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三国求生手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事实证明,这个小小的惊讶对于辛儒而言只是个开始,远远没有结束。
当队伍进入常山之后,给辛儒的第一个改观便是常山境内的亭舍与别的地方不同。
从中丘县城到房子县城一共经过四个亭舍,中丘与房子境内各俩。
比起中丘的两个亭舍而言,房子境内的两个亭舍建制都十分完整,且亭内无论亭长、求盗、亭卒都十分尽职尽责,带人巡弋在亭部所在的道路上。
这年头当亭卒实在不是个美差,尤其是在黑山贼威胁之下的常山、赵国等地。
比如王当劫掠灵寿,就攻破焚毁了两个亭舍,孙轻、周麻脸劫掠中丘,也破坏了好几个亭舍。
因为亭舍就相当于汉代的派出所,且还兼了邮政所与招待所的一些功能,每个亭舍都处于县乡间的要道上,山贼要劫掠地方绕不开亭舍。
在乱世之中,担任基层治安岗位实在是风险大收益小的苦差事,这也导致很多亭舍缺员严重,莫说亭卒不够,就连带有职务的亭长与求盗都可能无人应征。
颜良到常山后,整肃地方防务,把郡兵、县卒、亭卒全部拉到各个县的校场里整训,合格者继续留任,不合格者或继续训练或直接沙汰,优异者则直接升迁。
对于缺员的况,颜良也毫不在意,直接把军中一些在战场上负了伤,其后虽然治愈,但留下了永久的损伤,会对激烈战斗存在影响的士卒补入各县各亭充任。
这些士卒有的缺胳膊瘸腿,有的少了一只眼睛缺了半边耳朵,但当个县卒亭卒绝对够格,甚至他们上自带的狠厉之气能令人望而生畏。
在比武大会之后,颜良从七千多人里选了四千多成绩中上的青壮入伍。
参加比武大会的选手里也有一些表现优秀但不愿从军,以及在训练和比赛之中名次靠后的。
颜良对这一批人也并未放弃,前边一批里都是不错的人才,根据各人的才能与意愿充实郡县,担任蔷夫、游缴、亭长、求盗、乡佐、市佐等佐吏,后一批则可以担任县卒、亭卒,或者在各县乡之中继续保持训练组成乡兵自保等等。
颜良的构想是在常山全境大力发挥尚武精神,让每一个成年男子在农闲之时都接受基本的军事训练,以达到全民皆兵的效果。
这样做的好处是面对黑山贼的威胁,各县各乡都有一定的自保之力,可以拖延时间等待郡县和驻军的救援。
往长远里说,只要这一藏兵于民的策略得以施行两三年,到时候颜良振臂一呼,便能在常山国中迅速拉扯起数万乃至于十数万兵马,且还都有过基本军事训练的那种,绝非黄巾、黑山这种“百万锄头大军”可比。
说回眼前,辛儒他们短暂休息的这个亭舍里,亭长焦松便眇了一目,且左腿微微有些瘸,但这完全不妨碍他担当好亭长的差事。
焦松是内黄人,说起来与建义中郎将陶升也是一个县的老乡,不过焦松自从征伐幽州公孙瓒时就跟随在颜良麾下,他的左眼是在攻打易京时被流矢所伤,左腿则是在官渡之战中中了曹军一戟。
当时焦松已经是队率,手下带有五十个人,在那一战后顺利积功迁为百将。
因为焦松的伤残程度实际上已经不能再适应高强度的军旅生涯,继续留在军中对焦松也不太负责,便获准他退役。
可焦松跟着颜良征战了好几年,过惯了刀头上tiǎn血的子,哪里甘心回家耕种那几亩薄田,便死活赖在军中不肯就回。
与焦松有同样境遇和心态的人不在少数,有些人比焦松更惨,早已无家可归,颜良也十分念旧,把他们全部带到了常山。
正巧赶上整肃县乡防务,便把这批伤残士卒全部转到了地方上发挥余。
焦松原本就做到了百将,又识得几个字,便被任命为泜阳亭长。
