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沐荣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好在清音馆一直有人打扫,被褥什么的都是现成的。还能住。”
沐瑄见他姐姐穿了身石青的素面褙子,挽着低髻,插了根碧玉簪,胸前挂了串檀香木的念珠,并不见其他的珠翠。看上去比两年前回来似乎又苍老了些,心中有些泛酸,真切的问候了一句:“姐姐,您近来还好吗?”
端惠含笑着说:“好,挺好的。就是想你们想得紧。”
荣筝就顺势说道:“那姐姐这次就和我们一道上京去吧。我们那里屋子也多,住得下的。”
“诶,我走了,谁守着这里啊。我舍不得。”这些年,端惠都是在抱着回忆活着。
一家人难得团聚,有欢笑,也有泪水。早在前两年端惠郡主就做了在家的居士,每日吃斋念佛,再没有谁来劝她再嫁。她隔三差五的去云台寺住一段时间,日子过得很清静。
端惠在沐瑄写来的信中已经知道了沐瑄封了王爵,沅姐儿被皇后收为养女的事。她含泪着说:“母妃在天之灵必定也是高兴的。我们这一房终究还是没有让人看扁。只是沅姐儿……”
端惠说着,搂了沅姐儿的肩膀,有些心疼道:“罢了,天底下有几人能有她这样的福气。没想到我们这一支还能再出个公主。”
私底下端惠和荣筝道:“趁着还年轻,你再生个女儿,依旧我帮你养。”
荣筝有些为难的摸了摸鼻子,讪笑道:“这个嘛……姐姐,皇后还让我问您好来着,还说请您上京去住一段时日。宁悫公主很想您。”荣筝直接转移了话题。
端惠问道:“幼仪姑姑她还好吗?”
荣筝道:“时常进宫陪太皇太后,隔三差五的能见她一次,倒挺不错的。”荣筝又拉着端惠央求道:“姐姐,我们一道上京吧,过了年,开春暖和的时候再回汴梁,好不好?”
端惠始终有些不愿意,道:“可是京城里的冬天实在太冷了。”
“烧了地龙,又有火炕。您又不大出门,倒无所谓。王府已经拨了地,很快就要修建了。等到修建完毕,您还能搬进去住段日子。君华就您这么一个姐姐。您留在汴梁他也不放心。两地虽然隔得不是太远,但是您渐渐的有了春秋,身子本来也不大好。在一起也多有个照应。这里也让人收拾看守着,您什么时候想回汴梁住了,也行。”
怎么说着小住,却变成长住了。
这次端惠没有立即回绝荣筝,而是郑重的说:“我好好的考虑考虑吧。”
荣筝看到了希望,点头笑道:“好,我等姐姐的好消息。”
她这次跟着沐瑄回汴梁还有一件事就是想把汴梁的两处铺子给处理了,同时来接紫英和紫苏两家人也一道上京去,帮着她打点京中的产业。
紫英和紫苏相约着来给荣筝请安。
“奶奶,我们早就想跟着奶奶去京城了。这次定了不变了吧?”
荣筝含笑着说:“不会变了。你们在京城的住处我也给找好了。将来还要靠你们帮忙。”
紫苏和紫英俱是欢喜,对未来充满了向往。荣筝快两年没有回汴梁了,便和紫苏、紫英说些汴梁的琐事。
紫英的小叔子还在荣府里当差,对于荣家那边的事她知晓得比紫苏多,所以和荣筝说起了荣家的事来。
“前两天还听我那小叔子说起太太和五小姐的话来,说五小姐回娘家住了半个来月了,太太生厌了,就赶她。五小姐不知怎的就和太太吵翻了,闹得不可开交。这不太太一着急上火,又添了病。府里人仰马翻的,乱糟糟的一片。”
荣筝知道,开宝二十年的时候,父亲给荣笙说了一门亲事。荣笙嫁的不是前世那位父亲的同僚儿子,而是说了一户汴梁的普通人家。那家姓胡,只一个独子。马氏嫌弃那家穷,对女婿百般不满意。胡家儿子是独子,胡母娇惯得很。荣笙又是那样的脾气,一个月过不了几天的好日子,夫妻两人常吵架,每次一吵架荣笙就回青云巷来。住些日子,胡母又让儿子来接。如此循环,周而复始。
她从未见过荣笙的夫君,今生都不想和这个妹妹有什么关联。听完紫英的话,她微微的拧了眉头,什么也没有说。
紫英见荣筝不大高兴的样子,索性也不说了。
肖王氏走了来,和荣筝道:“王妃,郡主说要请崔七奶奶过来坐坐,您看什么时候合适?”
