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行者玄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冬去春来,玄奘已在大觉寺呆了数月之久,与道岳法师共同参研佛法,学习《阿毗达磨俱舍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遂成忘年之交,渐渐地便无所不谈。
一日,他们竟聊到了皇帝新修的家谱——
“南北朝时期西凉国开国皇帝李暠是当今圣上的先祖,”道岳法师说道,“他同时也是汉代名将李广的后裔,李暠生子李歆,西凉国传到李歆就被北凉灭了,李歆的儿子逃到南朝的宋国,后来生子李重耳,李重耳生子李熙,李熙生子李天赐,李天赐生子李虎,而这个李虎就是当今圣上的祖父。”
听道岳法师详细介绍着这份帝王谱系,玄奘不禁微笑道:“开国皇帝都会弄一个自己认可的谱系表,那也不足为奇。依玄奘看,圣上的这个谱系着实牵强得紧。”
“何以见得?”道岳法师有些鄂然。
玄奘道:“当今圣上认西凉开国皇帝李暠为先祖,大约是想说明其出自龙种,注定是要当皇帝的。但李暠根本就不是真正的皇帝,只是一个小小的割据政权的头领,而这个头领的身份还是手下的段姓将领怕自己不能服众强加给他的。”
“说得也是……”道岳法师若有所思地说。
“还有,”玄奘接着说道,“这个谱系的另外一个破绽是李重耳,据《魏书》记载,根本就没有李重耳这个人。这个暂且不说,更为重要的是,圣上既然追认老子李耳为自己的先祖,李耳和李重耳只差一个字,李重耳作为老子的后裔居然不知为祖先避讳,这不是太奇怪了吗?”
“是啊!”道岳登时恍然,“玄奘法师,亏你想得出来,这谱系其实矛盾重重,不攻自破啊!明日,老僧定当上表圣上,禀明此事。”
“师父还是不要上表的好。”玄奘淡淡地说道。
“这是为何?”道岳奇怪地问道。
玄奘道:“圣上修家谱,自称是道教祖师的直系后裔,说到底,也不过是为了证明李氏有当皇帝的命,借此抬高身世,以志正统罢了。师父又何必强去辩明?”
“可是,圣上亲自到国子监宣布,国中三教,道第一,儒第二,佛第三,硬是借用朝廷力量,打压佛门。还有那个太史令傅奕,自武德四年起,年年上表,请求废除佛教。道士们也跟着步步紧逼,大有不灭了佛门誓不罢休之态。老僧身为佛门弟子,如何能对此听之任之?”
道岳的说法绝非危言耸听。
在隋代,文帝杨坚生于佛寺而非道观,于是佛先道后;现在李家上台,一众道士不免兴高采烈——风水轮流转,皇帝到我家!
早在武德三年,道士歧平定就利用高祖在道教胜地楼观祈福的机会,率先提出老子乃是皇室先祖的说法。
同年,晋州樵夫吉善行奏称,看见一骑白马的老叟对他说:“与我告唐天子一声,我是他的祖上,今年贼平之后,子孙享国千岁。”
此类事件如此凑巧而密集,实在不能不令人怀疑背后有统一的部署。
这些把戏当然逃不过李渊的法眼,然而他却乐得顺水推舟,因为他非常需要这些东西来为皇室服务。
魏晋以来门阀士族势力强大,社会门第观念根深蒂固,而在这种氏族门第之中,李唐家族根本就排不上号。
有一件事情很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李世民做了皇帝之后,曾让高士廉做《氏族志》排定天下姓氏,高士廉以为李世民开明,斗胆仍将山东崔姓排第一,皇姓排在后面。不料李世民勃然大怒,硬是依靠皇权钦定李姓为上上姓,居第一等;外戚姓氏为上中姓,居第二等;崔姓等氏族大姓为上姓里面的下姓,居第三等。
这件事情固然说明李世民并不是真正有多开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出身是何等的重要。你没有一个好祖宗,即使当了皇帝,人家也照样把你排后面。
李家父子就是这样,虽然自称是北周贵姓,虽然当了皇帝,但在自命不凡的氏族面前仍然有一种暴发户般的发自内心的心虚。为了抬高皇族,皇室挖空心思与分量严重不足的西凉王族攀亲。现在天上突然掉下个圣人老聃做祖宗,当然乐不可支。
皇帝和道士们在祖宗问题上一拍即合,佛教的麻烦从此不断。转过年来,道教开始发难——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六月,太史令傅奕上疏,请废佛法。
他在奏章中称:佛在西域,言妖路远,汉译胡书,恣其假托。故使不忠不孝,削发而揖君亲;游手游食,易服以逃租赋。……且生死寿夭,由于自然;刑德威福,关之人主。乃谓贫富贵贱,功业所招,而愚僧狡诈,皆云由佛。窃人主之权,擅造化之力,其为害政,良可悲矣!
