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疯流魏晋爆笑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高大上——光复晋室,收复中原,但事实上并没有人真正愿意做这件事。因为股东们知道,一旦北伐成功,就意味着晋朝又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王朝,皇帝的权力也会恢复,而股份制公司又会变成家族企业,股东们又会变成打工仔。这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东晋一朝,不断有人北伐,但是只有祖逖是真心的,其他的人要么是作秀,要么是想从北伐中获得更大的政治资本,从而得到更多的股权。祖逖之所以真心北伐,是因为他不是什么大股东,只是一个小小公务员。所以当他提出北伐后,朝廷上下基本没人搭理他,这就好比大家们都在休假,你却主动提出要加班,虽然精神可嘉,但得不到响应。最后朝廷没有给祖逖一兵一卒,一刀一枪,而只给了"千人廪,布三千匹"。愿意北伐就自力更生,自生自灭去吧,不愿意北伐自己拿着这些东西,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这个态度基本上等于打发叫花子。但是祖逖不愧是祖逖,这次北伐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基本收复了黄河流域,如果能多活几年说不定真能光复晋室。
在北伐中还有几次成就较大的就是桓温的北伐。桓温的第一次北伐就兵临前秦都城长安城下,使苻坚大为震惊。第二次北伐,收复洛阳,俘获叛将周成,这使他的威望达到了顶点。但是桓温的北伐和祖逖不同,他并不没有祖逖击楫中流,志在必得的决心,而是且打且看,打打停停,他并非真正想一举收复中原,而是想从北伐中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本,他所关心的还是那个股份制的东晋小朝廷,所以尽管已经打下洛阳,桓温还是草草收兵。第三次北伐,桓温以失败告终,但仍然权倾朝野,掌控着东晋的军政大权。也就是这次北伐后不久,桓温听从了晞超的建议,废晋废帝司马奕,立司马昱为帝,是为简文帝。其实从第二次北伐以后,桓温就已经完全具备了自立为帝的实力和条件,废掉司马奕之后大家都以为他必称帝,结果他并没有这么做。有些历史学家认为这是因为他受制于谢安和王坦之,才不敢这么做,其实这个理由完全不能成立。当时还是永和年间,淝水之战还没有发生,陈郡谢氏以及谢安本人的的声望远远不如桓温,况且他做过桓温的老部下,对桓温有几分敬畏,根本对桓温构不成威胁。有一件事足以说明这一点,当时谢安和王坦之两人去拜访晞超,晞超当时是桓温的机要秘书,权力很大。二人等了很久晞超都没来,王坦之想离去,谢安对他说难道就不能为了身家性命多等一会吗?可见两人在晞超面前尚且这幅模样,更别说桓温了。而桓温有一次在新亭接见谢安和王坦之二人,在周围暗中埋伏了刀斧手,完全有机会除掉王谢二人,但是最终并没有下手。可见桓温没有自立为帝,并不是因为王谢二人,而是他自己主管上不愿意这样做,还有一则史料也能说明这一点《晋书桓温传》中记载:"是时温威势翕赫,侍中谢安见而遥拜,温惊曰:"安石,卿何事乃尔!"安曰:"未有君拜于前,臣揖于后。"谢安对桓温行君王之理,这代表了当时别热对桓温的普遍心理,但此时桓温的反应却是"惊"可见桓温此时头脑中并没有称帝的意愿,否则也不会有这样的反应了。事实上从桓温废司马奕到病死这几年中,桓温有充裕的时间自立为帝,但桓温却终于没有这么做,一直到7年病死。由以上分析可见桓温称帝易如反掌,但他没有这么做,理由和王敦一样。晚年的桓温权势上已经无限接近皇帝,他已经是最大的股东了,取代司马氏不会给他带来更多的实惠,反过来他还得替司马氏担任傀儡。这是桓温不称帝的最主要的原因。
通过桓温和王敦的例子可以看出东晋股份制王朝的稳定性,即由权力的分散而带来的相互平衡。在这种平衡下,大股东们换了一茬又一茬,从琅琊王氏到颍川庾氏到谯国桓氏再到陈郡谢氏到太原王氏,但司马氏名誉董事的位置却代代相传。股份制带来的权力平衡不可能从股东们内部来打破,因为他们不会砸自己的饭碗,革自己的命。必须由外部的势力打破,那就是农民起义和寒族的下层军官。这就好比一个公司的员工平时不管怎么勾心斗角,都只是公司内部的事情,但忽然有一天来了一群劫匪,股东们发现他们根本不玩什么心计,而是直接用刀说话,股东们的灾难来临了。(未完待续)
