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迫降在明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浑河南岸,远处低矮的丘陵,慢慢的露出一面大旗,越竖越高。紧接着,一个,两个,越来越多的人影的丘陵顶上晃动。后金军第一时间就看到了这支军队,还以为是外出打草谷的援兵,但迎风招展的旗子上巨大的“陈”字表明,这是一支远道而来的明军。
后金的士兵脸上布满了失望和沮丧,皇太极在第一时间就下令撤退,并让安费扬古带领他的人就地阻敌。
安费扬古出身镶蓝旗,少年时随父归附努尔哈赤,在多年的征伐过程中,战功卓著,很受努尔哈赤器重。虽然此时的安费扬古年事已高,但他卓越的军事才华,以及如雷贯耳的名声,正是皇太极所看重的。皇太极希望借着安费扬古,能够为士气低落的阻敌部队带来希望,从而掩护大部队脱离战场。
“后金的勇士们,拿起你们的武器,跟我去战斗,只有懦夫才会在害怕中死去。”
“战斗,战斗,战斗....”虽然响应的人并不是很多,但声音却越来越大,响彻在南岸。
丘陵顶上,时年六十九岁的陈策,心潮久久不能平静。上一次这样,还是在二十四年前的朝鲜露梁岛一役。朝鲜战争之后,昔日大部分同龄的战友死的死,病的病,唯有自己依然静静地守卫在关外这片黑土。
自前日接到救援的消息后,陈策便是在积极奔走。袁经略老成持重的态度让他颇有不快,为了尽快救援沈阳,他甚至不得不联络官员一起劝说袁大人。
多年的战斗指挥,让他感觉到了危险的临近。三月中旬,后金对集奉堡的进攻是试探性的,当时包括袁经略在内的所有人,都看清了这一点。但集奉堡守军败退的速度太快了,几乎是不战而逃,这助长了后金的士气。
如果说之前后金还有那么一丝犹豫不决的话,那么此次沈阳之战,后金恐怕是知己知彼,信心百倍。在这样的一种情势下,如果还把后金当成抢一把就走的土匪,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后金来了,蒙古人也来了,去年的冬天很难熬,各地大灾。蛰伏了一个冬天的土匪和流民,纷纷出来觅食,寻找机会。
而袁大人试图召集蒙古人帮助明军守卫辽沈的建议,也遭到了军内大部分人的反对。
辽东大部分军官,都是万历年间李成梁的手下,熟知关外民情和军情。这些看似温顺的蒙古流民,如果聚拢在城中,一旦因为利益,则会爆发出惊人破坏力。这也是大部分军官反感袁大人方略的重要原因。
朱万良和数十名护卫仓皇逃回辽阳,其他明军则不知所踪。当袁大人看到逃回的朱万良时,才发现自己低估了后金进攻的决心。在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下,袁大人竟然变得异常保守。
在他和四川总兵官童仲揆的坚持下,袁大人才勉强同意救援沈阳。
民间故老相传,人逢九年,身心不顺畅,呕心斗气之事时现,是人生中的重大坎坷,似乎说的就是目前的自己。陈策俯瞰了一眼平原下正在集结的后金部队,微微叹了口气。
童仲揆走过来,说:“陈大人,建奴已经在列队准备,我们阵型已经准备完毕,现在进攻?”
“好,传我命令,前进!”
