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明朝那些事儿(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就把我的名字写在最前面!充军也好,廷杖也好,你看着办!”
遇到这种不要命的二愣子,王锡爵也没办法,只好说了软话:
“请你们放心,虽然三王并封,但皇长子出阁的时候,礼仪是不一样的。”
首辅大人认输了,岳元声却不依不饶,跟上来就一句:
“那是礼部的事,不是你的事!”
谈话不欢而散,王锡爵虽然狼狈不堪,却也顶住了死不答应。
因为虽然骂者众多,却还没有一个人能够找到他的死穴。
这事看起来很简单,万历耍了个计谋,把王锡爵绕了进去,王大人背黑锅,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事实上,那是不可能的。王锡爵先生虽然人比较实诚,也是在官场滚打几十年的老油条,万历那点儿花花肠子,他一清二楚,之所以同意三王并封,是将计就计。
他的真正动机是,先利用三王并封,把皇长子的地位固定下来,然后借机周旋,更进一步逼皇帝册立太子。
在他看来,岳元声之流都是白颈乌鸦,整天吵吵嚷嚷,除了瞎咋呼,啥事也干不成,所以他任人笑骂,准备忍辱负重,一朝翻身。
然而这个世界上,终究还是有聪明人的。
庶吉士李腾芳就算一个。
李腾芳,湖广湘潭(今湖南湘潭)人。从严格意义上讲,他还不是官,但这位仁兄人还没进朝廷,就有了朝廷的悟性,只用一封信就揭破了王锡爵的秘密。
他的这封信,是当面交给王锡爵的。王大人本想打发这人走,可刚看几行字,就把他给拉住了。信上是这么写的:
“公欲暂承上意,巧借王封,转作册立!”
太深刻了,太尖锐了,于是王锡爵对他说:
“请你坐下来,好好谈一谈。”
李腾芳接下来的话,彻底打乱了王锡爵的部署:
“王大人,你的打算是对的,但请你想一想,封王之后,恐怕册立还要延后,你还能在朝廷待多久?万一你退了,接替你的人比你差,办不成这件事,负责任的人就是你!”
王锡爵沉默了。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计划蕴涵着极大的风险,但他仍然不打算改正这个错误。因为在这个计划里,还有最后一道保险。
李腾芳走了,王锡爵没有松口。此后的十几天里,跑来吵架的人就没断过,但王大人心里有谱,打死也不说,直到王就学上门的那一天。
王就学是王锡爵的门生,自己人当然不用客气,一进老师家门就哭,边哭还边说:
“这件事情(三王并封)大家都说是老师干的,如此下去,恐怕老师有灭门之祸啊!”
王锡爵却笑了:
“你放心吧,那都是外人乱说的,我的真实打算,都通过密奏交给了皇上,即使皇长子将来登基,看到这些文书,也能明白我的心意。”
这就是王先生的保险,然而,王就学没有笑,只说了一句话:
“老师,别人是不会体谅您的!一旦出了事,会追悔莫及啊!”
王锡爵打了个寒战,他终于发现,自己的思维中,有一个不可饶恕的漏洞:
如果将来册立失败,皇三子登基,看到了自己拥立长子的密奏,必然会收拾掉自己。
而如果皇长子登基,即使他知道密奏,也未必肯替自己出头,因为长子登基,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犯不着感谢谁,到时,三王并封的黑锅只有自己背。
所以结论是:无论谁胜利,他都将失败!
明知是赔本的生意,还要做的人,叫做傻子。王锡爵不是傻子,自然不做。万历二十一年(1593)二月,他专程拜见了万历,只提出了一个要求:撤回三王并封。
这下万历不干了,好不容易把你拉上船,现在你要洗手不干,留下我一个人背黑锅,怎么够意思?
“你要收回此议,即无异于认错,如果你认错,我怎么办?我是皇帝,怎能被臣下挟持?”
话说得倒轻巧,可惜王大人不上当:你是皇帝,即使不认错,大家也不能把你怎么样;我是大臣,再跟着浑水,没准儿祖坟都能让人刨了。
所以无论皇帝大人连哄带蒙,王锡爵偏一口咬定——不干了。
死磨硬泡没办法,大臣不支持,内阁不支持,唯一的亲信跑路,万历只能收摊了。
几天后,他下达谕令:
“三王都不必封了,再等两三年,如果皇后再不生子,就册立长子。”
可是大臣们不依不饶,一点儿也不消停,接着起哄,因为大家都知道,皇帝陛下您多少年不去找皇后了,皇后怎么生儿子,不想立就不想立,你装什么蒜?