高大上——光复晋室,收复中原,但事实上并没有人真正愿意做这件事。因为股东们知道,一旦北伐成功,就意味着晋朝又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王朝,皇帝的权力也会恢复,而股份制公司又会变成家族企业,股东们又会变成打工仔。这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东晋一朝,不断有人北伐,但是只有祖逖是真心的,其他的人要么是作秀,要么是想从北伐中获得更大的政治资本,从而得到更多的股权。祖逖之所以真心北伐,是因为他不是什么大股东,只是一个小小公务员。所以当他提出北伐后,朝廷上下基本没人搭理他,这就好比大家们都在休假,你却主动提出要加班,虽然精神可嘉,但得不到响应。最后朝廷没有给祖逖一兵一卒,一刀一枪,而只给了"千人廪,布三千匹"。愿意北伐就自力更生,自生自灭去吧,不愿意北伐自己拿着这些东西,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这个态度基本上等于打发叫花子。但是祖逖不愧是祖逖,这次北伐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基本收复了黄河流域,如果能多活几年说不定真能光复晋室。
在北伐中还有几次成就较大的就是桓温的北伐。桓温的第一次北伐就兵临前秦都城长安城下,使苻坚大为震惊。第二次北伐,收复洛阳,俘获叛将周成,这使他的威望达到了顶点。但是桓温的北伐和祖逖不同,他并不没有祖逖击楫中流,志在必得的决心,而是且打且看,打打停停,他并非真正想一举收复中原,而是想从北伐中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本,他所关心的还是那个股份制的东晋小朝廷,所以尽管已经打下洛阳,桓温还是草草收兵。第三次北伐,桓温以失败告终,但仍然权倾朝野,掌控着东晋的军政大权。也就是这次北伐后不久,桓温听从了晞超的建议,废晋废帝司马奕,立司马昱为帝,是为简文帝。其实从第二次北伐以后,桓温就已经完全具备了自立为帝的实力和条件,废掉司马奕之后大家都以为他必称帝,结果他并没有这么做。有些历史学家认为这是因为他受制于谢安和王坦之,才不敢这么做,其实这个理由完全不能成立。当时还是永和年间,淝水之战还没有发生,陈郡谢氏以及谢安本人的的声望远远不如桓温,况且他做过桓温的老部下,对桓温有几分敬畏,根本对桓温构不成威胁。有一件事足以说明这一点,当时谢安和王坦之两人去拜访晞超,晞超当时是桓温的机要秘书,权力很大。二人等了很久晞超都没来,王坦之想离去,谢安对他说难道就不能为了身家性命多等一会吗?可见两人在晞超面前尚且这幅模样,更别说桓温了。而桓温有一次在新亭接见谢安和王坦之二人,在周围暗中埋伏了刀斧手,完全有机会除掉王谢二人,但是最终并没有下手。可见桓温没有自立为帝,并不是因为王谢二人,而是他自己主管上不愿意这样做,还有一则史料也能说明这一点《晋书桓温传》中记载:"是时温威势翕赫,侍中谢安见而遥拜,温惊曰:"安石,卿何事乃尔!"安曰:"未有君拜于前,臣揖于后。"谢安对桓温行君王之理,这代表了当时别热对桓温的普遍心理,但此时桓温的反应却是"惊"可见桓温此时头脑中并没有称帝的意愿,否则也不会有这样的反应了。事实上从桓温废司马奕到病死这几年中,桓温有充裕的时间自立为帝,但桓温却终于没有这么做,一直到7年病死。由以上分析可见桓温称帝易如反掌,但他没有这么做,理由和王敦一样。晚年的桓温权势上已经无限接近皇帝,他已经是最大的股东了,取代司马氏不会给他带来更多的实惠,反过来他还得替司马氏担任傀儡。这是桓温不称帝的最主要的原因。
通过桓温和王敦的例子可以看出东晋股份制王朝的稳定性,即由权力的分散而带来的相互平衡。在这种平衡下,大股东们换了一茬又一茬,从琅琊王氏到颍川庾氏到谯国桓氏再到陈郡谢氏到太原王氏,但司马氏名誉董事的位置却代代相传。股份制带来的权力平衡不可能从股东们内部来打破,因为他们不会砸自己的饭碗,革自己的命。必须由外部的势力打破,那就是农民起义和寒族的下层军官。这就好比一个公司的员工平时不管怎么勾心斗角,都只是公司内部的事情,但忽然有一天来了一群劫匪,股东们发现他们根本不玩什么心计,而是直接用刀说话,股东们的灾难来临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