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都督这一去我倒真舍不得。”
高敖曹跟着高澄策马漫行,刚才一直在侧面窥探高澄。
高澄入其营塞为父游说,拜叔祖时的高澄只是个年幼小儿。高敖曹是个自视极高的人,从来也没把这个小儿放在眼里。甚至连他的父亲高欢他也并没有那么畏惧。反倒是大丞相高欢欲恃其勇而不得不躬身迁就。
数年未留意过这个小儿,等到他再留意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是入邺城辅政的权臣了。刚开始敬称一声“大将军”连自己都觉得言不由衷。再因为兄长高仲密的缘故,他起始对这位“大将军”不但没好感,反有恶感。所以才用“叔祖”的身份打消他以为的他身上的张狂气焰。
但几番下来,与这位“大将军”相处时,听到的,看到的,与他共同经历的,让他逐渐改变了想法。甚至自己都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他对高澄便从恶感转为好感。反在心里暗责自己的兄长高仲密行事偏颇,让他不以为意。
再后来,亲见他惩贪渎,重人材,清吏治,重军国,战潼关……他在他眼里已经不是那个黄口小儿。此刻看着这个年轻男子在他面前纵情任性地策马扬鞭,身上满是洒脱不羁的男子气,给人一种实在有力的感觉,让高敖曹觉得忍不住地想亲近他。如果这是高王为他们选定的少主,那在此刻至少他是心悦诚服的。
高澄说“舍不得”,这让高敖曹难得在他身上看到并不该泯灭不见的一点孩子气。这一刻的高澄在他面前是真实的。两个人的关系既不像是庙堂上冷冰冰的权臣与下官;也不像是充满着利益味道的所谓叔祖和侄孙。倒有点像是忘年交的味道了。只不过高澄有超越年龄的成熟感而降低了这种年龄间的差距。
“世子心里无一日不思收复河南,我愿早日归去,以助大将军达成夙愿,剿灭西贼,生擒宇文黑獭。”高敖曹是性情中人,又自恃是东魏第一勇将,自己心里也自认是责无旁贷。
“有劳大都督,”高澄勒马驻立,环顾远山近河,浑身已经汗水淋淋。他穿着黑色的袴褶,很单薄,也很随意,此刻完全没有朝服冠带的威仪。他很少穿黑色的袴褶,这样深沉的颜色不只让他显得少年老成,还衬得他有点心事重重。收回目光,转头看着高敖曹,“也只得有劳大都督,若是换了别人,我也不能放心。大都督多多留意,我猜宇文黑獭骤得了河洛,必然要谒祖陵以此举正统序。”
“世子放心,若是来了更好。”高敖曹大笑道,“建功立业就在此间,我岂能放过?”
不知怎么,高澄心里微微一沉。但这个时候他不想说泄气的话,换了个话题,“我看子通与大都督倒是兄弟相近,我甚是爱其脾性,心里颇器重他,正想放个刺史让他去历练历练,以待日后重托,大都督看如何?”话说得很和软,但也是属实。
子通是高敖曹的四弟,名高季式。有胆气、有个性,脾气和高敖曹很相似,是高敖曹最看重的兄弟。高澄欲给高季式升任刺史是经过考虑的,正好也投了高敖曹所好。
世子是什么意思高敖曹心里很清楚。既有所予必有所取,世子先打招呼,又升四弟的官职,已经是很客气了,他不能不表明自己的态度。索性笑道,“季式为人虽然时有不羁,但明大义,重恩情,下官多谢世子简拔四弟。世子是国之重臣,以社稷为重,世子裁夺的事下官必遵世子之命,不敢有违拗。”
说话点到为止,高澄见高敖曹的态度已经明白表示出来,两个人都是明白人,不必再多说。
高敖曹忽觉心中难舍,有种说不清的离别感伤,他何曾有过这种时候,连自己都觉得好笑。
可不知为什么,高澄看着高敖曹行将远去,也满心里感伤,甚至涌起悲凉。无意中脱口道,“时辰已至,大都督还是上路吧。”
高敖曹辞别,打马而去。
高澄看着他背影渐去,渐入夕阳余辉中,他驻马立于原地未动,忽觉心头沉重。
然而不一刻却见高敖曹去而复返。高澄心头一热,也纵马迎上去。
马到近前,高敖曹看看跟随的人都在高澄身后远处,方勒马道,“下官不能在世子之侧,世子千万小心一人。”