万历又火了,先是辟谣,说他今年已经见过皇后,夫妻关系不好,纯属谣传,同时又下令内阁,对敢于胡说八道的人,一律严惩不贷。
这下子王锡爵为难了,皇帝那里他不敢再去凑热闹了,大臣他又得罪不起,想来想去,一声叹息:我也辞职吧。
说是这么说,可是皇帝死都不放,因为经历了几次风波之后,他已然明白,在手下这群疯子面前,一丝不挂十分危险,身前必须有个挡子弹的,才好平安过日子。
于是王锡爵惨了
,大臣轰他走,皇帝不让走,夹在中间受气,百般无奈之下,他决定拼一拼——找皇帝面谈。
可是皇帝大人虽然不上班,却似乎很忙,王锡爵请示了好几个月,始终不见回音。眼看要被唾沫淹死,王大人急眼了,死磨硬泡招数全用上,终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十一月,他见到了万历。
这是一次十分关键的会面,与会者只有两人,本来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但出于某种动机(估计是保留证据),事后王锡爵详细地记下了他们的每一句话。
等了大半年,王锡爵已经毫无耐心:
“册立一事始终未定,大臣们议论纷纷,烦扰皇上(包括他自己),希望陛下早日决断,大臣自然无词。”
万历倒还想得开:
“我的主意早就定了,反正早晚都一样,人家说什么不碍事。”
不碍事?敢情挨骂的不是你。
可这话又不能明说,于是王大人兜了圈子:
“陛下的主意已定,我自然是知道的,但外人不知道内情,偏要大吵大嚷,我为皇上受此非议深感不忿,不知道您有什么为难之处,要平白受这份闲气?”
球踢过来了,但万历不愧为老运动员,一脚传了回去:
“这些我都知道,我只担心,如果皇后再生儿子,该怎么办?”
王锡爵气蒙了,就为皇后生儿子的破事,搞了三王并封,闹腾了足足半年,到现在还拿出来当借口,还真是不要脸,既然如此,就得罪了:
“陛下,您这话几年前说出来,还过得去,现在皇子都十三岁了,还要等到什么时候!从古至今,即使百姓家的孩子,十三岁都去读书了,何况还是皇子?!”
这已经是老子训儿子的口气了,但万历同志到底是久经考验,毫不动怒,只是淡淡地说:
“我知道了。”
王锡爵仍不甘心,继续劝说万历,但无论他讲啥,皇帝陛下却好比橡皮糖,全无反应。等王大人说得口干舌燥、气喘吁吁,万历同志没打招呼就走人了,只留下王大人,痴痴地看着他离去的背影。
谈话是完了,但这事没完,王锡爵回家之后,实在是气不过,一怒之下,又写了一封胆大包天的奏疏。
因为这封奏疏的中心意思只有一个——威胁:
“皇上,此次召对(即谈话),虽是我君臣二人交谈,但此事不久后,天下必然知晓,若毫无结果,将被天下人群起攻之,我即使粉身碎骨,全家死绝,也无济于事!”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我和你谈过话,别以为大家都不知道,如果没给我一个结果,此事必将公之于天下,我完蛋了,你也得下马!
这是硬的,还有软的:
“臣进入朝廷三十余年了,一向颇有名声,现在为了此事,被天下人责难,实在是痛心疾首啊!”