战鼓响起,明军保持阵型,向前缓缓推进。从低矮的丘陵向下很轻松,后金军也不敢逆势冲击,队伍很快进入河谷平原。
明军的军阵停下来,虎尊炮被整齐的罗列到阵前,两翼由厢车护卫,中央是由火器和弓弩手组成的远程攻击力量,最前边是密集的白杆兵。
随着一声悠长的号声响起,一个浑厚的声音大吼:“杀........”。紧接着,数万明军纵声齐喊:“杀,杀,杀。”声震四野,八方肃然。
安费扬古听到明军的吼声,暗叹一声,今日恐怕会比较艰难。安费扬古稍稍有些失落,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自己活的够久了,儿子们各有所属,是自己该报答大汗大恩的时候了。
安费扬古平视前方,神情肃穆的扬起手,手中的发令旗在风中倏然落下。
两千骑兵组成的锋线,如同箭矢一样射出。战马奔腾,大地震颤,旌旗迎风招展。
最先冲锋的是手提长矛,身披重甲的红标兵,紧跟着的是角弓骑手。所有人,都知道大军已经遁去,自己可能一去无回,但仍然向明军发起冲锋,试图阻挡这支明军前进的步伐。
皇太极登上了远处的丘陵,回头遥望了一眼身后那支部队,沉默着,拍马而去。
白杆兵,这支从四川出发,走遍大半个中国,来到辽东的军队,此刻手握枪杆,矗立在军阵前,平静的等着他们的敌人到来。
虎尊炮首先开火,紧接着明军射出一波密集的弩箭,伴随着火枪也开火了。
许多后金骑兵,瞬间一头栽下战马,夹杂着脖子扭断的脆声。
紧接着,巨大的的两股人流猛地撞在一起,枪声,马的嘶鸣声,人群里的惊叫声,濒死的呼喊声,与浓烈的血腥味交织在一起,组成了生与死搏斗的画面。
白蜡杆标枪迎面刺出,后金骑兵要么被刺坠马,要么被钩拽坠马,要么躲过,而身侧又是另一杆白蜡杆枪袭来。坠马后金士兵,又遭到三角斜翼的的白杆兵平地突刺,就在这样简单而反复的突刺,钩拽,撕扯中,后金骑兵竟然无法近身挥刀。
后金骑兵不甘就此失败,又连续反复多次冲击,竟然无法撕扯开一个进攻的口子,这让后金骑兵感到无比气馁。加之明军阵中的火器和弩箭不停的漫射,一时竟让后金的进攻陷入僵局。
后金连续多次冲锋,损失了不少骑兵,这让安费扬古感到奇怪。直觉告诉自己,这是一支他从未见过的明军,并且对骑兵有一定的克制。
一千后金的步兵,虽然成功进入预设阵地,但很快,被另外一股明军缠住,后金的步兵和骑兵无法协同起来作战。
安费扬古身边,还有一支预备役力量,但他不打算现在就投入战斗。安费扬古摸不清对面明军的古怪之处,只好按兵不动,等待战场局势发生变化时再做判断。
但没多久,安费扬古就后悔了,骑兵的攻击不但没有撕开对方的阵型,反而在来回的冲杀中,死伤众多。
步兵已经在溃退,他们没来得及逃逸掉,又被明军军阵咬住。这些后金的步兵主要由辅兵组成,安费扬古并不在乎他们的生死,但那些骑兵,他不能不在乎。
时间差不多了,安费扬古果断下令鸣金,按照之前预设的路线开始撤退。明军主要由步兵组成,无法有效歼灭骑兵,这对于此时的后金军队而言,是不幸之中的万幸。
“鞑子败了!鞑子败了!”明军中有人在高喊。>
浑河南岸,远处低矮的丘陵,慢慢的露出一面大旗,越竖越高。紧接着,一个,两个,越来越多的人影的丘陵顶上晃动。后金军第一时间就看到了这支军队,还以为是外出打草谷的援兵,但迎风招展的旗子上巨大的“陈”字表明,这是一支远道而来的明军。
后金的士兵脸上布满了失望和沮丧,皇太极在第一时间就下令撤退,并让安费扬古带领他的人就地阻敌。
安费扬古出身镶蓝旗,少年时随父归附努尔哈赤,在多年的征伐过程中,战功卓著,很受努尔哈赤器重。虽然此时的安费扬古年事已高,但他卓越的军事才华,以及如雷贯耳的名声,正是皇太极所看重的。皇太极希望借着安费扬古,能够为士气低落的阻敌部队带来希望,从而掩护大部队脱离战场。
“后金的勇士们,拿起你们的武器,跟我去战斗,只有懦夫才会在害怕中死去。”
“战斗,战斗,战斗....”虽然响应的人并不是很多,但声音却越来越大,响彻在南岸。
丘陵顶上,时年六十九岁的陈策,心潮久久不能平静。上一次这样,还是在二十四年前的朝鲜露梁岛一役。朝鲜战争之后,昔日大部分同龄的战友死的死,病的病,唯有自己依然静静地守卫在关外这片黑土。
自前日接到救援的消息后,陈策便是在积极奔走。袁经略老成持重的态度让他颇有不快,为了尽快救援沈阳,他甚至不得不联络官员一起劝说袁大人。
多年的战斗指挥,让他感觉到了危险的临近。三月中旬,后金对集奉堡的进攻是试探性的,当时包括袁经略在内的所有人,都看清了这一点。但集奉堡守军败退的速度太快了,几乎是不战而逃,这助长了后金的士气。
如果说之前后金还有那么一丝犹豫不决的话,那么此次沈阳之战,后金恐怕是知己知彼,信心百倍。在这样的一种情势下,如果还把后金当成抢一把就走的土匪,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后金来了,蒙古人也来了,去年的冬天很难熬,各地大灾。蛰伏了一个冬天的土匪和流民,纷纷出来觅食,寻找机会。
而袁大人试图召集蒙古人帮助明军守卫辽沈的建议,也遭到了军内大部分人的反对。
辽东大部分军官,都是万历年间李成梁的手下,熟知关外民情和军情。这些看似温顺的蒙古流民,如果聚拢在城中,一旦因为利益,则会爆发出惊人破坏力。这也是大部分军官反感袁大人方略的重要原因。
朱万良和数十名护卫仓皇逃回辽阳,其他明军则不知所踪。当袁大人看到逃回的朱万良时,才发现自己低估了后金进攻的决心。在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下,袁大人竟然变得异常保守。
在他和四川总兵官童仲揆的坚持下,袁大人才勉强同意救援沈阳。
民间故老相传,人逢九年,身心不顺畅,呕心斗气之事时现,是人生中的重大坎坷,似乎说的就是目前的自己。陈策俯瞰了一眼平原下正在集结的后金部队,微微叹了口气。
童仲揆走过来,说:“陈大人,建奴已经在列队准备,我们阵型已经准备完毕,现在进攻?”
