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汉魏文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刘煦在切断了幽州军的运补路线以后,便忙不迭地派船返回辽东报功。公孙康、阳仪等尽皆大喜,便召群僚前来商议。那位韩耀韩之昱建言有功,被阳仪授予参军之职,亦得以列席。
众人分析是勋可能的应对策略,不外乎三条而已:一是全面撤兵,打通后路,则辽东之危暂时可解——不过阳仪并不希望见到这种局面产生,因为此前坚壁清野,虽然成功迟滞了敌军的前进速度,但也极大破坏了辽东的生产力,倘若不能重创是勋,放他全身而退,异日再来攻伐,恐怕辽东无力承当。
第二条策略,便是暂且退至辽隧固守,同时派遣兵马西去,或者召幽州留守兵马东进,希望尽快打通后路。公孙模建议,可以集中兵马,徐徐而前,以监视之,料想是勋粮秣不继,不敢贸然来攻。倘若幽州方面可以及时打通后路,我军重新退回襄平、首山固守不迟,倘若迁延时日,待其粮尽后退之机,便可全面出击,予以重创。
第三种可能性,是逄纪提出来的,他预料是勋将会留将守备辽隧,而自将主力北上,蹂躏玄菟。玄菟郡虽然未能坚壁清野,但本身存粮就不多,不怕是勋搜集完粮草以后,从北路直下辽东,估计也就多拖延几日,以待粮道通畅而已。公孙模再次建言出击,试攻辽隧,即便不能得手,也可切断辽隧与是勋主力之间的联系。到那时候,是勋坐拥数万兵马,所能周旋的只有玄菟一郡,粮食迟早会吃完的——“即可为吾所擒也。”
公孙模从初始就反对退守襄平。而想按照原定计划将战线推至大、小辽水一线,所以得着机会,就嚷嚷着要出战。
然而韩耀却仍然坚持固守襄平、首山一线。他反驳公孙模说:“敌众我寡,无险可恃,进则必败。不如退守,待其粮尽可自退也。为将者不可贪得,贪必覆军。”
逄纪瞟了一眼韩耀,心说这家伙究竟是啥来历,是啥想法啊,我还真是看他不透哪。
他一开始怀疑韩耀是是勋放回来的间谍。所以才先鼓吹幽州军势大,难以应敌,以沮辽东士气,然后又献坚壁清野之策,设故步自封之计。在逄纪看来。辽东的农业本来就不够发达,又正当春季,各县存粮数额有限,是勋数万大军即便因粮于敌,甚而搜集散民之谷,也不过锦上添花罢了,不可能依靠来彻底解决资供问题。所以坚壁清野,表面上可以迟滞幽州军的进攻。其实对于辽东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
倒是公孙模提出以海船载兵,去偷袭是勋的后路。逄纪认为颇有几分胜算。可是他虽然盼着公孙家覆亡,却不便表现得太过明显,故此未加阻挠。
韩耀也没有阻拦公孙模之计,在逄元图想来,用意大概与自己相同吧——一是避免阳仪生疑,二是料想是勋早有防备。可是第一个没想到。是宏辅还真的中了计,第二个没想到。韩耀竟然反对出战。
幽州军千里而来,后路悬远。本就利于速战——是勋在抵达大辽水西岸之前,行军速度亦不为不快,逄纪是能够体味到的——而且即便没有十万大军,但谋划已久,料来所部相对精锐,正欲与辽东兵平原对决。韩耀起初的献策,还可以说为了弱化公孙家,如今形势改变,是勋期盼决战之心更为迫切,按道理说,就该怂恿辽东军撤守而进攻啊,怎么仍执著于固守襄平呢?
这人究竟是不是是勋派来的奸细啊?我怎么彻底瞧不清楚他的思路呢?