荣筝想了想,便道:“听郡主的安排吧。”
肖王氏笑道:“那好,老奴这就去回郡主的话。”
紫苏和紫英这才知道荣筝做了王妃的事,双双欢喜着给荣筝磕头道贺。
荣筝笑道:“我对这个新身份也还不适应。你们也别太拘束了,和以前一样就行。”
到了晚间,肖王氏和荣筝提起了一事。
“王妃您还记得南阳的那位廖大太太吗?”
荣筝道:“记得,当然记得,他们家出了什么事吗?”
肖王氏道:“听说他们家的亲家出了什么事,那位廖大太太生怕廖家受牵连,正鼓动着廖家哥儿要休妻。你说这也太凉薄了,是不?那位姜氏还替廖家养了一儿,一女,说休就休。留下一对孩子难道不可怜?这姜氏并没有犯什么错,实在让人寒心。”
荣筝听到这里,仿佛看到了前世的自己,久久的说不出话来。
过了两日,十五娘带了祥哥儿来栖霞山庄看望许久未见的荣筝。
十五娘比前两年看上去更加沉稳了,和荣筝道:“我快要熬出头了。祥哥儿他已经有了功名,今年院试中了个第四名。”
荣筝连忙向十五娘道喜,又道:“你这些年真不容易。祥哥儿年纪不小了,快要说亲了吧?”
十五娘道:“他说自己还小,又没混出个名堂还不敢替他说亲。”
“倒是个有志向的。将来媳妇一娶,多一个人帮你,也就好许多了。”
十五娘颔首微笑。
沅姐儿正在桃花坞玩,祥哥儿走了来。沅姐儿见了他,向他招手笑道:“祥哥哥,来这里。我们坐船去!”
祥哥儿迟疑了下才走上前去,恭恭敬敬的向沅姐儿行了个大礼,谦卑的说道:“给公主请安!”
沅姐儿原本笑靥如花的脸,立马就拉下来了,哼道:“什么公主,连你也来打趣我。我问你,怎么一年多不见你就长高了这么多。我踮着脚也不能够到你。”
身后的丫鬟笑道:“崔小爷正在长身体,所以变化快。公主您再过一两年也会长高的。”
沅姐儿指着祥哥儿说:“你不许长太快了,不然下次见面我一个劲的仰着头看你,太费劲了。”
祥哥儿哭笑不得的应了个是。来之前,母亲就和他说过,尊卑有别,见着了公主要客客气气的,再不许像小时候那般随意。
那边船娘已经备下了船,沅姐儿仗着胆子大,不用人搀扶就跳下了船。
“祥哥哥!你也来!”沅姐儿朝祥哥儿招手。
荣筝和十五娘在屋子里坐着闲话,突然丫鬟来报:“王妃,公主坐船去了。”
荣筝一听,不免有些担心,说道:“我们去看看吧。”
荣筝和十五娘来到河边,河水中果然有一艘蚱蜢舟。十五娘定睛一看,划桨撑船的不是船娘。竟然是沅姐儿和祥哥儿。十五娘惊了一头的汗。
荣筝皱眉道:“孩子们真是胡来!”忙吩咐会泅水的在岸边仔细看守着。
十五娘带着祥哥儿在栖霞山庄玩到天色渐晚才回去,走之前,十五娘悄悄的递给了荣筝一件东西。
“这个请你帮我转交给那个人。”
荣筝有些疑惑道:“给谁?”她看了看这是一部诗经。
十五娘道:“里面有一样东西,我走了你再看吧。阿筝,早些年你劝我,我半句没有听下去。这些年我心里始终有个疙瘩,直到有一天我翻到了这个。心中什么都明白了。崔七爷他心里也苦,只怕到他死也未能把话说出来。你帮我把这个转交给她吧。只要她看见了,什么都明白了。”
荣筝心里隐约已经猜到了是什么东西。
她把这部诗经交到了端惠郡主的手上。端惠疑惑不解。
