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崇祯窃听系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安排完了这些事情,崇祯皇帝便在两天之后,领着三大营并五千多改邪归正的流贼军队,开拔向东。
这个时候,是崇祯十二年十月初一。
知道大军要开拔,御驾要回京,南阳府地区的所有百姓,都自发地前来送行。这其中,甚至还有很多是领了大明皇家银行银票的那些人。
当崇祯皇帝身穿盔甲,在众多将领的簇拥下,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所有的百姓,都一起跪倒在地,向他们的皇帝,表达他们心中最大的敬意:“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们不会说话,在面对皇帝的时候,更是害怕说话。可是,他们的心中,却又充满了无限的感激。
皇帝的那句话,他们在私下口口相传,至死都不会忘记: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皇帝听闻南阳地龙翻身,浑然不顾自身,冒雨疾驰而至,全淋湿了不说,对于不作为的南阳巡抚,说撤就撤了。而后更是亲自动手救助灾民,调集军队全力救助。
这种把百姓真正放在心中的皇帝,自古以来,又能有几个?
尧舜禹汤,有多英明,他们不清楚,如今的皇上,有多贤明,他们却是切身体会到了。
试想一下,对于这样一位皇帝,他们又怎么可能不心存感激,只是因为不会说话,最终就只能喊出了“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几个字。
在他们的心中,是真心希望这样的好皇帝,能有万万岁好活!
崇祯皇帝看着眼前的一切,看着道路两边,无数的人群,感受到他们浓浓地爱戴之意,顿时就觉得,如果以前是靠后世的认知,要改变大明、中兴大明的话,那么他此时此刻,就感觉为了这些朴实的百姓而改变大明,这是最为真实的!
崇祯皇帝没有说话,此时此刻,说话就是多余的,认真去做,让这些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如此,便是穿越重活这一世的最大成就了!
随驾而行的三大营将士们,同样感受到无数百姓的真心实意,只要人心都是肉长的,对百姓表露出来的这种感情,自然都是自豪的。他们此时的想法,就是与有荣焉!
而从未体验过如此浓厚的百姓之情的原流贼们,都是默默地看着这一切。想起过往他们身为流贼时候的对比,无不感触良深。就算是李过等人,见识过李自成当初提出“均田免粮”时受欢迎的场景,可比起眼下,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上的。
这一刻,李过等人相信,有这样的好皇帝在,大明百姓就会有真正安居乐业的那一天!
这一天的盛况,永远地载入南阳地方志中,留在了当地百姓的口口相传中。
出了南阳地界之后,三边总督郑崇俭要领军回陕西,他带着手下众将一起拜别皇帝。
感受过这段路上的情感,不管是郑崇俭,还是他的手下将领,又或者是暂调到秦地的吴三桂等人,全都对崇祯皇帝,发自内心的恭敬。
好皇帝,受人爱戴的皇帝,不管是谁,都会从内心尊重之!
临别之时,崇祯皇帝特意注意了一下吴三桂,他忽然有种感觉,搞不定现在放吴三桂回山海关的话,他也会站在朝廷的一边。
当然了,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都已经安排妥当了,断然没有再改的道理。
就在崇祯皇帝回京之时,在大陆的最东端,山东登州府,卢象升的总督府设在这里。此时的他,正在发愁。
皇帝亲自下旨,把郑芝龙给调了来,大小三百艘战船,只是对付当初孔有德等叛将带给建虏的那些船只的话,已经足够用了。可是如今,他却还有难题。
战船有了,甚至连军粮,都因为郑芝龙的识相,也都给他准备了。但关键问题是,兵呢?兵从哪里来?
他从京师带来的亲卫等以前的下属,也就一百来人而已。在登莱等地,召集以前逃回的辽东兵,还有各地卫所的军队,挑来挑去,也就只挑出了一千多而已。就这点兵力,是远远不够的。
当然了,卢象升也在训练新军,可是要把新军训练出来,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成军的。而皇帝那边的期望,是他这边重建东江镇,出兵牵制建虏。如此一来的话,东江镇的兵力,必须要足够大,至少要能够威胁到建虏才行。而且,必须尽快。
算算时间,建虏上半年才出关,至少掠去的二十来万人畜,他们要消化个一年半载才行。也就是说,下一次入关,很可能是在明年末,或者后年。
虽然看着还有一年时间,可接下来的时间,冬天马上来临,到时候沿海都要冰封,根本没有出海,也不好去重建东江镇。至少要等到明年天气回暖,沿海的冰融化才行。这么算起来,等到那个时候,新军肯定还没有形成战斗力,至少要到明年年底才行。可前期重建东江镇,光靠一千来名兵力的话,卢象升觉得,很大可能性,是给不了建虏压力的。
之前的天津之战,都把整个京师的畜力都用上了。由此可见,短期内压根就不可能拨下战马。那也就是说,他麾下的军队,基本上要以步军为主。就算自己去搜罗一下,真要用到战场上打仗的,就必须是真正的战马才行。估计能搜罗到五百匹可用战马,就差不多了。
陆地上,骑兵为王,对于这一点,卢象升是很清楚的。就连他自己,都曾上奏要求组建精锐骑兵,由此可见他对骑兵的重视。如果是一千骑军的话,卢象升觉得,合理利用,说不定还能对建虏造成点压力。可是……
想到这里,他就忍不住自言自语道:“皇上啊皇上,您说要去夺河套的战马,微臣还真希望出现奇迹,真被您给夺来了。这样一来,微臣就亲自带着一千骑军,去辽东宣扬下大明军威!”