其实韩之昱根本没想那么多,他只是琢磨着,当日昌黎之败,幽州军的攻城器械非常了得,可见是君侯擅长攻城,那我就让辽东兵退回襄平,置之死地。至于决战不决战的……他脑袋里还真没有那根弦儿。
公孙模和韩耀互相诘难,公孙模是脑中有而口中无,不善言辞,韩耀是口中有而脑中无,根本缺乏清晰的思路,故此一时间竟然相持不下。公孙康和阳仪无奈之下,只得把目光投向了逄纪。
逄元图心说大好机会,我不能再闭口不言了,于是站起身来,朝二人微微一揖,回复道:“是勋此来,占据天时,而我得地利、人和,辽水以东,皆我故土,与之周旋不难,公孙将军所言是也。”他说只要进兵谨慎,见势不对即退回襄平,应该不会遭受什么挫折,但不管是勋退守辽隧还是北上玄菟,一旦粮尽而退,我方缺乏足够的准备,不能衔尾而追,却可能使他轻松逃回幽州去。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是勋根植幽州,时日愈长,... -->>
刘煦在切断了幽州军的运补路线以后,便忙不迭地派船返回辽东报功。公孙康、阳仪等尽皆大喜,便召群僚前来商议。那位韩耀韩之昱建言有功,被阳仪授予参军之职,亦得以列席。
众人分析是勋可能的应对策略,不外乎三条而已:一是全面撤兵,打通后路,则辽东之危暂时可解——不过阳仪并不希望见到这种局面产生,因为此前坚壁清野,虽然成功迟滞了敌军的前进速度,但也极大破坏了辽东的生产力,倘若不能重创是勋,放他全身而退,异日再来攻伐,恐怕辽东无力承当。
第二条策略,便是暂且退至辽隧固守,同时派遣兵马西去,或者召幽州留守兵马东进,希望尽快打通后路。公孙模建议,可以集中兵马,徐徐而前,以监视之,料想是勋粮秣不继,不敢贸然来攻。倘若幽州方面可以及时打通后路,我军重新退回襄平、首山固守不迟,倘若迁延时日,待其粮尽后退之机,便可全面出击,予以重创。
第三种可能性,是逄纪提出来的,他预料是勋将会留将守备辽隧,而自将主力北上,蹂躏玄菟。玄菟郡虽然未能坚壁清野,但本身存粮就不多,不怕是勋搜集完粮草以后,从北路直下辽东,估计也就多拖延几日,以待粮道通畅而已。公孙模再次建言出击,试攻辽隧,即便不能得手,也可切断辽隧与是勋主力之间的联系。到那时候,是勋坐拥数万兵马,所能周旋的只有玄菟一郡,粮食迟早会吃完的——“即可为吾所擒也。”
公孙模从初始就反对退守襄平。而想按照原定计划将战线推至大、小辽水一线,所以得着机会,就嚷嚷着要出战。
然而韩耀却仍然坚持固守襄平、首山一线。他反驳公孙模说:“敌众我寡,无险可恃,进则必败。不如退守,待其粮尽可自退也。为将者不可贪得,贪必覆军。”
逄纪瞟了一眼韩耀,心说这家伙究竟是啥来历,是啥想法啊,我还真是看他不透哪。
他一开始怀疑韩耀是是勋放回来的间谍。所以才先鼓吹幽州军势大,难以应敌,以沮辽东士气,然后又献坚壁清野之策,设故步自封之计。在逄纪看来。辽东的农业本来就不够发达,又正当春季,各县存粮数额有限,是勋数万大军即便因粮于敌,甚而搜集散民之谷,也不过锦上添花罢了,不可能依靠来彻底解决资供问题。所以坚壁清野,表面上可以迟滞幽州军的进攻。其实对于辽东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
倒是公孙模提出以海船载兵,去偷袭是勋的后路。逄纪认为颇有几分胜算。可是他虽然盼着公孙家覆亡,却不便表现得太过明显,故此未加阻挠。
韩耀也没有阻拦公孙模之计,在逄元图想来,用意大概与自己相同吧——一是避免阳仪生疑,二是料想是勋早有防备。可是第一个没想到。是宏辅还真的中了计,第二个没想到。韩耀竟然反对出战。
幽州军千里而来,后路悬远。本就利于速战——是勋在抵达大辽水西岸之前,行军速度亦不为不快,逄纪是能够体味到的——而且即便没有十万大军,但谋划已久,料来所部相对精锐,正欲与辽东兵平原对决。韩耀起初的献策,还可以说为了弱化公孙家,如今形势改变,是勋期盼决战之心更为迫切,按道理说,就该怂恿辽东军撤守而进攻啊,怎么仍执著于固守襄平呢?
这人究竟是不是是勋派来的奸细啊?我怎么彻底瞧不清楚他的思路呢?
其实韩之昱根本没想那么多,他只是琢磨着,当日昌黎之败,幽州军的攻城器械非常了得,可见是君侯擅长攻城,那我就让辽东兵退回襄平,置之死地。至于决战不决战的……他脑袋里还真没有那根弦儿。
公孙模和韩耀互相诘难,公孙模是脑中有而口中无,不善言辞,韩耀是口中有而脑中无,根本缺乏清晰的思路,故此一时间竟然相持不下。公孙康和阳仪无奈之下,只得把目光投向了逄纪。
逄元图心说大好机会,我不能再闭口不言了,于是站起身来,朝二人微微一揖,回复道:“是勋此来,占据天时,而我得地利、人和,辽水以东,皆我故土,与之周旋不难,公孙将军所言是也。”他说只要进兵谨慎,见势不对即退回襄平,应该不会遭受什么挫折,但不管是勋退守辽隧还是北上玄菟,一旦粮尽而退,我方缺乏足够的准备,不能衔尾而追,却可能使他轻松逃回幽州去。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是勋根植幽州,时日愈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