亭长好歹也是地方治安官,也要佩刀执戟,焦松这回没有再提意见,老老实实接受了任命。
加上焦松家里本就没几亩薄田,索捎信给家人让他们卖了内黄的田宅举家迁到了泜阳亭周边。
他到任后组织亭卒巡行乡里极为认真负责,前些时还阻止了一起偷盗案件,很是得到当地百姓称赞。
辛儒对这个负两处伤残却显得精神抖擞的亭长很感兴趣,上前拱手道:“敢问亭君如何称呼”
辛儒虽然无官无职无绶无印,但焦松从李三处知道这些都是将军的贵客,所以十分客气地答道:“在下焦松,家中行二,贵人但呼我焦二可也。”
辛儒道:“敢问焦君,常山境内所有亭部俱都如此如此人员齐整,尽心尽力么”
被人问到得意之事,焦松咧嘴道:“旁的不知,在下但知房子县所有亭部俱都如此,附近的高邑、栾城、元氏也想必如此。”
“噢房子县境内的治安一直这么好”
“这却不是,就在俩月之前,此处偌大一个亭部只余下四个人,一个求盗、俩亭卒,还有个只管洒扫的亭父。”
辛儒这路上行来光是俩俩结伴巡行的县卒便不止看到两拨,如今亭舍门口还站了俩,因而好奇地问道:“俩月前那不就是颜府君到任之前么”
“正是,我家将军到郡后,大力整治县乡防务,这些都是这些时补上的,有几个才来没几天。”
比起田灿,焦松更是个标准的老牌“颜吹”,不然也不会吃了秤砣铁了心要跟着颜良北上常山,只不过吹的技巧就粗疏一些,不会什么花活。
“听焦君口音,似不是本地人氏”
“是啊我是魏郡人,离开常山也不远。”
“不是本地人氏,巡行乡里的时候能适应么”
“有啥不适应的莫说是巡行乡里,先前将军带我们巡弋兖州的时候,也没人有啥不适应。再说了,我现在全家都迁来了常山,你看,那边三棵老槐树下的院子便是我新买下的。”
虽然辛儒猜测到这个老卒是从战场上下来的,但真个得知是从官渡前线归来的,仍旧是肃然起敬。
这时候把他们送来亭舍然后又转头出去的李三来了,手里还倒提着个四脚的畜生。
... -->>
事实证明,这个小小的惊讶对于辛儒而言只是个开始,远远没有结束。
当队伍进入常山之后,给辛儒的第一个改观便是常山境内的亭舍与别的地方不同。
从中丘县城到房子县城一共经过四个亭舍,中丘与房子境内各俩。
比起中丘的两个亭舍而言,房子境内的两个亭舍建制都十分完整,且亭内无论亭长、求盗、亭卒都十分尽职尽责,带人巡弋在亭部所在的道路上。
这年头当亭卒实在不是个美差,尤其是在黑山贼威胁之下的常山、赵国等地。
比如王当劫掠灵寿,就攻破焚毁了两个亭舍,孙轻、周麻脸劫掠中丘,也破坏了好几个亭舍。
因为亭舍就相当于汉代的派出所,且还兼了邮政所与招待所的一些功能,每个亭舍都处于县乡间的要道上,山贼要劫掠地方绕不开亭舍。
在乱世之中,担任基层治安岗位实在是风险大收益小的苦差事,这也导致很多亭舍缺员严重,莫说亭卒不够,就连带有职务的亭长与求盗都可能无人应征。
颜良到常山后,整肃地方防务,把郡兵、县卒、亭卒全部拉到各个县的校场里整训,合格者继续留任,不合格者或继续训练或直接沙汰,优异者则直接升迁。
对于缺员的况,颜良也毫不在意,直接把军中一些在战场上负了伤,其后虽然治愈,但留下了永久的损伤,会对激烈战斗存在影响的士卒补入各县各亭充任。
这些士卒有的缺胳膊瘸腿,有的少了一只眼睛缺了半边耳朵,但当个县卒亭卒绝对够格,甚至他们上自带的狠厉之气能令人望而生畏。
在比武大会之后,颜良从七千多人里选了四千多成绩中上的青壮入伍。
参加比武大会的选手里也有一些表现优秀但不愿从军,以及在训练和比赛之中名次靠后的。
颜良对这一批人也并未放弃,前边一批里都是不错的人才,根据各人的才能与意愿充实郡县,担任蔷夫、游缴、亭长、求盗、乡佐、市佐等佐吏,后一批则可以担任县卒、亭卒,或者在各县乡之中继续保持训练组成乡兵自保等等。