可实际上,卢象升并不觉得崇祯皇帝能有这个本事。因此,唯有叹息一声,这心愿是美好的,事实是不可能的。
想仔细一点,就尽是难题。他索性不想了,披甲就... -->>
安排完了这些事情,崇祯皇帝便在两天之后,领着三大营并五千多改邪归正的流贼军队,开拔向东。
这个时候,是崇祯十二年十月初一。
知道大军要开拔,御驾要回京,南阳府地区的所有百姓,都自发地前来送行。这其中,甚至还有很多是领了大明皇家银行银票的那些人。
当崇祯皇帝身穿盔甲,在众多将领的簇拥下,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所有的百姓,都一起跪倒在地,向他们的皇帝,表达他们心中最大的敬意:“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们不会说话,在面对皇帝的时候,更是害怕说话。可是,他们的心中,却又充满了无限的感激。
皇帝的那句话,他们在私下口口相传,至死都不会忘记: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皇帝听闻南阳地龙翻身,浑然不顾自身,冒雨疾驰而至,全淋湿了不说,对于不作为的南阳巡抚,说撤就撤了。而后更是亲自动手救助灾民,调集军队全力救助。
这种把百姓真正放在心中的皇帝,自古以来,又能有几个?
尧舜禹汤,有多英明,他们不清楚,如今的皇上,有多贤明,他们却是切身体会到了。
试想一下,对于这样一位皇帝,他们又怎么可能不心存感激,只是因为不会说话,最终就只能喊出了“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几个字。
在他们的心中,是真心希望这样的好皇帝,能有万万岁好活!
崇祯皇帝看着眼前的一切,看着道路两边,无数的人群,感受到他们浓浓地爱戴之意,顿时就觉得,如果以前是靠后世的认知,要改变大明、中兴大明的话,那么他此时此刻,就感觉为了这些朴实的百姓而改变大明,这是最为真实的!
崇祯皇帝没有说话,此时此刻,说话就是多余的,认真去做,让这些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如此,便是穿越重活这一世的最大成就了!
随驾而行的三大营将士们,同样感受到无数百姓的真心实意,只要人心都是肉长的,对百姓表露出来的这种感情,自然都是自豪的。他们此时的想法,就是与有荣焉!
而从未体验过如此浓厚的百姓之情的原流贼们,都是默默地看着这一切。想起过往他们身为流贼时候的对比,无不感触良深。就算是李过等人,见识过李自成当初提出“均田免粮”时受欢迎的场景,可比起眼下,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上的。
这一刻,李过等人相信,有这样的好皇帝在,大明百姓就会有真正安居乐业的那一天!
这一天的盛况,永远地载入南阳地方志中,留在了当地百姓的口口相传中。
出了南阳地界之后,三边总督郑崇俭要领军回陕西,他带着手下众将一起拜别皇帝。
感受过这段路上的情感,不管是郑崇俭,还是他的手下将领,又或者是暂调到秦地的吴三桂等人,全都对崇祯皇帝,发自内心的恭敬。
好皇帝,受人爱戴的皇帝,不管是谁,都会从内心尊重之!
临别之时,崇祯皇帝特意注意了一下吴三桂,他忽然有种感觉,搞不定现在放吴三桂回山海关的话,他也会站在朝廷的一边。
当然了,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都已经安排妥当了,断然没有再改的道理。
就在崇祯皇帝回京之时,在大陆的最东端,山东登州府,卢象升的总督府设在这里。此时的他,正在发愁。
皇帝亲自下旨,把郑芝龙给调了来,大小三百艘战船,只是对付当初孔有德等叛将带给建虏的那些船只的话,已经足够用了。可是如今,他却还有难题。
战船有了,甚至连军粮,都因为郑芝龙的识相,也都给他准备了。但关键问题是,兵呢?兵从哪里来?
他从京师带来的亲卫等以前的下属,也就一百来人而已。在登莱等地,召集以前逃回的辽东兵,还有各地卫所的军队,挑来挑去,也就只挑出了一千多而已。就这点兵力,是远远不够的。
当然了,卢象升也在训练新军,可是要把新军训练出来,可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成军的。而皇帝那边的期望,是他这边重建东江镇,出兵牵制建虏。如此一来的话,东江镇的兵力,必须要足够大,至少要能够威胁到建虏才行。而且,必须尽快。
算算时间,建虏上半年才出关,至少掠去的二十来万人畜,他们要消化个一年半载才行。也就是说,下一次入关,很可能是在明年末,或者后年。
虽然看着还有一年时间,可接下来的时间,冬天马上来临,到时候沿海都要冰封,根本没有出海,也不好去重建东江镇。至少要等到明年天气回暖,沿海的冰融化才行。这么算起来,等到那个时候,新军肯定还没有形成战斗力,至少要到明年年底才行。可前期重建东江镇,光靠一千来名兵力的话,卢象升觉得,很大可能性,是给不了建虏压力的。
之前的天津之战,都把整个京师的畜力都用上了。由此可见,短期内压根就不可能拨下战马。那也就是说,他麾下的军队,基本上要以步军为主。就算自己去搜罗一下,真要用到战场上打仗的,就必须是真正的战马才行。估计能搜罗到五百匹可用战马,就差不多了。
陆地上,骑兵为王,对于这一点,卢象升是很清楚的。就连他自己,都曾上奏要求组建精锐骑兵,由此可见他对骑兵的重视。如果是一千骑军的话,卢象升觉得,合理利用,说不定还能对建虏造成点压力。可是……
想到这里,他就忍不住自言自语道:“皇上啊皇上,您说要去夺河套的战马,微臣还真希望出现奇迹,真被您给夺来了。这样一来,微臣就亲自带着一千骑军,去辽东宣扬下大明军威!”
可实际上,卢象升并不觉得崇祯皇帝能有这个本事。因此,唯有叹息一声,这心愿是美好的,事实是不可能的。
想仔细一点,就尽是难题。他索性不想了,披甲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