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长宫乱(GL)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永元六月八日,太后千秋节来至。
皇宫内一派喜气,从长乐宫的正门,铺上一条百丈长的红地寿字花盆毯直通向永寿殿,宫人踩在上面来来往往,为千秋节的盛筵作准备。
当日作鼓五声后,皇上领携众后妃与朝臣于前殿拜访太后,在鼓乐齐鸣中太后稳坐在鸾凤雕花紫檀座上,接受着天子与万民参拜。沈淑昭藏于后阁内,她和太后的其他宫人在此等候,默默注视着鲛绡宝罗帐外所有人的举动。
随后众人开始进献寿礼,寿礼中多为玉器、织绣、奇异花卉等精美的寿品,寓意多择“万寿无疆、洪福滔天”的含义。献毕后,皇上又亲自拿上一件以丝织成且被金镜绶带点缀的承露囊,向太后恭敬道:“儿臣祝母后千秋无极,最后献此薄礼望搏母后欢心。”
太后接过它,将丝绸囊解开,顿时里面的物体金碧透亮,光熠映得她周遭如同带显天光。沈淑昭屏住呼吸,她不敢相信——皇上,他竟然给了太后刻印的假玉印!只见那贵物以金黄玉雕刻其身,用独角兽为图章纽,兽口微张,四肢各关节部位饰涡纹,神似太后之前的玉玺,却又并非全像!
“天子他……”沈淑昭情不自禁念了出声,最后她还是忍下了即将脱口而出的话。天子他的心思是最把握不定的,收回了太后心心念的玉玺,又复而在她生辰上还了一个玉印,只要他一道封旨下去,无权的玉印又可立即有权!谁又能担保现在的这块御宝就是死物?她望向众臣,果不其然萧丞相和陈太尉脸色大为难堪。
太后喜极而泣,拥住皇上:“吾儿懂事了,哀家甚感欣慰!哀家如今只愿你能稳下江山,施怀雄图大略,莫听奸人所言,哀家便觉安心了!”
“母后自抱养儿臣来含辛茹苦数年,实在无以回报恩情,自觉惭愧。今闻母后谨言,必定铭记于心。”
说完母子相抱,场面动人。
沈淑昭回头对着那个提着笔还对玉印感到惊愣的史官说道:“愣着作甚?赶紧记下。”
史官方才回过神来,下笔记录下此刻。沈淑昭走上前去,看到“天子太后接泣”的字句便不看了。
史记记录的都是为当权者所发言,总有一天,她会让史官在这一段话后面再加上这么一句话——“席间,萧氏面色有异”,只要这一句话,便足够让萧家在后史里更加打上反臣的形象,更何况……这还是事实。
长公主卫央在台下见之落泪:“母后待皇上视如己出,数十年来慈仁贤德,如今北匈奴危机已解,看来唯有家和万兴,才能国事安康啊。”
中常将郭举在一旁附和:“圣上明君,以孝治后宫,以贤治江山,卫朝实乃有望复兴!”
沈淑昭仔细打量着这个说话的人,他看起来还很年轻,却做着替皇上传达召书和统理文书的职位,她觉得此人在朝中分量一定不轻。
卫央是为太后说话,而他是为皇上说话,于是她深信今日大殿上的种种之举都是皇上太后有备而来。
下台的人说完以后,史官又低头拿笔记下这感人肺腑的场面,献寿礼和拜见结束后,沈淑昭上前和宫人一起虚扶着太后下来。太后满面春光,看起来皇上这样做很合她心意。
“你刚才应该都在奉礼时认识了一圈妃嫔和朝臣了吧,记住他们的身份和脸,以后对你大为有用。”太后拍拍她的手背,“你先回去侍奉你长姐,晚宴之事更为重要。”
沈淑昭称是后送别太后,待太后一离开,她马上回头去找卫央。在人来人往的身影之中,她在散去的人群里逆行而走,终于一抹熟悉的高挑背影出现在眼前,沈淑昭连忙小碎步走了过去,对着卫央轻叫道:“长公主!”
