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流程 (1/2)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复兴之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陶唐空降红星到目前为止,对班子成员压力最大的不是李珞,也不是韩志勇,更不是赵庆民,而是分管生产的马光明。无他,就因为陶唐几乎每天都下基层。
红星公司共23个生产分厂,大部分分厂拥有数目不等的生产车间,加上如服务生产的质检中心、理化计量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事务性机构,组成了公司庞大的生产系统。马光明发现,半个月不到,陶唐已经将生产分厂走了一大半。
下基层有几种方式,陪领导视察是最常见的一种,比如陶唐的前任就是。宋悦下基层更多的是陪领导和客人,他自己单独下车间视察极少。走马观花是另一种,在马光明看来,江总工的下基层就属于走马观花,屁的问题解决不了,更像是在消磨时间。最后一种就是陶唐这样了,那是扎扎实实地了解情况来了。那天他在三分厂遇见陶唐询问分厂厂长陈建平,从产能、工艺、成本、关重质量控制点一路问下来,把陈建平问的一脑门子汗。
三分厂是农机总成分厂,也是红星最大的分厂之一,陈建平在马光明眼里是最优秀的分厂厂长之一。陈建平饶是如此,其他人怕是更糟糕。提问题其实更需要水平,陶唐对陈建平的穷追不舍令马光明深感佩服,同时感到了极大的压力。因为那天陈建平在回答本月为何未完成生产部月份作业令时,回答有两个原因,其一是附件到分厂晚了,第二是产能不足。
陶唐于是就两个问题追了下去,他把分厂分管生产的副厂长、计划员、调度员及生产部负责三分厂总成的调度员叫了来,深入细致地了解下去:进三分厂的附件有多少种?未按进度进来的有多少?晚了几天?采取了什么措施?产能不足体现在哪里?分厂现在正常是一班制,如果变为两班制有什么困难?缺多少人?
陈建平独自回答和一帮人回答是不同的,因为答案有时会自相矛盾。比如陈建平说有三分之一的附件存在未按时进厂的情况,陶唐让生产部调度员把相关记录拿来,结果是只有11种附件存在未按时进厂的现象,不足外协件的十分之一,最晚的为四天,而不是陈建平说的一周。
什么事都怕认真,陈建平当时就流了汗。
至于产能不足就更为荒唐了,三分厂在开足马力时每月可以装配在产农机300台以上,而当月的生产计划为160台。部分附件进厂晚是事实,但可以用加班的形式把时间赶回来。而加班的各种条件是具备的,导致当月总成计划未能完成完全是分厂组织方面的原因。这样,导致任务完不成的主要责任单位是三分厂,不是生产部,也不是附件供应分厂。
陈建平见机快,马上向陶唐做了诚恳的自我批评。但在自我批评的最后谈到了成本和质量控制,说分厂更希望实现均衡生产,大家都不愿意加班,既增加加班工资,又不好控制质量。
一般来说,加班加点会产生费用的增加,但陈建平此刻却有为自己开脱的意味,马光明于是狠狠地瞪了陈建平几眼。
果然,陶唐的批评来了,“陈厂长,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是常有的事,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指导思想偏离正道就是大问题。刚才已经分析了导致你们未能完成计划的原因,我认为责任主要在你。而且,我认为你内心并不服气这个结论,所以才有成本、质量和均衡生产等一大堆理由摆出来。我们搞企业管理的,任何时候都要绷紧成本这根弦,这没错。加班会增加工时吗?未必。如果确信附件耽误了装配,为什么不申请换休?11分厂就是这样做的,我认为很合理。附件来不了,工人们在车间歇着算什么?嗯?还有,谁说过加班就会导致质量下降?质量体系的运行还分时间吗?八小时内有效,八小时外就失效了?另外,不要谈什么均衡生产的老调了,市场经济就是这样,用户要多少你就供多少,用户何时要你就何时供。计划经济可以讲均衡生产,市场经济怎么讲?三分厂的情况,反映出你们班子存在的问题,班子存在的问题,主要就是你的问题!你要深刻检讨,类似的错误,我不允许再犯了。尤其不要为自己的错误开脱,那样的话你不会真正改正错误。马总,本月关于指令性任务的考核要注意三分厂。”