荣筝道:“这是十五娘交代要我给姐姐的。姐姐看了,或许就明白了。”
端惠当着荣筝的面,坐在了灯台下,翻开了那本厚厚的诗经,里面的句子都是她儿时读过的诗篇。
终于在某一页,她的动作停了下来。
荣筝顺着烛光看去,那一页夹着一张纸。端惠将纸展开,上面白描了一位十五六岁的妙龄女子。她看着那张画像久久不语,直到泪水滚落而出。
荣筝看了一眼旁边的诗句,正好是那一首:“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阿筝,姐姐说,她愿意跟我们上京去。”
荣筝高兴道:“这太好了。”
沐瑄却蹙眉道:“尚州他怎么什么也不肯说,这些年来,他什么都埋在心里。明天我去看他,一定好好的数落他几句。”
荣筝道:“你别骂他。那些年,他过得也不容易。”
沐瑄一把搂过荣筝的身子道:“我知道。阿筝,今后我会加倍的对你好。”
荣筝有些诧异的看了他一眼。
沐瑄说:“趁着我们还年轻,还在一起的时候,我想把世上最好的东西都给你。今后才不会有遗憾。”
荣筝明白,世上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两个人心意相投的时候。她用尽了两世的时光,终于遇到了跟前这个人。她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他。今后不管怎样,她都会坚定的和他一起走下去。
(全文终)(未完待续。)
。好在清音馆一直有人打扫,被褥什么的都是现成的。还能住。”
沐瑄见他姐姐穿了身石青的素面褙子,挽着低髻,插了根碧玉簪,胸前挂了串檀香木的念珠,并不见其他的珠翠。看上去比两年前回来似乎又苍老了些,心中有些泛酸,真切的问候了一句:“姐姐,您近来还好吗?”
端惠含笑着说:“好,挺好的。就是想你们想得紧。”
荣筝就顺势说道:“那姐姐这次就和我们一道上京去吧。我们那里屋子也多,住得下的。”
“诶,我走了,谁守着这里啊。我舍不得。”这些年,端惠都是在抱着回忆活着。
一家人难得团聚,有欢笑,也有泪水。早在前两年端惠郡主就做了在家的居士,每日吃斋念佛,再没有谁来劝她再嫁。她隔三差五的去云台寺住一段时间,日子过得很清静。
端惠在沐瑄写来的信中已经知道了沐瑄封了王爵,沅姐儿被皇后收为养女的事。她含泪着说:“母妃在天之灵必定也是高兴的。我们这一房终究还是没有让人看扁。只是沅姐儿……”
端惠说着,搂了沅姐儿的肩膀,有些心疼道:“罢了,天底下有几人能有她这样的福气。没想到我们这一支还能再出个公主。”
私底下端惠和荣筝道:“趁着还年轻,你再生个女儿,依旧我帮你养。”
荣筝有些为难的摸了摸鼻子,讪笑道:“这个嘛……姐姐,皇后还让我问您好来着,还说请您上京去住一段时日。宁悫公主很想您。”荣筝直接转移了话题。
端惠问道:“幼仪姑姑她还好吗?”
荣筝道:“时常进宫陪太皇太后,隔三差五的能见她一次,倒挺不错的。”荣筝又拉着端惠央求道:“姐姐,我们一道上京吧,过了年,开春暖和的时候再回汴梁,好不好?”