卫央转过身,温柔似水的目光落在她的身上。而在卫央的对面,正是许久不见的良嫔。
“二小姐,好久未见了。”良嫔柔声开口。
卫央笑道:“你怎在这?孤以为你和你长姐在一起。”
沈淑昭听后面颊微红,半天不敢把心里话说出来。臣女,只是想见见你而已……她在心里默默地喃喃着。
“呀,”良嫔打趣道,“宫里人都道长公主殿下和二小姐表姐妹情深,现在来看果不其然。”
卫央转头看着她:“为何如此说?”
良嫔笑了笑:“二小姐是太后身边的大红人,平常都是跟在太后身边的,这次应该也是太后带她过来的。可是太后都走了,二小姐还留在这里,出来找的第一个人便是长公主,能不见得感情好吗?”
无心之话让二人都双双愣住,随后沈淑昭赶紧轻咳了一声:“我……咳,其实臣女不过是……”
卫央轻轻使力将她揽了过来,让她的头贴在自己的侧颜,然后卫央在她耳旁吐字道:“不过什么?难道良嫔说的不、对、吗?”
沈淑昭根本无心挣扎,脸红通透,良嫔看着她这副欲拒还迎的模样,愣了一下,并不明其所以然。
“臣女找公主是有事的……”她无力低声道。
“何事?”
“这事就是……”
沈淑昭发现只要一遇上卫央,她再能言善道的舌头也像打了结似的,对上她那双总是直勾勾的眼睛,总觉得自己气场都弱了半分。
“你啊,”卫央叹了口气,抬指点了点她的额头,“孤和良嫔现在还要去拜见皇上,你还是先回去吧。”
然后她背身离开,良嫔掏出手绢轻掩嘴角,别有意思地抬眉望了沈淑昭一眼,接着紧跟着卫央一同离开。
... -->>
永元六月八日,太后千秋节来至。
皇宫内一派喜气,从长乐宫的正门,铺上一条百丈长的红地寿字花盆毯直通向永寿殿,宫人踩在上面来来往往,为千秋节的盛筵作准备。
当日作鼓五声后,皇上领携众后妃与朝臣于前殿拜访太后,在鼓乐齐鸣中太后稳坐在鸾凤雕花紫檀座上,接受着天子与万民参拜。沈淑昭藏于后阁内,她和太后的其他宫人在此等候,默默注视着鲛绡宝罗帐外所有人的举动。
随后众人开始进献寿礼,寿礼中多为玉器、织绣、奇异花卉等精美的寿品,寓意多择“万寿无疆、洪福滔天”的含义。献毕后,皇上又亲自拿上一件以丝织成且被金镜绶带点缀的承露囊,向太后恭敬道:“儿臣祝母后千秋无极,最后献此薄礼望搏母后欢心。”
太后接过它,将丝绸囊解开,顿时里面的物体金碧透亮,光熠映得她周遭如同带显天光。沈淑昭屏住呼吸,她不敢相信——皇上,他竟然给了太后刻印的假玉印!只见那贵物以金黄玉雕刻其身,用独角兽为图章纽,兽口微张,四肢各关节部位饰涡纹,神似太后之前的玉玺,却又并非全像!
“天子他……”沈淑昭情不自禁念了出声,最后她还是忍下了即将脱口而出的话。天子他的心思是最把握不定的,收回了太后心心念的玉玺,又复而在她生辰上还了一个玉印,只要他一道封旨下去,无权的玉印又可立即有权!谁又能担保现在的这块御宝就是死物?她望向众臣,果不其然萧丞相和陈太尉脸色大为难堪。
太后喜极而泣,拥住皇上:“吾儿懂事了,哀家甚感欣慰!哀家如今只愿你能稳下江山,施怀雄图大略,莫听奸人所言,哀家便觉安心了!”