“大都督说谁?”高澄不想他特意回来是提醒这个,不解问道。
“侯景。”高敖曹吐出这个两个字。
细想起来,邺城的波澜起伏似乎都离不了大将军高澄。偏偏这一次在风头上的人不再是他,是新任御史中尉崔暹。
皇帝元善见小恙却久不愈,只在内宫中与皇后亲近。大将军高澄也在幕后深居简出,难见其面。倒是高澄的弟弟太原公高洋在这个空档被长兄大将军推重,被妹妹皇后殿下倚重,逐渐揽政。但他并没有引起百官的兴趣,终究还是因为其人太过痴愚,没什么建树,又没有其长兄大将军那么锋芒毕露而容易被人忽视。有心人更不解,为何皇后放着现成的长兄大将军不亲近,却格外看重痴人般的二兄,想必还是因为双生的情分。早有人在暗中里嘲笑这位太原公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崔暹到任御史中尉其实原本就是预料中的事。只是其事一出,还是让人不禁惊心。原本的御史中尉高仲密重新调职北豫州刺史被遣出都城。降品级又调外任,高仲密在满朝皆惊中赴州治虎牢上任而去,却将新妇李氏遗留在邺城,不知是什么心态。
他的弟弟高季式同时任济州刺史,情景却与兄长完全不同,一派喜气洋洋,感念恩德;与兄长的颓然、忿恨之态形成鲜明对比,更耐人寻味。高仲密之弟,高季式之兄,东魏第一勇将高敖曹,正屯军虎牢,跃跃欲试,依高敖曹的个性却对自己家里的大事不置一辞,也是让人讶异的地方。
另有有心人早已心里明了,高敖曹已经是心悦诚服地归附了大将军高澄。这个有心人就是侯景。
大都督这一去我倒真舍不得。”
高敖曹跟着高澄策马漫行,刚才一直在侧面窥探高澄。
高澄入其营塞为父游说,拜叔祖时的高澄只是个年幼小儿。高敖曹是个自视极高的人,从来也没把这个小儿放在眼里。甚至连他的父亲高欢他也并没有那么畏惧。反倒是大丞相高欢欲恃其勇而不得不躬身迁就。
数年未留意过这个小儿,等到他再留意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是入邺城辅政的权臣了。刚开始敬称一声“大将军”连自己都觉得言不由衷。再因为兄长高仲密的缘故,他起始对这位“大将军”不但没好感,反有恶感。所以才用“叔祖”的身份打消他以为的他身上的张狂气焰。
但几番下来,与这位“大将军”相处时,听到的,看到的,与他共同经历的,让他逐渐改变了想法。甚至自己都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他对高澄便从恶感转为好感。反在心里暗责自己的兄长高仲密行事偏颇,让他不以为意。
再后来,亲见他惩贪渎,重人材,清吏治,重军国,战潼关……他在他眼里已经不是那个黄口小儿。此刻看着这个年轻男子在他面前纵情任性地策马扬鞭,身上满是洒脱不羁的男子气,给人一种实在有力的感觉,让高敖曹觉得忍不住地想亲近他。如果这是高王为他们选定的少主,那在此刻至少他是心悦诚服的。
高澄说“舍不得”,这让高敖曹难得在他身上看到并不该泯灭不见的一点孩子气。这一刻的高澄在他面前是真实的。两个人的关系既不像是庙堂上冷冰冰的权臣与下官;也不像是充满着利益味道的所谓叔祖和侄孙。倒有点像是忘年交的味道了。只不过高澄有超越年龄的成熟感而降低了这种年龄间的差距。
“世子心里无一日不思收复河南,我愿早日归去,以助大将军达成夙愿,剿灭西贼,生擒宇文黑獭。”高敖曹是性情中人,又自恃是东魏第一勇将,自己心里也自认是责无旁贷。
“有劳大都督,”高澄勒马驻立,环顾远山近河,浑身已经汗水淋淋。他穿着黑色的袴褶,很单薄,也很随意,此刻完全没有朝服冠带的威仪。他很少穿黑色的袴褶,这样深沉的颜色不只让他显得少年老成,还衬得他有点心事重重。收回目光,转头看着高敖曹,“也只得有劳大都督,若是换了别人,我也不能放心。大都督多多留意,我猜宇文黑獭骤得了河洛,必然要谒祖陵以此举正统序。”
“世子放心,若是来了更好。”高敖曹大笑道,“建功立业就在此间,我岂能放过?”