颜良的构想是在常山全境大力发挥尚武精神,让每一个成年男子在农闲之时都接受基本的军事训练,以达到全民皆兵的效果。
这样做的好处是面对黑山贼的威胁,各县各乡都有一定的自保之力,可以拖延时间等待郡县和驻军的救援。
往长远里说,只要这一藏兵于民的策略得以施行两三年,到时候颜良振臂一呼,便能在常山国中迅速拉扯起数万乃至于十数万兵马,且还都有过基本军事训练的那种,绝非黄巾、黑山这种“百万锄头大军”可比。
说回眼前,辛儒他们短暂休息的这个亭舍里,亭长焦松便眇了一目,且左腿微微有些瘸,但这完全不妨碍他担当好亭长的差事。
焦松是内黄人,说起来与建义中郎将陶升也是一个县的老乡,不过焦松自从征伐幽州公孙瓒时就跟随在颜良麾下,他的左眼是在攻打易京时被流矢所伤,左腿则是在官渡之战中中了曹军一戟。
当时焦松已经是队率,手下带有五十个人,在那一战后顺利积功迁为百将。
因为焦松的伤残程度实际上已经不能再适应高强度的军旅生涯,继续留在军中对焦松也不太负责,便获准他退役。
可焦松跟着颜良征战了好几年,过惯了刀头上tiǎn血的子,哪里甘心回家耕种那几亩薄田,便死活赖在军中不肯就回。
与焦松有同样境遇和心态的人不在少数,有些人比焦松更惨,早已无家可归,颜良也十分念旧,把他们全部带到了常山。
正巧赶上整肃县乡防务,便把这批伤残士卒全部转到了地方上发挥余。
焦松原本就做到了百将,又识得几个字,便被任命为泜阳亭长。
亭长好歹也是地方治安官,也要佩刀执戟,焦松这回没有再提意见,老老实实接受了任命。
加上焦松家里本就没几亩薄田,索捎信给家人让他们卖了内黄的田宅举家迁到了泜阳亭周边。
他到任后组织亭卒巡行乡里极为认真负责,前些时还阻止了一起偷盗案件,很是得到当地百姓称赞。
辛儒对这个负两处伤残却显得精神抖擞的亭长很感兴趣,上前拱手道:“敢问亭君如何称呼”
辛儒虽然无官无职无绶无印,但焦松从李三处知道这些都是将军的贵客,所以十分客气地答道:“在下焦松,家中行二,贵人但呼我焦二可也。”
辛儒道:“敢问焦君,常山境内所有亭部俱都如此如此人员齐整,尽心尽力么”
被人问到得意之事,焦松咧嘴道:“旁的不知,在下但知房子县所有亭部俱都如此,附近的高邑、栾城、元氏也想必如此。”
“噢房子县境内的治安一直这么好”
“这却不是,就在俩月之前,此处偌大一个亭部只余下四个人,一个求盗、俩亭卒,还有个只管洒扫的亭父。”
辛儒这路上行来光是俩俩结伴巡行的县卒便不止看到两拨,如今亭舍门口还站了俩,因而好奇地问道:“俩月前那不就是颜府君到任之前么”
“正是,我家将军到郡后,大力整治县乡防务,这些都是这些时补上的,有几个才来没几天。”
比起田灿,焦松更是个标准的老牌“颜吹”,不然也不会吃了秤砣铁了心要跟着颜良北上常山,只不过吹的技巧就粗疏一些,不会什么花活。
“听焦君口音,似不是本地人氏”
“是啊我是魏郡人,离开常山也不远。”
“不是本地人氏,巡行乡里的时候能适应么”
“有啥不适应的莫说是巡行乡里,先前将军带我们巡弋兖州的时候,也没人有啥不适应。再说了,我现在全家都迁来了常山,你看,那边三棵老槐树下的院子便是我新买下的。”
虽然辛儒猜测到这个老卒是从战场上下来的,但真个得知是从官渡前线归来的,仍旧是肃然起敬。
这时候把他们送来亭舍然后又转头出去的李三来了,手里还倒提着个四脚的畜生。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