王锡爵是真没办法了,可万历却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地对着干,当即写了封回信,训斥了王锡爵,并派人送到了内阁。
按照常理,王大人看完信后,也只能苦笑,因为他虽为人刚正,却是个厚道人,从来不跟皇帝闹,可这一次,是个例外。
因为当太监送信到内阁的时候,内阁的张位恰好也在。这人就没那么老实了,是个喜欢惹事的家伙,王锡爵拆信的时候,他也凑过来看。看完后,王锡爵倒没什么,他反而激动了。
这位仁兄二话不说,当即怂恿王锡爵,即刻上疏驳斥万历。有了张位的支持,王锡爵似喝了几瓶二锅头,胆也壮了,针锋相对,写了封奏疏,把皇帝大人批驳得无地自容。
王锡爵没有想到,他的这一举动,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为万历虽然顽固,却很机灵。他之所以敢和群臣对着干,无非是有内阁支持,现在王大人反水了,如果再闹下去,恐怕事情就没法收拾了,于是他终于下圣旨:万历二十二年(1594)春,皇长子出阁读书。
胜利在意想不到的时候来临了,王锡爵如释重负,虽然没有能够册立太子,但已出阁读书,无论如何,对内对外,都可以交代了。
申时行没有办成的事情,王锡爵办成了,按说这也算是个政绩工程,王大人的位置应该更稳才是,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明代的大臣很执著,直来直往,说是册立,就必须册立,别说换名义,少个字都不行!所以出阁读书,并不能让他们满意,朝廷里还是吵吵嚷嚷地闹个不停。
再加上另一件事,王锡爵就真是无路可走了。
因为万历二十一年(1593),恰好是京察年。
所谓京察,之前已介绍过,大致相当于干部考核,每六年京察一次,对象是全国五品以下官员(含五品),包括全国所有的地方知府及下属,以及京城的京官。
虽然一般说来,明代的考察大都是糊弄事,但京察不同,因为管理京察的,是六部尚书之首的吏部尚书,收拾不了内阁大学士,搞定几个五品官还是绰绰有余的。
所以每隔六年,大大小小的官员们就要胆战心惊一回,毕竟是来真格的,一旦京察被免官,就算彻底完蛋。
这还不算,最倒霉的是,如果运气不好,主持考核的是个死脑筋的家伙,找人说情都没用,那真叫玩的就是心跳。
万历二十一年的这次京察,就是一次结结实实的心跳时刻。因为主持者,是吏部尚书孙鑨和考功司郎中赵南星。
孙鑨倒没什么,可是赵南星先生,就真是个百年难得一遇的顽固型人物。
赵南星,字梦白,万历二年(1574)进士。早在张居正当政时期,他就显示了自己的刺头本色,一直对着干。张居正死后获得提升,也不好好干,几年后就辞职回家了,据他自己说是身体不好,不想干了。
此人不贪钱,不好色,且认死理,此前不久才再次出山,和吏部尚书一起主持京察。
这么个人来干这么个事,很明显,就是来折腾人的。
果不其然,京察刚一开始,他就免了两个人的官,一个是都给事中王三余,另一个是文选司员外郎吕胤昌。
朝廷顿时一片恐慌。
因为这两个人的官虽不大,身份却很特殊,王三余是赵南星的亲家,吕胤昌是孙鑨的外甥。
拿自己的亲戚开刀,意思很明白:今年这关,你们谁也别想轻易过去。
官不聊生的日子就此开始。六部及地方上的一大批官员纷纷落马,哭天喊地,声震寰宇,连内阁大学士也未能幸免,赵志皋的弟弟被赶回了家,王锡爵的几个铁杆亲信也遭了殃。
赵志皋是个老实人,也不怎么闹,王锡爵就不同了,他上门逼张居正的时候,赵南星也就是个小跟班,要说闹事,你算老几?
很快,几个言官便上疏攻击吏部的人事安排,从中挑刺。赵南星自然不甘示弱,上疏反驳,争论了几天,皇帝最后判定:吏部尚书孙鑨罚一年工资,吏部考功司郎中赵南星官降三级。
这个结果实在不值得惊讶,因为那段时间,皇帝大人正在和王锡爵合伙搞三王并封。
但王锡爵错了,因为赵南星先生绝不是一个单纯的人。
事实上,他之所以被拉到前台,去搞这次京察,是因为在幕后,有个人在暗中操纵着一切。
这个人的名字,叫顾宪成。
关于这位仁兄的英雄事迹,后面还要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多说了,但可以确定的是,万历二十一年的这次京察,是在顾宪成的策划下,有预谋、有目的的政治攻击。关于这一点,连修明史的史官都看得清清楚楚(《明史·顾宪成传》)。