这篇奏章攻击力极强,对佛教的指责招招致命,且直指皇帝心中的隐痛。
傅奕并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灭佛的,在他之前,佛教在中国已经有过两次法难。
第一次是公元五世纪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太武帝早年信佛,后来受到信奉道教的大臣崔浩和寇谦之的影响,成了一个道教徒,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道教皇帝。
公元444年正月,太武帝下令,王公百姓不得再向僧侣施舍钱物;同年9月,开始捕杀名僧;
到了445年,太武帝终于发出了绝杀令,在全国范围捕杀佛教徒、焚毁佛经、佛像。
诸有佛图、形象及佛经,尽皆击破。沙门无少长,悉坑之!
也就是说,所有的寺庙、佛经、佛像,不管什么情况,统统烧毁;所有的僧人,不分年龄大小,全部活埋!
在小说《西游记》里,唐僧师徒曾经经过一个灭法国,那里的国王发愿要杀一万个和尚。得知此事,师徒四人非常气愤,觉得这个国王实在是太残暴了。
但实际上,历史远比文学作品要残酷得多,魏武灭佛之际,一年之内便坑杀僧尼数十万!
据说当时士兵们得到的命令是:凡是秃头的格杀勿论!致使一些不长头发的或头发比较稀少的老百姓也惨遭牵连,死得不明不白。
第二次灭佛事件则是北周武帝宇文邕捣鼓出来的,灭佛的理由据说是一位叫张宾的道士给他上了一条最新的讖语,上面只有六个字——
黑衣人夺天下。
黑衣人是谁?如何可夺大周的天下呢?宇文邕思来想去,矛头再一次对准了僧人。
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僧人往往穿深色的粗布僧衣,僧衣的顔色到了唐朝以后才渐渐丰富起来。
莫非黑衣人夺天下,是指和尚中会有人篡了大周江山?宇文邕觉得这不能不引起重视。
为表示自己的理性和公正,宇文邕下令召开一次儒释道三家的辩论大赛,以辩论结果来决定扬弃的标准。
然而周武帝毕竟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想法,这场辩论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在皇帝的干预下,佛教大败。但是道教也未胜出,倒是儒家成为最后的渔翁得利者。
紧接着,周武帝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彻底铲除佛教,所有非儒家的经典一律烧毁。
据说当时一个叫慧远的名僧,当着周武帝的面,气愤地说道:“你持王力自在,破灭三宝,是邪见之人,将受阿鼻地狱之苦!”
而周武帝的回答却是:“但令百姓得乐,朕亦不辞地狱诸苦。”颇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佛门风范。
其实周武帝灭佛跟百姓有什么关系呢?他真正觉得踏实的就是防范了那个“黑衣人夺天下”的谶语,从此周氏政权可以永固了。
把王权跟百姓联系在一起,这或许就是古代为王者最喜欢使用的伎俩吧。
然而世事难料的是,周武帝死去仅三年,隋朝就代之而起,结束了宇文家族的皇祚,并一统中国。
“黑衣人得天下”这句讖言,居然应在了隋文帝杨坚的身上!
杨坚出生在般若寺中,据说出生时浑身发寒,一副养不活的样子。当时般若寺中有一个叫智仙的尼姑,救治了小杨坚,于是杨坚的父母就将儿子托给这个智仙抚养。
智仙给杨坚起了一个小名,叫那罗延。
那罗延是梵文音译,“金刚力士”的意思,这与他的本名“坚”,有意义互通之处。
“杨坚,你以后就是我佛门的金刚力士。”这大概就是智仙的想法。
杨坚自幼跟随智仙吃斋奉佛,过出家人的生活,一直到十三岁,智仙才把他交还给他的父母,送入太学读书。
离开般若寺的时候,智仙曾语重心长地对杨坚说了这样一番话:“儿当大贵,从东国来,佛法当灭,由儿兴之。”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你生来就是我佛门中人,将来一定会大富大贵。如果有一天佛法要沦灭的话,你要担当起振兴佛法的重任啊。
面对智仙这一番意味深长的教导,杨坚觉得奇怪,佛法当灭?什么意思?但他还是郑重地点了点头,将这番话深深印在了自己心中。
杨坚回家后,智仙仍留在般若寺内,一住就是四十余年,从未走出寺门之外。直到周武帝灭佛的时候,杨坚才将她接到自己的住处。
那时的杨坚已经是北周王朝的重要官员了,得知灭佛的消息后,他立即想到当年智仙对他说的那番话:佛法当灭,由儿兴之。于是马上派人去接智仙,将她保护起来,躲过了这场灾祸。
取代北周政权的隋文帝杨坚居然是在尼姑庙里长大的,这对于为避谶讳而灭佛的周武帝来说,真可谓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杨坚建隋后,于公元589年打过长江灭掉江南小朝廷陈朝,完成了中华统一的大业。在政策上他主张三教并立,共同发展,但在实际运作上却是倾向于佛教的。
这样,刚被灭了不久的佛教,再一次恢复了活力。
现在,傅奕又在积极准备搞第三次灭佛运动,从武德后期开始,他几乎是年年上表,请求废佛。
对于已经剃度的僧尼,他甚至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说:“天下僧尼,数盈十万,请令匹配,即成十万余户,产育男女,十年长养,一纪教训,自然益国,可以足兵。”
从这里也可看出,隋唐改朝换代之际,全国人口的大量减损,居然要让和尚与尼姑配对生子来益国足兵!同前两次灭佛行为相比,傅奕给出的这一招不能说有多狠,但却是相当的损。
傅奕的奏章递上去之后,李渊将其分发给群臣传阅讨论,他问:“傅奕常说佛教无用,卿等以为如何?”