端惠始终有些不愿意,道:“可是京城里的冬天实在太冷了。”
“烧了地龙,又有火炕。您又不大出门,倒无所谓。王府已经拨了地,很快就要修建了。等到修建完毕,您还能搬进去住段日子。君华就您这么一个姐姐。您留在汴梁他也不放心。两地虽然隔得不是太远,但是您渐渐的有了春秋,身子本来也不大好。在一起也多有个照应。这里也让人收拾看守着,您什么时候想回汴梁住了,也行。”
怎么说着小住,却变成长住了。
这次端惠没有立即回绝荣筝,而是郑重的说:“我好好的考虑考虑吧。”
荣筝看到了希望,点头笑道:“好,我等姐姐的好消息。”
她这次跟着沐瑄回汴梁还有一件事就是想把汴梁的两处铺子给处理了,同时来接紫英和紫苏两家人也一道上京去,帮着她打点京中的产业。
紫英和紫苏相约着来给荣筝请安。
“奶奶,我们早就想跟着奶奶去京城了。这次定了不变了吧?”
荣筝含笑着说:“不会变了。你们在京城的住处我也给找好了。将来还要靠你们帮忙。”
紫苏和紫英俱是欢喜,对未来充满了向往。荣筝快两年没有回汴梁了,便和紫苏、紫英说些汴梁的琐事。
紫英的小叔子还在荣府里当差,对于荣家那边的事她知晓得比紫苏多,所以和荣筝说起了荣家的事来。
“前两天还听我那小叔子说起太太和五小姐的话来,说五小姐回娘家住了半个来月了,太太生厌了,就赶她。五小姐不知怎的就和太太吵翻了,闹得不可开交。这不太太一着急上火,又添了病。府里人仰马翻的,乱糟糟的一片。”
荣筝知道,开宝二十年的时候,父亲给荣笙说了一门亲事。荣笙嫁的不是前世那位父亲的同僚儿子,而是说了一户汴梁的普通人家。那家姓胡,只一个独子。马氏嫌弃那家穷,对女婿百般不满意。胡家儿子是独子,胡母娇惯得很。荣笙又是那样的脾气,一个月过不了几天的好日子,夫妻两人常吵架,每次一吵架荣笙就回青云巷来。住些日子,胡母又让儿子来接。如此循环,周而复始。
她从未见过荣笙的夫君,今生都不想和这个妹妹有什么关联。听完紫英的话,她微微的拧了眉头,什么也没有说。
紫英见荣筝不大高兴的样子,索性也不说了。
肖王氏走了来,和荣筝道:“王妃,郡主说要请崔七奶奶过来坐坐,您看什么时候合适?”
荣筝想了想,便道:“听郡主的安排吧。”
肖王氏笑道:“那好,老奴这就去回郡主的话。”
紫苏和紫英这才知道荣筝做了王妃的事,双双欢喜着给荣筝磕头道贺。
荣筝笑道:“我对这个新身份也还不适应。你们也别太拘束了,和以前一样就行。”
到了晚间,肖王氏和荣筝提起了一事。
“王妃您还记得南阳的那位廖大太太吗?”
荣筝道:“记得,当然记得,他们家出了什么事吗?”
肖王氏道:“听说他们家的亲家出了什么事,那位廖大太太生怕廖家受牵连,正鼓动着廖家哥儿要休妻。你说这也太凉薄了,是不?那位姜氏还替廖家养了一儿,一女,说休就休。留下一对孩子难道不可怜?这姜氏并没有犯什么错,实在让人寒心。”
荣筝听到这里,仿佛看到了前世的自己,久久的说不出话来。
过了两日,十五娘带了祥哥儿来栖霞山庄看望许久未见的荣筝。
十五娘比前两年看上去更加沉稳了,和荣筝道:“我快要熬出头了。祥哥儿他已经有了功名,今年院试中了个第四名。”
荣筝连忙向十五娘道喜,又道:“你这些年真不容易。祥哥儿年纪不小了,快要说亲了吧?”