事实印证了这一点,前台刚刚下课,后台就出手了,一夜之间,左都御史李世达、礼部郎中于孔兼等人就冒了出来,纷纷上疏攻击,王大人又一次成为了靶子。
关键时刻,万历同志再次证明,他是讲义气的,而且也不傻。
奏疏送上去,他压根儿就没理,却发布了一道看似毫不相干的命令:
吏部尚书孙鑨免职,吏部考功司郎中赵南星削职为民。
这道圣旨的意思是:别跟我玩花样,你们那点儿把戏我都明白,再闹,就连你们一起收拾。
应该说效果十分明显,很快,大家都不闹了,看上去,王锡爵赢了,实际上他输了,且输得很惨。
因为孙鑨本就是个背黑锅的角色,官免了也就消停了。而赵南星就不同了,硬顶王锡爵后,他名望大增,被誉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代表人物,虽然打包袱回了老家,却时常有人来拜访,每年都有上百道奏疏送到朝廷,推荐他出来做官。而这位兄弟也不负众望,二十年后再度出山,闹出了更大的动静。
王锡爵就此完蛋,他虽然赢得了胜利,却输掉了名声,在很多人看来,残暴的王锡爵严酷镇压了开明的赵南星,压制了正直与民意。
这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因为这一切,都似曾相识。
十六年前,年轻官员王锡爵大摇大摆地迈进了张居正首辅的住所,慷慨激昂,大发议论后,扬长而去,然后名声大噪。
十六年后,年轻官员赵南星向王锡爵首辅发起攻击,名满天下。
当年的王锡爵,就是现在的赵南星,现在的王锡爵,就是当年的张居正。有趣,很有趣。
所谓的被压制者,未必真被压制,所谓的压制者,未必真能压制。
遍览明代史料,曾见直言犯上者无数,细细分析之后,方才发觉:犯上是一定的,直言是不一定的,因为在那些直言背后,往往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万历二十二年(1594)五月,王锡爵提出辞呈。
万历挽留了他很多次,但王锡爵坚持要走。
自进入朝廷以来,王锡爵严于律己,公正廉洁,几十年来如履薄冰,兢兢业业,终成大器。
万历二十一年,他受召回到朝廷担任首辅,万历二十二年离去,总共干了一年。
但这一年,就毁掉了他之前几十年累积的所有名声。
虽然他忍辱负重,虽然他尽心竭力,努力维护国家运转,调节矛盾,甚至还完成了前任未能完成的事(出阁读书),却再也无法支撑下去。
因为批评总是容易的,做事总是不容易的。
王锡爵的离去,标志着局势的进一步失控,从此以后,天下将不可收拾。
但没有人会料到,王大人辞职,将成为另一事件的导火线,和这件事相比,所谓的朝局纷争、册立太子,都不过是小儿科而已。
就把我的名字写在最前面!充军也好,廷杖也好,你看着办!”
遇到这种不要命的二愣子,王锡爵也没办法,只好说了软话:
“请你们放心,虽然三王并封,但皇长子出阁的时候,礼仪是不一样的。”
首辅大人认输了,岳元声却不依不饶,跟上来就一句:
“那是礼部的事,不是你的事!”
谈话不欢而散,王锡爵虽然狼狈不堪,却也顶住了死不答应。
因为虽然骂者众多,却还没有一个人能够找到他的死穴。
这事看起来很简单,万历耍了个计谋,把王锡爵绕了进去,王大人背黑锅,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事实上,那是不可能的。王锡爵先生虽然人比较实诚,也是在官场滚打几十年的老油条,万历那点儿花花肠子,他一清二楚,之所以同意三王并封,是将计就计。
他的真正动机是,先利用三王并封,把皇长子的地位固定下来,然后借机周旋,更进一步逼皇帝册立太子。
在他看来,岳元声之流都是白颈乌鸦,整天吵吵嚷嚷,除了瞎咋呼,啥事也干不成,所以他任人笑骂,准备忍辱负重,一朝翻身。
然而这个世界上,终究还是有聪明人的。
庶吉士李腾芳就算一个。
李腾芳,湖广湘潭(今湖南湘潭)人。从严格意义上讲,他还不是官,但这位仁兄人还没进朝廷,就有了朝廷的悟性,只用一封信就揭破了王锡爵的秘密。
他的这封信,是当面交给王锡爵的。王大人本想打发这人走,可刚看几行字,就把他给拉住了。信上是这么写的:
“公欲暂承上意,巧借王封,转作册立!”
太深刻了,太尖锐了,于是王锡爵对他说:
“请你坐下来,好好谈一谈。”
李腾芳接下来的话,彻底打乱了王锡爵的部署:
“王大人,你的打算是对的,但请你想一想,封王之后,恐怕册立还要延后,你还能在朝廷待多久?万一你退了,接替你的人比你差,办不成这件事,负责任的人就是你!”
