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大国崛起1900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日耳曼国家其实跟盎格鲁萨克逊国家之间的渊源要比跟法国人更深,说起来日耳曼和盎格鲁撒克逊人同源,而跟高卢人不是一个系统的,所以英美一向是亲德国,德国一向是亲英美的,但这一切在利益面前半毛钱都不值。【ㄨ】
“我私下也做了一些工作。比如促成了法本、克虏伯等公司的德国资产和山东资产的重组合并,让他们通过中国资产获得了中国资本的支持,这也算是给德国经济系统注资了。”
杨潮说着,大言不惭,丝毫没有提及在德国经济崩溃期间,德国资产的价值被大大低估的事实。
如果放在战前合并的话,中国资产只占这些巨头的总资产的一成左右甚至还不到,可是这次合并,中国资产的分量已经超过了一半,其中就有各自盈利能力的区别,可谁能想到,几个月后德国经济就会有起色,而这些巨头的资产会很快提高到他们原有的价值。
5月,经过3个月紧张的努力,里芬施塔尔团队,准确来说是上海的团队,终于完成了纪录片的拍摄。在拍摄中里芬施塔尔只提供了一些宝贵的建议,但是她的建议越来越中肯,越来越得到上海团队的重视,因为大家发现,这个家伙真的很有电影天分。
杨潮第一时间看了完成剪辑后的样片。
“果然是德国人的视角啊。”
杨潮看完之后不由感叹。
同时也看到了熟悉的味道,里芬施塔尔擅长的大场面,当飞艇从一万多米的高空匀速落下,山东从一个轮廓开始变得清晰,最后定格在胶州湾,定格在青岛上空。这个开场就足够惊艳。
接着拍摄的是一个个众生相,有路上挽着手散步的德国夫妇,有港口碧蓝的海面,有繁忙的船队,从港口往里。整齐的房屋,宽敞的街道,街道两旁的博物馆,学校。【ㄨ】沿着威廉王子大街一直深入德国人聚居区中,拍摄了十几家德国普通人的宁静富足生活。
最后镜头拉起来,飞快的从空中推进,到了工业区,高大的工厂。上下班时候密密麻麻的工人,有骑自行车的,有开汽车的,有步行的,都穿着整齐的制服,西门子公司、飞艇公司,希思巨型机床,万吨水压机,反正是什么大拍什么。
接着镜头在推进,从西门子的发电机车间延伸到了发电厂。沿着发电厂的电线开始拉高镜头,让人看到遍布整个山东的电力机车网络。
最后回顾了一下历史图片,从1900年开始,一直到现在,从这些镜头中充分体现了山东从一个农业地区变成一个工业地区的历程。
这部影片有普通人,有大工业,有学校,最后从青岛延伸到整个山东,在加上历史影像记录的对比,虽然没有一句旁白。一切用镜头说话,但给人的感觉就是,山东的发展是青岛带动起来的,是德国人帮助中国人建立了目前整个中国。甚至整个世界都颇有名气的著名工业区。
所以杨潮说这部电影是十足的德国视角。
“不错,名字叫什么?”
杨潮很冷淡的说了句。
“叫做从青岛到山东。”
电影监制张石川冷淡的说道。
张石川对协助里芬施塔尔拍摄这部电影始终不太有兴致,要不是杨潮出了一个难以拒绝的价钱,他才不会允许将自己的团队带到青岛来呢。
张石川是一个有脾气的人,也正因为这种脾气,他才适合做电影。就跟这个时代中西所有的电影人。或者说艺术家一样,大多都是既有钱又有闲的人。张石川早在1916年就组建了电影公司,可惜经营不善而倒闭。
但他家是有钱人,准确的说他岳飞非常有钱,支持他做交易所结果又失败。张石川根本没有做生意的头脑,又跟过去的朋友合作开了家电影公司,明星电影公司,筹备了两年,他们第一部电影接近尾声,但是公司的经营显然并不乐观,所以当杨潮找上他们的时候,他才被迫跟杨潮合作。
杨潮找他们,第一是因为张石川算是上海的电影先驱,第二则是有意扶持一下他们,这个时代是法国和美国电影的时代,世界大战摧毁了法国的电影业,战后美国好莱坞腾飞,而中国的电影业却还在起步阶段,无论是技术还是设备都比不上美国,连战后正在慢慢恢复的法国都比不上,虽然跟美国的关系,让中国立法通过禁止放映美国电影,但现在上海放映的电影,主要是法国电影,还是没有几部中国的电影。
“禁止这部电影在中国放映。”
杨潮淡淡的说道。