这时,尚书左仆射裴寂奏道:“陛下昔日起义师之时,就是凭借佛法的力量,您曾说过位登九五之后,要弘扬佛法。现在天下统一,六合归仁,富有四海,您却相信傅奕的话,要废除佛教,这岂不是亏往昔而彰今过吗?”
别的大臣们也大都赞同裴寂的观点,他们说:“佛教兴于前朝,弘善遏恶,冥助国家,理无废弃。”
结果是,朝中大臣,赞同傅奕的只有太仆卿张道源一人,其他的大臣都反对,高祖这才搁置了废佛之事。
这也是一件令佛教徒们颇感欣慰的事情,唐初社会风气普遍崇佛,朝廷高官也不例外。
但是,看到佛教在朝廷之中如此势大,却也不能不令李渊感到深深的警惕和不甘。
对于佛教,李渊始终采取的是实用主义态度,刚刚起兵之时,他确实曾亲临佛寺祈福;篡夺帝位后的武德初年,继续推行崇佛政策,立寺造像,行斋弘佛。
当然,这种崇佛更多是打着佛教的幌子来推行自己的政策。
例如武德元年下诏禁宰耕牛,显然是出于尽快恢复生产的目的,但诏书中却冠以“释典微妙,净业起于慈悲”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似乎是为了宗教才下令禁止杀生的。
随着军事上的不断胜利和全国的逐渐统一,佛教对政权的负面作用在李渊眼里不断放大,它与皇室之间本就缺乏像杨坚那样的情感联系,而皇室又偏偏姓李,使得老对头道教成功地和皇家攀上了亲戚。
隋朝末年,社会上就有“老君度世,李姓当王”的民谣四处传播。不得不说,这个民谣实在是太聪明了!因为当时的义军之中,几个较大的势力都姓李:李渊,李密,李轨……随便哪个李上台,都符合“李姓当王”的谶语,都可以同老君攀上关系。
朝廷虽有改弦易辙之念,奈何下面的人却不买帐。毕竟信仰不同于别的东西,涉及人心的安宁,难以胁迫。因而就算朝廷有废佛之意,仍不能不考虑大臣们的意见。
反复犹豫数年之后,武德八年,李渊终于到国子监,明确宣布道第一、儒第二、佛最后,这无疑是对佛教的重大打击。
“这些都不过是一时因缘罢了,”听了道岳法师的介绍,玄奘倒是十分平静,“弟子去岁在荆州听到这些事情时,也觉得寝食难安。只是到了长安之后,日日听师父讲经,心中豁然开朗,便觉得有些事情真的不值得放在心上了。”
道岳闻言不禁一愣,事关佛门生死存亡的大事都可以不放在心上吗?还说是因为听我讲经之故,我何时讲过这些?
看到道岳法师不解的神色,玄奘微微一笑:“师父这些日子,一直在为弟子讲授《阿毗达磨俱舍论》。弟子记得,《俱舍论》中有言:佛之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之念,第一念住,众生信佛,佛亦不生喜心。第二念住,众生不信佛,佛亦不生忧恼。第三念住,同时一类信佛一类不信,佛知之,亦不生欢喜与忧戚。弟子心中常想,为什么佛可以不喜不忧不恼呢?那是因为佛常安住于正念正智的缘故。”
道岳恍悟,不禁感叹道:“惭愧呀,老衲修行数十年,说到底不过是一介凡夫俗子,每看到众生不能从迷梦中清醒,不肯回观寻找自家宝藏,就感到悲痛忧恼;若见众生从迷梦中走向醒悟大道,就不由自主地欢喜赞叹。这正是不能常住于正念正智的结果啊!诸佛菩萨慈悲加护,当悯恕老僧的无知和鲁莽吧。”
玄奘道:“师父为佛陀遗法而担忧,是为护法罗汉,人人钦敬,又何必自责?”
道岳法师叹道:“老衲对朝廷的排佛主张完全无能为力,还说什么护法?奘师此言,当真让老衲惭愧不已啊。”
“师父也不必太过忧虑,”玄奘道,“圣上下令道在佛先,不过是因为天子姓李罢了。但朝廷并没有因此排佛、灭佛啊。”
“老衲只是担心,等到朝廷下旨灭佛,一切就都太晚了。”
“师父还记得阿难陀的那个梦吗?”玄奘突然问道,“阿难在佛陀入灭前三个月,梦见百兽之王的狮子死去,名花洒在它的头上,禽兽仍然恐怖远离。但不久狮子身内生虫,蚕食了狮子肉!”