“好,传我命令,前进!”
战鼓响起,明军保持阵型,向前缓缓推进。从低矮的丘陵向下很轻松,后金军也不敢逆势冲击,队伍很快进入河谷平原。
明军的军阵停下来,虎尊炮被整齐的罗列到阵前,两翼由厢车护卫,中央是由火器和弓弩手组成的远程攻击力量,最前边是密集的白杆兵。
随着一声悠长的号声响起,一个浑厚的声音大吼:“杀........”。紧接着,数万明军纵声齐喊:“杀,杀,杀。”声震四野,八方肃然。
安费扬古听到明军的吼声,暗叹一声,今日恐怕会比较艰难。安费扬古稍稍有些失落,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自己活的够久了,儿子们各有所属,是自己该报答大汗大恩的时候了。
安费扬古平视前方,神情肃穆的扬起手,手中的发令旗在风中倏然落下。
两千骑兵组成的锋线,如同箭矢一样射出。战马奔腾,大地震颤,旌旗迎风招展。
最先冲锋的是手提长矛,身披重甲的红标兵,紧跟着的是角弓骑手。所有人,都知道大军已经遁去,自己可能一去无回,但仍然向明军发起冲锋,试图阻挡这支明军前进的步伐。
皇太极登上了远处的丘陵,回头遥望了一眼身后那支部队,沉默着,拍马而去。
白杆兵,这支从四川出发,走遍大半个中国,来到辽东的军队,此刻手握枪杆,矗立在军阵前,平静的等着他们的敌人到来。
虎尊炮首先开火,紧接着明军射出一波密集的弩箭,伴随着火枪也开火了。
许多后金骑兵,瞬间一头栽下战马,夹杂着脖子扭断的脆声。
紧接着,巨大的的两股人流猛地撞在一起,枪声,马的嘶鸣声,人群里的惊叫声,濒死的呼喊声,与浓烈的血腥味交织在一起,组成了生与死搏斗的画面。
白蜡杆标枪迎面刺出,后金骑兵要么被刺坠马,要么被钩拽坠马,要么躲过,而身侧又是另一杆白蜡杆枪袭来。坠马后金士兵,又遭到三角斜翼的的白杆兵平地突刺,就在这样简单而反复的突刺,钩拽,撕扯中,后金骑兵竟然无法近身挥刀。
后金骑兵不甘就此失败,又连续反复多次冲击,竟然无法撕扯开一个进攻的口子,这让后金骑兵感到无比气馁。加之明军阵中的火器和弩箭不停的漫射,一时竟让后金的进攻陷入僵局。
后金连续多次冲锋,损失了不少骑兵,这让安费扬古感到奇怪。直觉告诉自己,这是一支他从未见过的明军,并且对骑兵有一定的克制。
一千后金的步兵,虽然成功进入预设阵地,但很快,被另外一股明军缠住,后金的步兵和骑兵无法协同起来作战。
安费扬古身边,还有一支预备役力量,但他不打算现在就投入战斗。安费扬古摸不清对面明军的古怪之处,只好按兵不动,等待战场局势发生变化时再做判断。
但没多久,安费扬古就后悔了,骑兵的攻击不但没有撕开对方的阵型,反而在来回的冲杀中,死伤众多。
步兵已经在溃退,他们没来得及逃逸掉,又被明军军阵咬住。这些后金的步兵主要由辅兵组成,安费扬古并不在乎他们的生死,但那些骑兵,他不能不在乎。
时间差不多了,安费扬古果断下令鸣金,按照之前预设的路线开始撤退。明军主要由步兵组成,无法有效歼灭骑兵,这对于此时的后金军队而言,是不幸之中的万幸。
“鞑子败了!鞑子败了!”明军中有人在高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