让张石川有些意外,更意外的则是... -->>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日耳曼国家其实跟盎格鲁萨克逊国家之间的渊源要比跟法国人更深,说起来日耳曼和盎格鲁撒克逊人同源,而跟高卢人不是一个系统的,所以英美一向是亲德国,德国一向是亲英美的,但这一切在利益面前半毛钱都不值。【ㄨ】
“我私下也做了一些工作。比如促成了法本、克虏伯等公司的德国资产和山东资产的重组合并,让他们通过中国资产获得了中国资本的支持,这也算是给德国经济系统注资了。”
杨潮说着,大言不惭,丝毫没有提及在德国经济崩溃期间,德国资产的价值被大大低估的事实。
如果放在战前合并的话,中国资产只占这些巨头的总资产的一成左右甚至还不到,可是这次合并,中国资产的分量已经超过了一半,其中就有各自盈利能力的区别,可谁能想到,几个月后德国经济就会有起色,而这些巨头的资产会很快提高到他们原有的价值。
5月,经过3个月紧张的努力,里芬施塔尔团队,准确来说是上海的团队,终于完成了纪录片的拍摄。在拍摄中里芬施塔尔只提供了一些宝贵的建议,但是她的建议越来越中肯,越来越得到上海团队的重视,因为大家发现,这个家伙真的很有电影天分。
杨潮第一时间看了完成剪辑后的样片。
“果然是德国人的视角啊。”
杨潮看完之后不由感叹。
同时也看到了熟悉的味道,里芬施塔尔擅长的大场面,当飞艇从一万多米的高空匀速落下,山东从一个轮廓开始变得清晰,最后定格在胶州湾,定格在青岛上空。这个开场就足够惊艳。
接着拍摄的是一个个众生相,有路上挽着手散步的德国夫妇,有港口碧蓝的海面,有繁忙的船队,从港口往里。整齐的房屋,宽敞的街道,街道两旁的博物馆,学校。【ㄨ】沿着威廉王子大街一直深入德国人聚居区中,拍摄了十几家德国普通人的宁静富足生活。
最后镜头拉起来,飞快的从空中推进,到了工业区,高大的工厂。上下班时候密密麻麻的工人,有骑自行车的,有开汽车的,有步行的,都穿着整齐的制服,西门子公司、飞艇公司,希思巨型机床,万吨水压机,反正是什么大拍什么。
接着镜头在推进,从西门子的发电机车间延伸到了发电厂。沿着发电厂的电线开始拉高镜头,让人看到遍布整个山东的电力机车网络。
最后回顾了一下历史图片,从1900年开始,一直到现在,从这些镜头中充分体现了山东从一个农业地区变成一个工业地区的历程。
这部影片有普通人,有大工业,有学校,最后从青岛延伸到整个山东,在加上历史影像记录的对比,虽然没有一句旁白。一切用镜头说话,但给人的感觉就是,山东的发展是青岛带动起来的,是德国人帮助中国人建立了目前整个中国。甚至整个世界都颇有名气的著名工业区。
所以杨潮说这部电影是十足的德国视角。
“不错,名字叫什么?”
杨潮很冷淡的说了句。
“叫做从青岛到山东。”
电影监制张石川冷淡的说道。
张石川对协助里芬施塔尔拍摄这部电影始终不太有兴致,要不是杨潮出了一个难以拒绝的价钱,他才不会允许将自己的团队带到青岛来呢。
张石川是一个有脾气的人,也正因为这种脾气,他才适合做电影。就跟这个时代中西所有的电影人。或者说艺术家一样,大多都是既有钱又有闲的人。张石川早在1916年就组建了电影公司,可惜经营不善而倒闭。
但他家是有钱人,准确的说他岳飞非常有钱,支持他做交易所结果又失败。张石川根本没有做生意的头脑,又跟过去的朋友合作开了家电影公司,明星电影公司,筹备了两年,他们第一部电影接近尾声,但是公司的经营显然并不乐观,所以当杨潮找上他们的时候,他才被迫跟杨潮合作。
杨潮找他们,第一是因为张石川算是上海的电影先驱,第二则是有意扶持一下他们,这个时代是法国和美国电影的时代,世界大战摧毁了法国的电影业,战后美国好莱坞腾飞,而中国的电影业却还在起步阶段,无论是技术还是设备都比不上美国,连战后正在慢慢恢复的法国都比不上,虽然跟美国的关系,让中国立法通过禁止放映美国电影,但现在上海放映的电影,主要是法国电影,还是没有几部中国的电影。
“禁止这部电影在中国放映。”
杨潮淡淡的说道。
让张石川有些意外,更意外的则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