道岳点头道:“当时佛陀向他解释说,狮子身上虫,还食狮子肉,就是说佛灭后,诸弟子修道之心,一切恶魔皆不能扰乱。只是后来佛弟子自行不法,破坏佛教。”
“不错,”玄奘面色庄严,一字一句地说道,“没有任何外道能够破坏佛陀正法,除了僧团内部的破坏力量。”
“法师说得是,”道岳沉吟道,“当年魏武灭佛,拆佛寺,砸佛像,烧佛典,坑杀数十万僧尼。可当他死后,佛法不但立即复苏,且更为兴盛。相比之下,当今圣上虽然崇道,对佛门当不至于如魏武那般。除非佛门内部起了事端,不再崇信正法,那便无可救药了。”
玄奘点头道:“师父所言极是。可是如今僧团内部已然纷争四起,僧侣们各持异见,不能安住于正法正念,弟子以为,这才是于弘扬佛法最为不利之处。”
谈及佛门现况,道岳不胜唏嘘感慨:“如今佛门兴盛,僧侣众多,然真修实证者凤毛麟角,何止是各持异见?有些僧人根本只是为了贪图安逸、逃避赋税而出家;还有的便如三阶教那般,打着苦行的幌子骗取钱财,最终被朝廷取谛,落得个害人害己。所有这些法门,实在是导人迷信者众,宣扬正法者寡啊!”
玄奘有些吃惊:“师父说的三阶教,是相州信行法师所创的教派么?弟子在相州时,还去过他们的寺院,见过他们的住持。怎么,它被朝廷取谛了?”
“原来法师见过三阶教的人。”道岳也觉得有些意外。
玄奘道:“弟子游学相州之时,曾去过法藏寺,听说那里便是信行法师出家之地。不过弟子去时,信行法师已经圆寂,只见到了他的弟子灵琛法师。”
“那灵琛是何等样人?”道岳法师追问道。
玄奘微微蹙眉,他的眼前闪现出一个面色黝黑,弯腰驼背,浑身上下皮包骨头的苦行僧形象……
说实在的,三阶教给玄奘留下印象最深的,不是它的教义,而是他们修行的方式。玄奘到达相州法藏寺后,所见所闻令他瞠目结舌——
只见寺中僧人,全部从事苦役苦行,他们每日只吃一餐,修头陀苦行,路上不管碰到什么人,也不管男女老幼,都要跪下磕头。
寺中住持灵琛因多年苦修已经病弱不堪,一见玄奘到来,还硬撑着要下拜,行头陀行,被玄奘一把扶住。
再看他身后的那些徒弟们,一个个形容枯槁,面容憔悴,骨瘦如柴,令人不忍卒睹。
在法藏寺的大殿里,灵琛向玄奘介绍了师父信行和他创立的“三阶教”:
信行是隋朝僧人,十七岁在法藏寺出家,博览经论。受具足戒后,开始创立自己独具特色的三阶教理论体系,他认为在末法时期,众生所住都是“秽土”,因居秽土,所以众生“根性低劣”,因为根性低劣,修行的方法自然也就不能再和“正法”、“像法”时期的众生所用方法一样,这时的“法”也不能再分大小,人也不能再分圣凡,要普敬一切法,普敬一切人。
但你要说他真的普敬一切法吗?倒也未必。比如“三阶教”就明确反对僧人读大乘经,甚至恐吓说,读大乘经者,必下地狱。
听了灵琛的介绍,玄奘算是大致了解了“三阶教”的教义,他虽然对这种极端苦行的做法不赞成,更不同意他们对大乘经的偏见,但对这种苦行利他的精神却颇为同情。
“苦行利他?”道岳法师不屑地哼了一声,道,“法师你是有所不知,这三阶教在长安发展很快,他们到处传法,劝人行十六种‘无尽藏’行,聚敛了不少钱财。”
“何为无尽藏行?”玄奘不解地问。
“就是劝人布施,”道岳法师解释道,“凡是加入无尽藏的,每天至少要施舍一文钱或一合粟。长安的三阶教财力不俗,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建起了许多新的寺院。可是,他们这般敛财,却引起了朝廷的不满,没多久,就被封了。”
听得此言,玄奘不禁皱起了眉头:“弟子想,当初信行大师创立三阶教,必有其如法的理由。只不过弟子们愚痴,竟然背离了大师的本义,使最终的结果又不如法了。”
“你知道他的本义是什么呢?”道岳法师不以为然地说道,“或许他的初衷是如法的,但老衲看到的三阶教有很多地方违背世尊教理却是真的,否则他的徒子徒孙们又怎么会有机会钻空子,拿着师父的苦行理论去收敛钱财呢?”
