人找寻气感,但实际上也在不断的通过语言,让那位唯一感受到气感的大天赋之人,能够继续往下精进。
“先天之气无形无象,所以我们想要控制它是非常艰难的事情。
但后天之气则不然,简单的来说,大家也可以把我们现在的呼吸认定为是后天之气的一种。
通过控制后天之气,静心凝神,抱元守一,也能隐隐带动先天之气,从而形成与天地间生生不息的吐纳。”
一边说着话,老院士还一边留心那位大天赋者,甚至他已经能够感受到在此人周身游走着淡淡如水一般的气体。
他看到这位大天赋者的脸上,已经全然不是刚刚进入问道台时的模样。
此时此人脸上所有的忧虑、惶恐、忐忑已经全都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明亮。
仿佛此人看清了一些什么,也感受到了一些什么。
他要做的事情就是持续不断的给予这位大天赋者以鼓励,然后再顺带提及一些气相关的运用方法。
“气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所以与其去寻找它,不如去感应它。”
老院士微微一笑:“除了呼吸,大家也可以去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跳。”
听到这话后,所有人都是暗自点头。
之所以认为心与气之间有必然联系,是因为医家和道家都认为: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实际上灵气也是有生命的,而生命最活跃的地方一定是在心这里。
只有让心静下来,才能更好的去感受气。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修行者在冥想时一定要选择闭眼的原因。
一旦闭上眼睛,外界的干扰就会减少很多,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去感受心的跳动。
很快便有人开始尝试着去感受自己的心跳。
在老院士的讲解下,越来越多的人沉浸到了修行中去。
他们虽不像大天赋者那样,能够清楚地感知到气感,但却也能隐隐察觉出平常生活中根本不曾有过的奇妙感受。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开始思考人生与修行之间的关系。
有人曾问老院士,修行的终点究竟在何处?而老院士的回答却是非常简单:哪里都不在。
这种回答看似玄妙,其实却包含着一种朴素的道理。
<div class="contentadv"> 修行并不是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是为了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去感受、去体验、去理解自己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有人逐渐领悟到了气在不同生命体之间的联系,有人则开始尝试着运用气的力量去改变自己的生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