王锡爵沉默了。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计划蕴涵着极大的风险,但他仍然不打算改正这个错误。因为在这个计划里,还有最后一道保险。
李腾芳走了,王锡爵没有松口。此后的十几天里,跑来吵架的人就没断过,但王大人心里有谱,打死也不说,直到王就学上门的那一天。
王就学是王锡爵的门生,自己人当然不用客气,一进老师家门就哭,边哭还边说:
“这件事情(三王并封)大家都说是老师干的,如此下去,恐怕老师有灭门之祸啊!”
王锡爵却笑了:
“你放心吧,那都是外人乱说的,我的真实打算,都通过密奏交给了皇上,即使皇长子将来登基,看到这些文书,也能明白我的心意。”
这就是王先生的保险,然而,王就学没有笑,只说了一句话:
“老师,别人是不会体谅您的!一旦出了事,会追悔莫及啊!”
王锡爵打了个寒战,他终于发现,自己的思维中,有一个不可饶恕的漏洞:
如果将来册立失败,皇三子登基,看到了自己拥立长子的密奏,必然会收拾掉自己。
而如果皇长子登基,即使他知道密奏,也未必肯替自己出头,因为长子登基,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犯不着感谢谁,到时,三王并封的黑锅只有自己背。
所以结论是:无论谁胜利,他都将失败!
明知是赔本的生意,还要做的人,叫做傻子。王锡爵不是傻子,自然不做。万历二十一年(1593)二月,他专程拜见了万历,只提出了一个要求:撤回三王并封。
这下万历不干了,好不容易把你拉上船,现在你要洗手不干,留下我一个人背黑锅,怎么够意思?
“你要收回此议,即无异于认错,如果你认错,我怎么办?我是皇帝,怎能被臣下挟持?”
话说得倒轻巧,可惜王大人不上当:你是皇帝,即使不认错,大家也不能把你怎么样;我是大臣,再跟着浑水,没准儿祖坟都能让人刨了。
所以无论皇帝大人连哄带蒙,王锡爵偏一口咬定——不干了。
死磨硬泡没办法,大臣不支持,内阁不支持,唯一的亲信跑路,万历只能收摊了。
几天后,他下达谕令:
“三王都不必封了,再等两三年,如果皇后再不生子,就册立长子。”
可是大臣们不依不饶,一点儿也不消停,接着起哄,因为大家都知道,皇帝陛下您多少年不去找皇后了,皇后怎么生儿子,不想立就不想立,你装什么蒜?
万历又火了,先是辟谣,说他今年已经见过皇后,夫妻关系不好,纯属谣传,同时又下令内阁,对敢于胡说八道的人,一律严惩不贷。
这下子王锡爵为难了,皇帝那里他不敢再去凑热闹了,大臣他又得罪不起,想来想去,一声叹息:我也辞职吧。
说是这么说,可是皇帝死都不放,因为经历了几次风波之后,他已然明白,在手下这群疯子面前,一丝不挂十分危险,身前必须有个挡子弹的,才好平安过日子。
于是王锡爵惨了
,大臣轰他走,皇帝不让走,夹在中间受气,百般无奈之下,他决定拼一拼——找皇帝面谈。
可是皇帝大人虽然不上班,却似乎很忙,王锡爵请示了好几个月,始终不见回音。眼看要被唾沫淹死,王大人急眼了,死磨硬泡招数全用上,终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十一月,他见到了万历。
这是一次十分关键的会面,与会者只有两人,本来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但出于某种动机(估计是保留证据),事后王锡爵详细地记下了他们的每一句话。
等了大半年,王锡爵已经毫无耐心:
“册立一事始终未定,大臣们议论纷纷,烦扰皇上(包括他自己),希望陛下早日决断,大臣自然无词。”
万历倒还想得开:
“我的主意早就定了,反正早晚都一样,人家说什么不碍事。”
不碍事?敢情挨骂的不是你。
可这话又不能明说,于是王大人兜了圈子:
“陛下的主意已定,我自然是知道的,但外人不知道内情,偏要大吵大嚷,我为皇上受此非议深感不忿,不知道您有什么为难之处,要平白受这份闲气?”
球踢过来了,但万历不愧为老运动员,一脚传了回去:
“这些我都知道,我只担心,如果皇后再生儿子,该怎么办?”
王锡爵气蒙了,就为皇后生儿子的破事,搞了三王并封,闹腾了足足半年,到现在还拿出来当借口,还真是不要脸,既然如此,就得罪了:
“陛下,您这话几年前说出来,还过得去,现在皇子都十三岁了,还要等到什么时候!从古至今,即使百姓家的孩子,十三岁都去读书了,何况还是皇子?!”