不知怎的,玄奘突然想起经上所说,当年魔王波旬曾数次与佛陀争斗不敌,一气之下对佛陀说,等你灭度之后,我便于末法时期派出我的魔军去你的寺庙里出家,以扰乱正法。当时,佛陀竟为此流下了眼泪。
一想到这些,玄奘就不禁有些心酸。
像“三阶教”这种情况当然不是佛教界的主流,但它的存在也与佛教界宗派林立的现状有关,不同地区对同样的教理经常会有完全不同的解释,甚至为了圆自己的解释不惜制造伪经。
这种情况也更加激发了玄奘追根溯源,一定要找到佛经原本的心愿。
在他看来,如果有了佛经的标准版本,佛教界有了统一的理论,这样的问题就可以避免,一切就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两人都不愿再提起这个不愉快的话题,道岳打趣道:“法师千里迢迢去到相州,该不会是专程拜访法藏寺的吧?”
玄奘淡然一笑道:“弟子之所以去相州,主要是听从了智琰法师的推荐,去向慧休法师学习《杂心论》的。”
“是《杂阿毗昙心论》吗?”道岳法师问。
“正是,”玄奘道,“慧休法师是遍读诸经的佛学大师,他的住锡之地在相州南街的慈润寺。弟子跟随大师学习了八个月,主要学的是小乘毗昙学。”
道岳恍然道:“难怪法师读《俱舍论》时能够融会贯通,却原来早已学过一段时间的毗昙学了。常听人说,玄奘法师的兴趣在大乘佛教上,难得却肯花那么多时间去钻研小乘经典。”
话虽如此说,对于玄奘的杂学旁收,他心中并不以为然。
此时的他完全不知,若干年后,在印度的辩经问难中,大小乘兼通的玄奘取得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大乘小乘都是佛陀妙理,”玄奘恳切地说道,“况且中土佛经本来就少,弟子又怎敢再挑挑拣拣?”
“法师觉得中土佛经少吗?”道岳觉得颇为奇怪。
“难道不少吗?”玄奘问,“佛法自传入中土以来,只传译出少量的经典,实在不足以教化芸芸众生,所以才会有像三阶教这般有违佛理的教派产生。”
道岳法师摇头道:“众生痴愚,经典再多又有何用?”
“众生不是痴愚,只是暂时被蒙蔽了而已。佛家经典自有为其拨开迷雾之作用,引导众生从迷梦走向醒悟。只是……”他轻叹了一声。
“只是什么?”道岳追问。
“弟子多年云游,四方参学,常见同样的经论有着完全不同的解释。而诸师所说义理,也往往各持己见,令人莫知适从。”
“学佛之人自然是以佛典经论为准,又何必去管诸师各持己见呢?”道岳法师道。
“师父教导得是,”玄奘叹道,“弟子也曾将这些不同的解释验之于佛典经论,怎奈这些佛典也各有版本不同,自相矛盾之处比比皆是。甚至,有的经书自身就前后不符,各经论之间,更是相互冲突。或许是玄奘太过愚钝,无论如何求证都无法通达。”
“法师不是愚钝,是太过聪明了,”道岳法师认真地说道,“请恕老衲直言,其实修行人只需要依止一部经书就够了,你为什么要知道得那么多呢?”
玄奘沉默了一会儿,缓缓说道:“依止一部经书真的可以树立信心吗?弘扬《十地经论》的地论学派,和阐发《摄大乘论》的摄论学派,本来都是大乘瑜伽行派的著作,可是传入中土以来,反而分裂成了不同的学说,自南北朝起便争论不休,在一些有关佛性的基本问题上,两家的说法竟然大相径庭,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玄奘以为,这些纷争内斗,对于正法的弘行,十分有碍。”
道岳法师沉吟不语,心中却深有同感,佛教在中原已经有了许多宗派,每一宗下还有无数的小派,若是将他们列成表系的话,可以说是非常壮观的。宗派多了按说是好事,可内讧频仍,无疑消耗了自己的能量,也使得广大信众无所适从。
眼前的青年法师学无常师,所学涉及大小乘,涅槃、摄论、般若、毗昙、成实、俱舍等各宗各派,几乎涵盖了中原地区所有的佛教义学,在这方面的困扰自然也就更多,道岳法师原本对他的杂学旁收不以为然,想引他将精力集中到俱舍宗来,但是现在看来,可能性不大。
果然,玄奘接着说道:“依弟子愚见,靠只学一经一论,完全不接触他宗来树立信心,不是真信心。只不过是盲人摸象,自欺而已。”
道岳默然。
《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二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尔时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汝见象耶?众盲各言:我已得见。王言:象为何类?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显然,玄奘是想起了这个故事,有感而发。
道岳感叹道:“这些盲人生来从没有看见过象,难怪他们摸到的,想到的,都错了。”
“但是他们还是各执一词,在王的面前争论不休。”玄奘道,“弟子常常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盲人,绕着一头巨大的象在乱摸,却始终摸不出头绪,反弄得一头雾水。但是若只依止一宗一论,岂不成了只摸一处却自以为见到了大象的盲人?如今中原佛教义学各宗派间的争执纷纭,概因如此吧?”