副手就是这样,当遇到一个精明的正职时,立即就气短了。所以当陶唐对马光明说节前要对本月生产计划的完成进行点评和考核时,马光明立即做了自我批评,对四月份部分生产计划未能按计划完成表示歉意,表示会在五月份把四月的欠产补上来。
白天坚持跑基层,一些案头工作只能放在晚上了,好在陶唐没有家庭的拖累,在小招还要面对络绎不绝的访客,不愧是同一系统的企业,他刚到盛东也是这样,每天都有人找,什么鸡毛蒜皮的事也找,令他不胜其烦。所以,他一般在晚饭后的散步结束后,到办公室待上一两个钟点,把每天的文件、请示及报告以及开始多起来的告状信处理完,为白天腾出下基层的时间。办公楼的门卫经他整顿后情况好了许多,到办公室相对安静的多。
29号晚上,陶唐像往常一样在八点一刻左右来到办公室,开始批阅文件和请示。他发现一个不好的现象,一些本该部门或者副总们解决的问题都推到了自己手里。比如今天又遇到两个,一个是5分厂天车修理,发规部副主任段辉在分厂的报告上这样批示:请规划科会同机动部现场核查后定。这没问题,当然要专业部门现场核实。两天后,又是段辉:情况属实,拟同意,请骆总批示。两天后,骆冲在报告上批示,同意,请陶总阅示。
在陶唐看来流程上存在很大问题。第一是该分厂的天车修理是否列入了年度或者季度计划?如果列入计划,干嘛要分管副总批示呢?相关部门照计划办就是了。看来五分厂的天车修理未列入计划,那么是什么原因呢?天车是重要的安全设施,如果出现安全隐患,那是必须及时修理的,绝对马虎不得。而其使用的特点一般不会突发情况,如何有问题,去年年底就该上报技安部,由技安部审核汇总后转发规部列入年度大修理计划,现在显然不是这样。第二是发规部向骆冲的请示有些多余,这是必须做的事,为什么要分管领导批示?而骆冲批示要自己“阅示”就更没道理了,如果这类事情都要总经理管,每天什么事都别干了,光是批同意二字就能把他累死。
第二件是人力资源部关于补充大学生进厂的报告。上面刘秀云也签了类似骆冲的意见,要自己审定。审定什么?原则都给他们交代了,为什么... -->>
陶唐空降红星到目前为止,对班子成员压力最大的不是李珞,也不是韩志勇,更不是赵庆民,而是分管生产的马光明。无他,就因为陶唐几乎每天都下基层。
红星公司共23个生产分厂,大部分分厂拥有数目不等的生产车间,加上如服务生产的质检中心、理化计量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事务性机构,组成了公司庞大的生产系统。马光明发现,半个月不到,陶唐已经将生产分厂走了一大半。
下基层有几种方式,陪领导视察是最常见的一种,比如陶唐的前任就是。宋悦下基层更多的是陪领导和客人,他自己单独下车间视察极少。走马观花是另一种,在马光明看来,江总工的下基层就属于走马观花,屁的问题解决不了,更像是在消磨时间。最后一种就是陶唐这样了,那是扎扎实实地了解情况来了。那天他在三分厂遇见陶唐询问分厂厂长陈建平,从产能、工艺、成本、关重质量控制点一路问下来,把陈建平问的一脑门子汗。
三分厂是农机总成分厂,也是红星最大的分厂之一,陈建平在马光明眼里是最优秀的分厂厂长之一。陈建平饶是如此,其他人怕是更糟糕。提问题其实更需要水平,陶唐对陈建平的穷追不舍令马光明深感佩服,同时感到了极大的压力。因为那天陈建平在回答本月为何未完成生产部月份作业令时,回答有两个原因,其一是附件到分厂晚了,第二是产能不足。
陶唐于是就两个问题追了下去,他把分厂分管生产的副厂长、计划员、调度员及生产部负责三分厂总成的调度员叫了来,深入细致地了解下去:进三分厂的附件有多少种?未按进度进来的有多少?晚了几天?采取了什么措施?产能不足体现在哪里?分厂现在正常是一班制,如果变为两班制有什么困难?缺多少人?