这已经是老子训儿子的口气了,但万历同志到底是久经考验,毫不动怒,只是淡淡地说:
“我知道了。”
王锡爵仍不甘心,继续劝说万历,但无论他讲啥,皇帝陛下却好比橡皮糖,全无反应。等王大人说得口干舌燥、气喘吁吁,万历同志没打招呼就走人了,只留下王大人,痴痴地看着他离去的背影。
谈话是完了,但这事没完,王锡爵回家之后,实在是气不过,一怒之下,又写了一封胆大包天的奏疏。
因为这封奏疏的中心意思只有一个——威胁:
“皇上,此次召对(即谈话),虽是我君臣二人交谈,但此事不久后,天下必然知晓,若毫无结果,将被天下人群起攻之,我即使粉身碎骨,全家死绝,也无济于事!”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我和你谈过话,别以为大家都不知道,如果没给我一个结果,此事必将公之于天下,我完蛋了,你也得下马!
这是硬的,还有软的:
“臣进入朝廷三十余年了,一向颇有名声,现在为了此事,被天下人责难,实在是痛心疾首啊!”
王锡爵是真没办法了,可万历却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地对着干,当即写了封回信,训斥了王锡爵,并派人送到了内阁。
按照常理,王大人看完信后,也只能苦笑,因为他虽为人刚正,却是个厚道人,从来不跟皇帝闹,可这一次,是个例外。
因为当太监送信到内阁的时候,内阁的张位恰好也在。这人就没那么老实了,是个喜欢惹事的家伙,王锡爵拆信的时候,他也凑过来看。看完后,王锡爵倒没什么,他反而激动了。
这位仁兄二话不说,当即怂恿王锡爵,即刻上疏驳斥万历。有了张位的支持,王锡爵似喝了几瓶二锅头,胆也壮了,针锋相对,写了封奏疏,把皇帝大人批驳得无地自容。
王锡爵没有想到,他的这一举动,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为万历虽然顽固,却很机灵。他之所以敢和群臣对着干,无非是有内阁支持,现在王大人反水了,如果再闹下去,恐怕事情就没法收拾了,于是他终于下圣旨:万历二十二年(1594)春,皇长子出阁读书。
胜利在意想不到的时候来临了,王锡爵如释重负,虽然没有能够册立太子,但已出阁读书,无论如何,对内对外,都可以交代了。
申时行没有办成的事情,王锡爵办成了,按说这也算是个政绩工程,王大人的位置应该更稳才是,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明代的大臣很执著,直来直往,说是册立,就必须册立,别说换名义,少个字都不行!所以出阁读书,并不能让他们满意,朝廷里还是吵吵嚷嚷地闹个不停。
再加上另一件事,王锡爵就真是无路可走了。
因为万历二十一年(1593),恰好是京察年。
所谓京察,之前已介绍过,大致相当于干部考核,每六年京察一次,对象是全国五品以下官员(含五品),包括全国所有的地方知府及下属,以及京城的京官。
虽然一般说来,明代的考察大都是糊弄事,但京察不同,因为管理京察的,是六部尚书之首的吏部尚书,收拾不了内阁大学士,搞定几个五品官还是绰绰有余的。
所以每隔六年,大大小小的官员们就要胆战心惊一回,毕竟是来真格的,一旦京察被免官,就算彻底完蛋。
这还不算,最倒霉的是,如果运气不好,主持考核的是个死脑筋的家伙,找人说情都没用,那真叫玩的就是心跳。
万历二十一年的这次京察,就是一次结结实实的心跳时刻。因为主持者,是吏部尚书孙鑨和考功司郎中赵南星。
孙鑨倒没什么,可是赵南星先生,就真是个百年难得一遇的顽固型人物。
赵南星,字梦白,万历二年(1574)进士。早在张居正当政时期,他就显示了自己的刺头本色,一直对着干。张居正死后获得提升,也不好好干,几年后就辞职回家了,据他自己说是身体不好,不想干了。
此人不贪钱,不好色,且认死理,此前不久才再次出山,和吏部尚书一起主持京察。
这么个人来干这么个事,很明显,就是来折腾人的。
果不其然,京察刚一开始,他就免了两个人的官,一个是都给事中王三余,另一个是文选司员外郎吕胤昌。
朝廷顿时一片恐慌。
因为这两个人的官虽不大,身份却很特殊,王三余是赵南星的亲家,吕胤昌是孙鑨的外甥。
拿自己的亲戚开刀,意思很明白:今年这关,你们谁也别想轻易过去。
官不聊生的日子就此开始。六部及地方上的一大批官员纷纷落马,哭天喊地,声震寰宇,连内阁大学士也未能幸免,赵志皋的弟弟被赶回了家,王锡爵的几个铁杆亲信也遭了殃。
赵志皋是个老实人,也不怎么闹,王锡爵就不同了,他上门逼张居正的时候,赵南星也就是个小跟班,要说闹事,你算老几?