“或许你说的对,”道岳法师点头道,“佛门弟子自当相互参学,而非固步自封,这样或可见到全象也未可知。玄奘法师有什么问题尽可以提出,不论是俱舍还是毗昙,老衲皆可与你共同参详。”
这话令玄奘惊喜万分,也感动万分,当即说道:“我有一百个问题。”
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副卷轴交给道岳,那上面全是他在这两年游学生涯中记录下来的“先贤之所不决,今哲之所共疑”的问题,计有一百多条。
道岳法师看后,不觉呆住了。
“诸位大德可以回答玄奘的问题吗?”大总持寺的方丈内,七八位大德同坐一室,品茗论佛,道岳法师适时抛出了这个卷轴。
长安城里高僧众多,研究义学的也不在少数,因而像这样的聚会讨论是常有的事,各寺方丈轮流坐庄奉茶。
慧迁法师拿过来展开,小声念着:“众生的佛性是始有还是本有?第八识阿赖耶识是染是净?地论师与摄论师究竟谁是谁非?……”
座中高僧眼中皆流露出惊奇之色,因为这些问题已经涉及到了佛教义学的根本,且都难以回答。其中有很多,他们也是因了近些年的讨论碰撞才隐隐有所意识的。
“这个玄奘便是岳法师最近新收的弟子吗?”智实法师问道。
“惭愧啊惭愧,”道岳法师摆手道,“不瞒诸位说,玄奘法师于佛理上的见地实在老衲之上,他尊我一声师父,不过是敬我年长几岁罢了。”
几位大德不禁笑了,僧辨法师道:“想不到岳法师竟是如此谦逊。老衲听说,在苏州东寺,六十高龄的智琰法师竟对一个二十出头的参学僧‘执礼甚恭’,甚是奇怪。那个参学僧便是玄奘吧?”
“正是,”道岳法师道,“你们莫看他年轻,却已游历了大半个中原,海内最顶尖的义学高僧他几乎都拜谒过。”
“还真是个不世出的俊杰啊,”智实法师看了看卷轴,感慨道,“佛门何时出了这么个天才?我竟不知。日后光大法门,弘传圣教,只怕要着落在此子身上。”
法常也将那卷轴拿了过来,看后突然说道:“老衲这几年研究摄论,倒是颇有些心得,岳法师若是同意,不如叫他到我这里来听习……”
“呵呵,你倒是一点儿都不客气,”僧辨法师打断了他的话,笑道,“你是摄论师,我也是摄论师,这个徒弟我也有意要收的啊……”
道岳法师觉得好笑,法常与僧辨都是上京法匠,全国最顶尖的高僧。解究二乘,行穷三学。门下负笈从学者如云,临时前来拜师求教者更是不计其数。难得他们都对玄奘情有独衷,甚至像个小孩子一般争抢起来。
世人皆知找一个好师父不易,却不知寻一个好徒弟更难。
“罢了,罢了,”法常终于无奈地摇头,“收徒只是游戏之语,若是他于《摄论》上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前来垂询,老衲扫榻恭迎便是。”
玄奘此时却在大庄严寺中,这座新兴王朝的皇家寺院,经过朝廷出资的几次整修,看上去金碧辉煌,僧徒众多,早已不是战乱时期的那副破败模样了。
... -->>
冬去春来,玄奘已在大觉寺呆了数月之久,与道岳法师共同参研佛法,学习《阿毗达磨俱舍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遂成忘年之交,渐渐地便无所不谈。
一日,他们竟聊到了皇帝新修的家谱——
“南北朝时期西凉国开国皇帝李暠是当今圣上的先祖,”道岳法师说道,“他同时也是汉代名将李广的后裔,李暠生子李歆,西凉国传到李歆就被北凉灭了,李歆的儿子逃到南朝的宋国,后来生子李重耳,李重耳生子李熙,李熙生子李天赐,李天赐生子李虎,而这个李虎就是当今圣上的祖父。”
听道岳法师详细介绍着这份帝王谱系,玄奘不禁微笑道:“开国皇帝都会弄一个自己认可的谱系表,那也不足为奇。依玄奘看,圣上的这个谱系着实牵强得紧。”
“何以见得?”道岳法师有些鄂然。
玄奘道:“当今圣上认西凉开国皇帝李暠为先祖,大约是想说明其出自龙种,注定是要当皇帝的。但李暠根本就不是真正的皇帝,只是一个小小的割据政权的头领,而这个头领的身份还是手下的段姓将领怕自己不能服众强加给他的。”
“说得也是……”道岳法师若有所思地说。
“还有,”玄奘接着说道,“这个谱系的另外一个破绽是李重耳,据《魏书》记载,根本就没有李重耳这个人。这个暂且不说,更为重要的是,圣上既然追认老子李耳为自己的先祖,李耳和李重耳只差一个字,李重耳作为老子的后裔居然不知为祖先避讳,这不是太奇怪了吗?”
