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东西呼应 (2/2)
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大唐颂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前线五万人倒戈一击占领淄州,切断了王师范北上的道路。到了这个时候这个山东半岛的霸主真正体会到当日玄影卫劝说他投诚天策军说的那样,山东半岛是战略死地,外无救援之兵,内有萧墙之祸。在万般无奈之余王师范做了一个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决定,带着剩余的军队投奔安休休,并且将累年积累的财货、粮草全部带到了沧州。
这一决定让围绕着沧州的各方势力不知所措,就连远在河中准备协助徐天翔出兵河东的胡小四都哭笑不得。
“我好不容易让王师范的手下大将投奔李克用,想借此调动朱珍追击和李克用打起来,这下好了王师范这一手将我的计划全打乱了。”胡小四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徐天翔订了定神,拉着杨天成放下手中的笔,三人连夜琢磨这一变故之后山东的应对策略。
“天翔,不能再等了,西线兵团必须马上出兵,这样才能吸引李克用兵力西调,减轻沧州晋军的压力,而且并州内部兵力空虚之后,葛存周的沁州攻势也会轻松不少,朱全忠也会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在并州方向,这样等于无形当中给厚纯他们争取了时间。”杨天成道:“我们西线的攻势不妨将声势造大一点,这样才能吸引双方的注意力。”
“对,我赞成天成的意见,其实如果我们的动作够快,完全可以在朱全忠拿下沁州和潞州之前占领汾州,这样前锋逼近太原府,南线可以直接和朱全忠的势力接上线,到时候就可以在战场上直接牵制朱全忠。”胡小四接过话茬道。
“那我们该如何和北线陈凡配合?”徐天翔点点头,但是接着头疼道。天策军的战略讲究的是多点配合,只要一边出现了异常必然牵制整个战略布局的变化。
“北线你就放心吧,主公在北线,不可能被任何人牵制住的。”胡小四笑道:“主公的战略思维可是天马行空,你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他会想办法配合你的。”
杨天成点头道:“小四说的不错,主公在北线说不定早就已经采取行动,北线集中了那么多骑兵,足够应付一切变故。”
“也罢,通知下去,明日开始出兵并州,天成,还是你负责统兵,我和小四负责后方和其他事宜。”徐天翔笑道:“也不知道厚纯去沧州之后能不能搞的定那一团乱麻一样的事情。”
“哈哈,这你放心,老九的鬼点子可一点也不差,而且我已经让玄影卫最得力的手下去沧州现场配合他的。怎么说起义军也有十几万人,加上安休休和高思继这两员大将,坚持到年前不会有问题的。”胡小四拍着胸脯笑道。
徐天翔这边商议完毕西线战略的时候李玄清在北线也已经做出了决定,在直属营被调到北线之后,亲卫营再次被紧急集合。
“主公,你确定要再次长途奔袭吗?这万一要是出现变故该如何是好?”陈凡被李玄清的计划惊呆了,急忙上前劝阻道:“上次是钻了晋军的空子,这次可是各方势力齐聚沧州,光凭亲卫营三万人马怎么可能应付得了对方近十万人马?”
“陈凡你就放心吧,我心里有数,不用担心。”李玄清拍了拍陈凡的肩膀道:“你们北线需要立即行动,屯兵代州,让步兵大队就势占领代州周边地区。小四的草原布局也已经开始了,但是你们还是要防止契丹人突然南下争夺幽州等地,骑兵营需要担负着和契丹人争雄的重任。”
“请主公放心,陈凡知道怎么办。”见到劝说不动李玄清,陈凡也只好暗自想着怎么去分担李玄清和东线的重任。
“飞雪,命令亲卫营立即拔营启程,咱们南下。”李玄清翻身上了玉狮子的背上,给李飞雪下令。
亲卫营庞大的军阵开始在夜间迅速南下,走的却不是安休休留下的通道,而是一路狂飙突进,翻越太行山和燕山山脉,挺进镇州一代,真正进入到中原地区。
谁也不知道这支偏军南下到底能够起到什么作用,除了李玄清,甚至就连北线的陈凡等人都已经忘记了,在沧州地区还有安休休的五万沙陀骑兵,整合之后就是八万多人,如此庞大的一股骑兵力量如果出现在战场上,足够让朱珍绝望。
不过此时除了陈凡谁也不知道李玄清已经离开北线。而陈凡也忠实的执行了李玄清的策略,于十月初八这一天将所有军队集中在代州,分三路大举出击,北线直取云州等地,西线配合从渡黄河北上的友军攻占麟州,南线直抵忻州城下,各军约定期限攻占城池,然后分而复合。
而不约而同的,在休整了近一个月之后,西线杨天成兵团也大规模进入并州,甚至为了集中兵力,李天一在攻占陕州之后都不再继续前进,直接从陕州出发,越过虢州等地,和杨天成合力进入隰州地界,骑兵军团也开始游弋在汾州南部,驱赶晋军和朱全忠的少部分骑兵哨探。
不过就在前线战火重燃的时候,河中府的总参前进指挥部里,胡小四却接到了来自汴梁等地的一份情报。也是这一份情报让他闻到一股难以言明的阴谋气息,在和徐天翔紧急商量之后,再次带领玄影卫人手进入东都。而伴随着他的到来,汴梁等地再次面临一场不一样的腥风血雨的战争。
中原战局到目前为止已经脱离了任何一方的战前预想,各方不约而同的开始加大对前线物资的输送速度,保证军队再接再厉,应对不可预测的变局。而中原的变局开始,就是从粮草开始的。