很快,几个言官便上疏攻击吏部的人事安排,从中挑刺。赵南星自然不甘示弱,上疏反驳,争论了几天,皇帝最后判定:吏部尚书孙鑨罚一年工资,吏部考功司郎中赵南星官降三级。
这个结果实在不值得惊讶,因为那段时间,皇帝大人正在和王锡爵合伙搞三王并封。
但王锡爵错了,因为赵南星先生绝不是一个单纯的人。
事实上,他之所以被拉到前台,去搞这次京察,是因为在幕后,有个人在暗中操纵着一切。
这个人的名字,叫顾宪成。
关于这位仁兄的英雄事迹,后面还要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多说了,但可以确定的是,万历二十一年的这次京察,是在顾宪成的策划下,有预谋、有目的的政治攻击。关于这一点,连修明史的史官都看得清清楚楚(《明史·顾宪成传》)。
事实印证了这一点,前台刚刚下课,后台就出手了,一夜之间,左都御史李世达、礼部郎中于孔兼等人就冒了出来,纷纷上疏攻击,王大人又一次成为了靶子。
关键时刻,万历同志再次证明,他是讲义气的,而且也不傻。
奏疏送上去,他压根儿就没理,却发布了一道看似毫不相干的命令:
吏部尚书孙鑨免职,吏部考功司郎中赵南星削职为民。
这道圣旨的意思是:别跟我玩花样,你们那点儿把戏我都明白,再闹,就连你们一起收拾。
应该说效果十分明显,很快,大家都不闹了,看上去,王锡爵赢了,实际上他输了,且输得很惨。
因为孙鑨本就是个背黑锅的角色,官免了也就消停了。而赵南星就不同了,硬顶王锡爵后,他名望大增,被誉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代表人物,虽然打包袱回了老家,却时常有人来拜访,每年都有上百道奏疏送到朝廷,推荐他出来做官。而这位兄弟也不负众望,二十年后再度出山,闹出了更大的动静。
王锡爵就此完蛋,他虽然赢得了胜利,却输掉了名声,在很多人看来,残暴的王锡爵严酷镇压了开明的赵南星,压制了正直与民意。
这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因为这一切,都似曾相识。
十六年前,年轻官员王锡爵大摇大摆地迈进了张居正首辅的住所,慷慨激昂,大发议论后,扬长而去,然后名声大噪。
十六年后,年轻官员赵南星向王锡爵首辅发起攻击,名满天下。
当年的王锡爵,就是现在的赵南星,现在的王锡爵,就是当年的张居正。有趣,很有趣。
所谓的被压制者,未必真被压制,所谓的压制者,未必真能压制。
遍览明代史料,曾见直言犯上者无数,细细分析之后,方才发觉:犯上是一定的,直言是不一定的,因为在那些直言背后,往往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万历二十二年(1594)五月,王锡爵提出辞呈。
万历挽留了他很多次,但王锡爵坚持要走。
自进入朝廷以来,王锡爵严于律己,公正廉洁,几十年来如履薄冰,兢兢业业,终成大器。
万历二十一年,他受召回到朝廷担任首辅,万历二十二年离去,总共干了一年。
但这一年,就毁掉了他之前几十年累积的所有名声。
虽然他忍辱负重,虽然他尽心竭力,努力维护国家运转,调节矛盾,甚至还完成了前任未能完成的事(出阁读书),却再也无法支撑下去。
因为批评总是容易的,做事总是不容易的。
王锡爵的离去,标志着局势的进一步失控,从此以后,天下将不可收拾。
但没有人会料到,王大人辞职,将成为另一事件的导火线,和这件事相比,所谓的朝局纷争、册立太子,都不过是小儿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