“是啊!”道岳登时恍然,“玄奘法师,亏你想得出来,这谱系其实矛盾重重,不攻自破啊!明日,老僧定当上表圣上,禀明此事。”
“师父还是不要上表的好。”玄奘淡淡地说道。
“这是为何?”道岳奇怪地问道。
玄奘道:“圣上修家谱,自称是道教祖师的直系后裔,说到底,也不过是为了证明李氏有当皇帝的命,借此抬高身世,以志正统罢了。师父又何必强去辩明?”
“可是,圣上亲自到国子监宣布,国中三教,道第一,儒第二,佛第三,硬是借用朝廷力量,打压佛门。还有那个太史令傅奕,自武德四年起,年年上表,请求废除佛教。道士们也跟着步步紧逼,大有不灭了佛门誓不罢休之态。老僧身为佛门弟子,如何能对此听之任之?”
道岳的说法绝非危言耸听。
在隋代,文帝杨坚生于佛寺而非道观,于是佛先道后;现在李家上台,一众道士不免兴高采烈——风水轮流转,皇帝到我家!
早在武德三年,道士歧平定就利用高祖在道教胜地楼观祈福的机会,率先提出老子乃是皇室先祖的说法。
同年,晋州樵夫吉善行奏称,看见一骑白马的老叟对他说:“与我告唐天子一声,我是他的祖上,今年贼平之后,子孙享国千岁。”
此类事件如此凑巧而密集,实在不能不令人怀疑背后有统一的部署。
这些把戏当然逃不过李渊的法眼,然而他却乐得顺水推舟,因为他非常需要这些东西来为皇室服务。
魏晋以来门阀士族势力强大,社会门第观念根深蒂固,而在这种氏族门第之中,李唐家族根本就排不上号。
有一件事情很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李世民做了皇帝之后,曾让高士廉做《氏族志》排定天下姓氏,高士廉以为李世民开明,斗胆仍将山东崔姓排第一,皇姓排在后面。不料李世民勃然大怒,硬是依靠皇权钦定李姓为上上姓,居第一等;外戚姓氏为上中姓,居第二等;崔姓等氏族大姓为上姓里面的下姓,居第三等。
这件事情固然说明李世民并不是真正有多开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出身是何等的重要。你没有一个好祖宗,即使当了皇帝,人家也照样把你排后面。
李家父子就是这样,虽然自称是北周贵姓,虽然当了皇帝,但在自命不凡的氏族面前仍然有一种暴发户般的发自内心的心虚。为了抬高皇族,皇室挖空心思与分量严重不足的西凉王族攀亲。现在天上突然掉下个圣人老聃做祖宗,当然乐不可支。
皇帝和道士们在祖宗问题上一拍即合,佛教的麻烦从此不断。转过年来,道教开始发难——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六月,太史令傅奕上疏,请废佛法。
他在奏章中称:佛在西域,言妖路远,汉译胡书,恣其假托。故使不忠不孝,削发而揖君亲;游手游食,易服以逃租赋。……且生死寿夭,由于自然;刑德威福,关之人主。乃谓贫富贵贱,功业所招,而愚僧狡诈,皆云由佛。窃人主之权,擅造化之力,其为害政,良可悲矣!
这篇奏章攻击力极强,对佛教的指责招招致命,且直指皇帝心中的隐痛。
傅奕并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灭佛的,在他之前,佛教在中国已经有过两次法难。
第一次是公元五世纪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太武帝早年信佛,后来受到信奉道教的大臣崔浩和寇谦之的影响,成了一个道教徒,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道教皇帝。
公元444年正月,太武帝下令,王公百姓不得再向僧侣施舍钱物;同年9月,开始捕杀名僧;
到了445年,太武帝终于发出了绝杀令,在全国范围捕杀佛教徒、焚毁佛经、佛像。
诸有佛图、形象及佛经,尽皆击破。沙门无少长,悉坑之!
也就是说,所有的寺庙、佛经、佛像,不管什么情况,统统烧毁;所有的僧人,不分年龄大小,全部活埋!
在小说《西游记》里,唐僧师徒曾经经过一个灭法国,那里的国王发愿要杀一万个和尚。得知此事,师徒四人非常气愤,觉得这个国王实在是太残暴了。
但实际上,历史远比文学作品要残酷得多,魏武灭佛之际,一年之内便坑杀僧尼数十万!