陈建平独自回答和一帮人回答是不同的,因为答案有时会自相矛盾。比如陈建平说有三分之一的附件存在未按时进厂的情况,陶唐让生产部调度员把相关记录拿来,结果是只有11种附件存在未按时进厂的现象,不足外协件的十分之一,最晚的为四天,而不是陈建平说的一周。
什么事都怕认真,陈建平当时就流了汗。
至于产能不足就更为荒唐了,三分厂在开足马力时每月可以装配在产农机300台以上,而当月的生产计划为160台。部分附件进厂晚是事实,但可以用加班的形式把时间赶回来。而加班的各种条件是具备的,导致当月总成计划未能完成完全是分厂组织方面的原因。这样,导致任务完不成的主要责任单位是三分厂,不是生产部,也不是附件供应分厂。
陈建平见机快,马上向陶唐做了诚恳的自我批评。但在自我批评的最后谈到了成本和质量控制,说分厂更希望实现均衡生产,大家都不愿意加班,既增加加班工资,又不好控制质量。
一般来说,加班加点会产生费用的增加,但陈建平此刻却有为自己开脱的意味,马光明于是狠狠地瞪了陈建平几眼。
果然,陶唐的批评来了,“陈厂长,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是常有的事,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指导思想偏离正道就是大问题。刚才已经分析了导致你们未能完成计划的原因,我认为责任主要在你。而且,我认为你内心并不服气这个结论,所以才有成本、质量和均衡生产等一大堆理由摆出来。我们搞企业管理的,任何时候都要绷紧成本这根弦,这没错。加班会增加工时吗?未必。如果确信附件耽误了装配,为什么不申请换休?11分厂就是这样做的,我认为很合理。附件来不了,工人们在车间歇着算什么?嗯?还有,谁说过加班就会导致质量下降?质量体系的运行还分时间吗?八小时内有效,八小时外就失效了?另外,不要谈什么均衡生产的老调了,市场经济就是这样,用户要多少你就供多少,用户何时要你就何时供。计划经济可以讲均衡生产,市场经济怎么讲?三分厂的情况,反映出你们班子存在的问题,班子存在的问题,主要就是你的问题!你要深刻检讨,类似的错误,我不允许再犯了。尤其不要为自己的错误开脱,那样的话你不会真正改正错误。马总,本月关于指令性任务的考核要注意三分厂。”
副手就是这样,当遇到一个精明的正职时,立即就气短了。所以当陶唐对马光明说节前要对本月生产计划的完成进行点评和考核时,马光明立即做了自我批评,对四月份部分生产计划未能按计划完成表示歉意,表示会在五月份把四月的欠产补上来。
白天坚持跑基层,一些案头工作只能放在晚上了,好在陶唐没有家庭的拖累,在小招还要面对络绎不绝的访客,不愧是同一系统的企业,他刚到盛东也是这样,每天都有人找,什么鸡毛蒜皮的事也找,令他不胜其烦。所以,他一般在晚饭后的散步结束后,到办公室待上一两个钟点,把每天的文件、请示及报告以及开始多起来的告状信处理完,为白天腾出下基层的时间。办公楼的门卫经他整顿后情况好了许多,到办公室相对安静的多。
29号晚上,陶唐像往常一样在八点一刻左右来到办公室,开始批阅文件和请示。他发现一个不好的现象,一些本该部门或者副总们解决的问题都推到了自己手里。比如今天又遇到两个,一个是5分厂天车修理,发规部副主任段辉在分厂的报告上这样批示:请规划科会同机动部现场核查后定。这没问题,当然要专业部门现场核实。两天后,又是段辉:情况属实,拟同意,请骆总批示。两天后,骆冲在报告上批示,同意,请陶总阅示。
在陶唐看来流程上存在很大问题。第一是该分厂的天车修理是否列入了年度或者季度计划?如果列入计划,干嘛要分管副总批示呢?相关部门照计划办就是了。看来五分厂的天车修理未列入计划,那么是什么原因呢?天车是重要的安全设施,如果出现安全隐患,那是必须及时修理的,绝对马虎不得。而其使用的特点一般不会突发情况,如何有问题,去年年底就该上报技安部,由技安部审核汇总后转发规部列入年度大修理计划,现在显然不是这样。第二是发规部向骆冲的请示有些多余,这是必须做的事,为什么要分管领导批示?而骆冲批示要自己“阅示”就更没道理了,如果这类事情都要总经理管,每天什么事都别干了,光是批同意二字就能把他累死。
第二件是人力资源部关于补充大学生进厂的报告。上面刘秀云也签了类似骆冲的意见,要自己审定。审定什么?原则都给他们交代了,为什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