“母后自抱养儿臣来含辛茹苦数年,实在无以回报恩情,自觉惭愧。今闻母后谨言,必定铭记于心。”
说完母子相抱,场面动人。
沈淑昭回头对着那个提着笔还对玉印感到惊愣的史官说道:“愣着作甚?赶紧记下。”
史官方才回过神来,下笔记录下此刻。沈淑昭走上前去,看到“天子太后接泣”的字句便不看了。
史记记录的都是为当权者所发言,总有一天,她会让史官在这一段话后面再加上这么一句话——“席间,萧氏面色有异”,只要这一句话,便足够让萧家在后史里更加打上反臣的形象,更何况……这还是事实。
长公主卫央在台下见之落泪:“母后待皇上视如己出,数十年来慈仁贤德,如今北匈奴危机已解,看来唯有家和万兴,才能国事安康啊。”
中常将郭举在一旁附和:“圣上明君,以孝治后宫,以贤治江山,卫朝实乃有望复兴!”
沈淑昭仔细打量着这个说话的人,他看起来还很年轻,却做着替皇上传达召书和统理文书的职位,她觉得此人在朝中分量一定不轻。
卫央是为太后说话,而他是为皇上说话,于是她深信今日大殿上的种种之举都是皇上太后有备而来。
下台的人说完以后,史官又低头拿笔记下这感人肺腑的场面,献寿礼和拜见结束后,沈淑昭上前和宫人一起虚扶着太后下来。太后满面春光,看起来皇上这样做很合她心意。
“你刚才应该都在奉礼时认识了一圈妃嫔和朝臣了吧,记住他们的身份和脸,以后对你大为有用。”太后拍拍她的手背,“你先回去侍奉你长姐,晚宴之事更为重要。”
沈淑昭称是后送别太后,待太后一离开,她马上回头去找卫央。在人来人往的身影之中,她在散去的人群里逆行而走,终于一抹熟悉的高挑背影出现在眼前,沈淑昭连忙小碎步走了过去,对着卫央轻叫道:“长公主!”
卫央转过身,温柔似水的目光落在她的身上。而在卫央的对面,正是许久不见的良嫔。
“二小姐,好久未见了。”良嫔柔声开口。
卫央笑道:“你怎在这?孤以为你和你长姐在一起。”
沈淑昭听后面颊微红,半天不敢把心里话说出来。臣女,只是想见见你而已……她在心里默默地喃喃着。
“呀,”良嫔打趣道,“宫里人都道长公主殿下和二小姐表姐妹情深,现在来看果不其然。”
卫央转头看着她:“为何如此说?”
良嫔笑了笑:“二小姐是太后身边的大红人,平常都是跟在太后身边的,这次应该也是太后带她过来的。可是太后都走了,二小姐还留在这里,出来找的第一个人便是长公主,能不见得感情好吗?”
无心之话让二人都双双愣住,随后沈淑昭赶紧轻咳了一声:“我……咳,其实臣女不过是……”
卫央轻轻使力将她揽了过来,让她的头贴在自己的侧颜,然后卫央在她耳旁吐字道:“不过什么?难道良嫔说的不、对、吗?”
沈淑昭根本无心挣扎,脸红通透,良嫔看着她这副欲拒还迎的模样,愣了一下,并不明其所以然。
“臣女找公主是有事的……”她无力低声道。
“何事?”
“这事就是……”
沈淑昭发现只要一遇上卫央,她再能言善道的舌头也像打了结似的,对上她那双总是直勾勾的眼睛,总觉得自己气场都弱了半分。
“你啊,”卫央叹了口气,抬指点了点她的额头,“孤和良嫔现在还要去拜见皇上,你还是先回去吧。”
然后她背身离开,良嫔掏出手绢轻掩嘴角,别有意思地抬眉望了沈淑昭一眼,接着紧跟着卫央一同离开。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