在这场对峙中,最先开始短兵相接的不是西线,也不是北线,反而是沧州。而此时李玄清也刚刚抵达沧州,一场战役马上开始。天策军的大旗第一次在山东大地飘扬。
前线五万人倒戈一击占领淄州,切断了王师范北上的道路。到了这个时候这个山东半岛的霸主真正体会到当日玄影卫劝说他投诚天策军说的那样,山东半岛是战略死地,外无救援之兵,内有萧墙之祸。在万般无奈之余王师范做了一个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决定,带着剩余的军队投奔安休休,并且将累年积累的财货、粮草全部带到了沧州。
这一决定让围绕着沧州的各方势力不知所措,就连远在河中准备协助徐天翔出兵河东的胡小四都哭笑不得。
“我好不容易让王师范的手下大将投奔李克用,想借此调动朱珍追击和李克用打起来,这下好了王师范这一手将我的计划全打乱了。”胡小四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徐天翔订了定神,拉着杨天成放下手中的笔,三人连夜琢磨这一变故之后山东的应对策略。
“天翔,不能再等了,西线兵团必须马上出兵,这样才能吸引李克用兵力西调,减轻沧州晋军的压力,而且并州内部兵力空虚之后,葛存周的沁州攻势也会轻松不少,朱全忠也会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在并州方向,这样等于无形当中给厚纯他们争取了时间。”杨天成道:“我们西线的攻势不妨将声势造大一点,这样才能吸引双方的注意力。”
“对,我赞成天成的意见,其实如果我们的动作够快,完全可以在朱全忠拿下沁州和潞州之前占领汾州,这样前锋逼近太原府,南线可以直接和朱全忠的势力接上线,到时候就可以在战场上直接牵制朱全忠。”胡小四接过话茬道。
“那我们该如何和北线陈凡配合?”徐天翔点点头,但是接着头疼道。天策军的战略讲究的是多点配合,只要一边出现了异常必然牵制整个战略布局的变化。
“北线你就放心吧,主公在北线,不可能被任何人牵制住的。”胡小四笑道:“主公的战略思维可是天马行空,你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他会想办法配合你的。”
杨天成点头道:“小四说的不错,主公在北线说不定早就已经采取行动,北线集中了那么多骑兵,足够应付一切变故。”
“也罢,通知下去,明日开始出兵并州,天成,还是你负责统兵,我和小四负责后方和其他事宜。”徐天翔笑道:“也不知道厚纯去沧州之后能不能搞的定那一团乱麻一样的事情。”
“哈哈,这你放心,老九的鬼点子可一点也不差,而且我已经让玄影卫最得力的手下去沧州现场配合他的。怎么说起义军也有十几万人,加上安休休和高思继这两员大将,坚持到年前不会有问题的。”胡小四拍着胸脯笑道。
徐天翔这边商议完毕西线战略的时候李玄清在北线也已经做出了决定,在直属营被调到北线之后,亲卫营再次被紧急集合。
“主公,你确定要再次长途奔袭吗?这万一要是出现变故该如何是好?”陈凡被李玄清的计划惊呆了,急忙上前劝阻道:“上次是钻了晋军的空子,这次可是各方势力齐聚沧州,光凭亲卫营三万人马怎么可能应付得了对方近十万人马?”
“陈凡你就放心吧,我心里有数,不用担心。”李玄清拍了拍陈凡的肩膀道:“你们北线需要立即行动,屯兵代州,让步兵大队就势占领代州周边地区。小四的草原布局也已经开始了,但是你们还是要防止契丹人突然南下争夺幽州等地,骑兵营需要担负着和契丹人争雄的重任。”
“请主公放心,陈凡知道怎么办。”见到劝说不动李玄清,陈凡也只好暗自想着怎么去分担李玄清和东线的重任。
“飞雪,命令亲卫营立即拔营启程,咱们南下。”李玄清翻身上了玉狮子的背上,给李飞雪下令。
亲卫营庞大的军阵开始在夜间迅速南下,走的却不是安休休留下的通道,而是一路狂飙突进,翻越太行山和燕山山脉,挺进镇州一代,真正进入到中原地区。
谁也不知道这支偏军南下到底能够起到什么作用,除了李玄清,甚至就连北线的陈凡等人都已经忘记了,在沧州地区还有安休休的五万沙陀骑兵,整合之后就是八万多人,如此庞大的一股骑兵力量如果出现在战场上,足够让朱珍绝望。
不过此时除了陈凡谁也不知道李玄清已经离开北线。而陈凡也忠实的执行了李玄清的策略,于十月初八这一天将所有军队集中在代州,分三路大举出击,北线直取云州等地,西线配合从渡黄河北上的友军攻占麟州,南线直抵忻州城下,各军约定期限攻占城池,然后分而复合。
而不约而同的,在休整了近一个月之后,西线杨天成兵团也大规模进入并州,甚至为了集中兵力,李天一在攻占陕州之后都不再继续前进,直接从陕州出发,越过虢州等地,和杨天成合力进入隰州地界,骑兵军团也开始游弋在汾州南部,驱赶晋军和朱全忠的少部分骑兵哨探。
不过就在前线战火重燃的时候,河中府的总参前进指挥部里,胡小四却接到了来自汴梁等地的一份情报。也是这一份情报让他闻到一股难以言明的阴谋气息,在和徐天翔紧急商量之后,再次带领玄影卫人手进入东都。而伴随着他的到来,汴梁等地再次面临一场不一样的腥风血雨的战争。
中原战局到目前为止已经脱离了任何一方的战前预想,各方不约而同的开始加大对前线物资的输送速度,保证军队再接再厉,应对不可预测的变局。而中原的变局开始,就是从粮草开始的。
在这场对峙中,最先开始短兵相接的不是西线,也不是北线,反而是沧州。而此时李玄清也刚刚抵达沧州,一场战役马上开始。天策军的大旗第一次在山东大地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