十五娘道:“他说自己还小,又没混出个名堂还不敢替他说亲。”
“倒是个有志向的。将来媳妇一娶,多一个人帮你,也就好许多了。”
十五娘颔首微笑。
沅姐儿正在桃花坞玩,祥哥儿走了来。沅姐儿见了他,向他招手笑道:“祥哥哥,来这里。我们坐船去!”
祥哥儿迟疑了下才走上前去,恭恭敬敬的向沅姐儿行了个大礼,谦卑的说道:“给公主请安!”
沅姐儿原本笑靥如花的脸,立马就拉下来了,哼道:“什么公主,连你也来打趣我。我问你,怎么一年多不见你就长高了这么多。我踮着脚也不能够到你。”
身后的丫鬟笑道:“崔小爷正在长身体,所以变化快。公主您再过一两年也会长高的。”
沅姐儿指着祥哥儿说:“你不许长太快了,不然下次见面我一个劲的仰着头看你,太费劲了。”
祥哥儿哭笑不得的应了个是。来之前,母亲就和他说过,尊卑有别,见着了公主要客客气气的,再不许像小时候那般随意。
那边船娘已经备下了船,沅姐儿仗着胆子大,不用人搀扶就跳下了船。
“祥哥哥!你也来!”沅姐儿朝祥哥儿招手。
荣筝和十五娘在屋子里坐着闲话,突然丫鬟来报:“王妃,公主坐船去了。”
荣筝一听,不免有些担心,说道:“我们去看看吧。”
荣筝和十五娘来到河边,河水中果然有一艘蚱蜢舟。十五娘定睛一看,划桨撑船的不是船娘。竟然是沅姐儿和祥哥儿。十五娘惊了一头的汗。
荣筝皱眉道:“孩子们真是胡来!”忙吩咐会泅水的在岸边仔细看守着。
十五娘带着祥哥儿在栖霞山庄玩到天色渐晚才回去,走之前,十五娘悄悄的递给了荣筝一件东西。
“这个请你帮我转交给那个人。”
荣筝有些疑惑道:“给谁?”她看了看这是一部诗经。
十五娘道:“里面有一样东西,我走了你再看吧。阿筝,早些年你劝我,我半句没有听下去。这些年我心里始终有个疙瘩,直到有一天我翻到了这个。心中什么都明白了。崔七爷他心里也苦,只怕到他死也未能把话说出来。你帮我把这个转交给她吧。只要她看见了,什么都明白了。”
荣筝心里隐约已经猜到了是什么东西。
她把这部诗经交到了端惠郡主的手上。端惠疑惑不解。
荣筝道:“这是十五娘交代要我给姐姐的。姐姐看了,或许就明白了。”
端惠当着荣筝的面,坐在了灯台下,翻开了那本厚厚的诗经,里面的句子都是她儿时读过的诗篇。
终于在某一页,她的动作停了下来。
荣筝顺着烛光看去,那一页夹着一张纸。端惠将纸展开,上面白描了一位十五六岁的妙龄女子。她看着那张画像久久不语,直到泪水滚落而出。
荣筝看了一眼旁边的诗句,正好是那一首:“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阿筝,姐姐说,她愿意跟我们上京去。”
荣筝高兴道:“这太好了。”
沐瑄却蹙眉道:“尚州他怎么什么也不肯说,这些年来,他什么都埋在心里。明天我去看他,一定好好的数落他几句。”
荣筝道:“你别骂他。那些年,他过得也不容易。”
沐瑄一把搂过荣筝的身子道:“我知道。阿筝,今后我会加倍的对你好。”
荣筝有些诧异的看了他一眼。
沐瑄说:“趁着我们还年轻,还在一起的时候,我想把世上最好的东西都给你。今后才不会有遗憾。”
荣筝明白,世上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两个人心意相投的时候。她用尽了两世的时光,终于遇到了跟前这个人。她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他。今后不管怎样,她都会坚定的和他一起走下去。
(全文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