不知怎么,高澄心里微微一沉。但这个时候他不想说泄气的话,换了个话题,“我看子通与大都督倒是兄弟相近,我甚是爱其脾性,心里颇器重他,正想放个刺史让他去历练历练,以待日后重托,大都督看如何?”话说得很和软,但也是属实。
子通是高敖曹的四弟,名高季式。有胆气、有个性,脾气和高敖曹很相似,是高敖曹最看重的兄弟。高澄欲给高季式升任刺史是经过考虑的,正好也投了高敖曹所好。
世子是什么意思高敖曹心里很清楚。既有所予必有所取,世子先打招呼,又升四弟的官职,已经是很客气了,他不能不表明自己的态度。索性笑道,“季式为人虽然时有不羁,但明大义,重恩情,下官多谢世子简拔四弟。世子是国之重臣,以社稷为重,世子裁夺的事下官必遵世子之命,不敢有违拗。”
说话点到为止,高澄见高敖曹的态度已经明白表示出来,两个人都是明白人,不必再多说。
高敖曹忽觉心中难舍,有种说不清的离别感伤,他何曾有过这种时候,连自己都觉得好笑。
可不知为什么,高澄看着高敖曹行将远去,也满心里感伤,甚至涌起悲凉。无意中脱口道,“时辰已至,大都督还是上路吧。”
高敖曹辞别,打马而去。
高澄看着他背影渐去,渐入夕阳余辉中,他驻马立于原地未动,忽觉心头沉重。
然而不一刻却见高敖曹去而复返。高澄心头一热,也纵马迎上去。
马到近前,高敖曹看看跟随的人都在高澄身后远处,方勒马道,“下官不能在世子之侧,世子千万小心一人。”
“大都督说谁?”高澄不想他特意回来是提醒这个,不解问道。
“侯景。”高敖曹吐出这个两个字。
细想起来,邺城的波澜起伏似乎都离不了大将军高澄。偏偏这一次在风头上的人不再是他,是新任御史中尉崔暹。
皇帝元善见小恙却久不愈,只在内宫中与皇后亲近。大将军高澄也在幕后深居简出,难见其面。倒是高澄的弟弟太原公高洋在这个空档被长兄大将军推重,被妹妹皇后殿下倚重,逐渐揽政。但他并没有引起百官的兴趣,终究还是因为其人太过痴愚,没什么建树,又没有其长兄大将军那么锋芒毕露而容易被人忽视。有心人更不解,为何皇后放着现成的长兄大将军不亲近,却格外看重痴人般的二兄,想必还是因为双生的情分。早有人在暗中里嘲笑这位太原公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崔暹到任御史中尉其实原本就是预料中的事。只是其事一出,还是让人不禁惊心。原本的御史中尉高仲密重新调职北豫州刺史被遣出都城。降品级又调外任,高仲密在满朝皆惊中赴州治虎牢上任而去,却将新妇李氏遗留在邺城,不知是什么心态。
他的弟弟高季式同时任济州刺史,情景却与兄长完全不同,一派喜气洋洋,感念恩德;与兄长的颓然、忿恨之态形成鲜明对比,更耐人寻味。高仲密之弟,高季式之兄,东魏第一勇将高敖曹,正屯军虎牢,跃跃欲试,依高敖曹的个性却对自己家里的大事不置一辞,也是让人讶异的地方。
另有有心人早已心里明了,高敖曹已经是心悦诚服地归附了大将军高澄。这个有心人就是侯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