据说当时士兵们得到的命令是:凡是秃头的格杀勿论!致使一些不长头发的或头发比较稀少的老百姓也惨遭牵连,死得不明不白。
第二次灭佛事件则是北周武帝宇文邕捣鼓出来的,灭佛的理由据说是一位叫张宾的道士给他上了一条最新的讖语,上面只有六个字——
黑衣人夺天下。
黑衣人是谁?如何可夺大周的天下呢?宇文邕思来想去,矛头再一次对准了僧人。
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僧人往往穿深色的粗布僧衣,僧衣的顔色到了唐朝以后才渐渐丰富起来。
莫非黑衣人夺天下,是指和尚中会有人篡了大周江山?宇文邕觉得这不能不引起重视。
为表示自己的理性和公正,宇文邕下令召开一次儒释道三家的辩论大赛,以辩论结果来决定扬弃的标准。
然而周武帝毕竟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想法,这场辩论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在皇帝的干预下,佛教大败。但是道教也未胜出,倒是儒家成为最后的渔翁得利者。
紧接着,周武帝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彻底铲除佛教,所有非儒家的经典一律烧毁。
据说当时一个叫慧远的名僧,当着周武帝的面,气愤地说道:“你持王力自在,破灭三宝,是邪见之人,将受阿鼻地狱之苦!”
而周武帝的回答却是:“但令百姓得乐,朕亦不辞地狱诸苦。”颇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佛门风范。
其实周武帝灭佛跟百姓有什么关系呢?他真正觉得踏实的就是防范了那个“黑衣人夺天下”的谶语,从此周氏政权可以永固了。
把王权跟百姓联系在一起,这或许就是古代为王者最喜欢使用的伎俩吧。
然而世事难料的是,周武帝死去仅三年,隋朝就代之而起,结束了宇文家族的皇祚,并一统中国。
“黑衣人得天下”这句讖言,居然应在了隋文帝杨坚的身上!
杨坚出生在般若寺中,据说出生时浑身发寒,一副养不活的样子。当时般若寺中有一个叫智仙的尼姑,救治了小杨坚,于是杨坚的父母就将儿子托给这个智仙抚养。
智仙给杨坚起了一个小名,叫那罗延。
那罗延是梵文音译,“金刚力士”的意思,这与他的本名“坚”,有意义互通之处。
“杨坚,你以后就是我佛门的金刚力士。”这大概就是智仙的想法。
杨坚自幼跟随智仙吃斋奉佛,过出家人的生活,一直到十三岁,智仙才把他交还给他的父母,送入太学读书。
离开般若寺的时候,智仙曾语重心长地对杨坚说了这样一番话:“儿当大贵,从东国来,佛法当灭,由儿兴之。”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你生来就是我佛门中人,将来一定会大富大贵。如果有一天佛法要沦灭的话,你要担当起振兴佛法的重任啊。
面对智仙这一番意味深长的教导,杨坚觉得奇怪,佛法当灭?什么意思?但他还是郑重地点了点头,将这番话深深印在了自己心中。
杨坚回家后,智仙仍留在般若寺内,一住就是四十余年,从未走出寺门之外。直到周武帝灭佛的时候,杨坚才将她接到自己的住处。
那时的杨坚已经是北周王朝的重要官员了,得知灭佛的消息后,他立即想到当年智仙对他说的那番话:佛法当灭,由儿兴之。于是马上派人去接智仙,将她保护起来,躲过了这场灾祸。
取代北周政权的隋文帝杨坚居然是在尼姑庙里长大的,这对于为避谶讳而灭佛的周武帝来说,真可谓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杨坚建隋后,于公元589年打过长江灭掉江南小朝廷陈朝,完成了中华统一的大业。在政策上他主张三教并立,共同发展,但在实际运作上却是倾向于佛教的。
这样,刚被灭了不久的佛教,再一次恢复了活力。
现在,傅奕又在积极准备搞第三次灭佛运动,从武德后期开始,他几乎是年年上表,请求废佛。
对于已经剃度的僧尼,他甚至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说:“天下僧尼,数盈十万,请令匹配,即成十万余户,产育男女,十年长养,一纪教训,自然益国,可以足兵。”
从这里也可看出,隋唐改朝换代之际,全国人口的大量减损,居然要让和尚与尼姑配对生子来益国足兵!同前两次灭佛行为相比,傅奕给出的这一招不能说有多狠,但却是相当的损。
傅奕的奏章递上去之后,李渊将其分发给群臣传阅讨论,他问:“傅奕常说佛教无用,卿等以为如何?”
这时,尚书左仆射裴寂奏道:“陛下昔日起义师之时,就是凭借佛法的力量,您曾说过位登九五之后,要弘扬佛法。现在天下统一,六合归仁,富有四海,您却相信傅奕的话,要废除佛教,这岂不是亏往昔而彰今过吗?”
别的大臣们也大都赞同裴寂的观点,他们说:“佛教兴于前朝,弘善遏恶,冥助国家,理无废弃。”
结果是,朝中大臣,赞同傅奕的只有太仆卿张道源一人,其他的大臣都反对,高祖这才搁置了废佛之事。
这也是一件令佛教徒们颇感欣慰的事情,唐初社会风气普遍崇佛,朝廷高官也不例外。
但是,看到佛教在朝廷之中如此势大,却也不能不令李渊感到深深的警惕和不甘。
对于佛教,李渊始终采取的是实用主义态度,刚刚起兵之时,他确实曾亲临佛寺祈福;篡夺帝位后的武德初年,继续推行崇佛政策,立寺造像,行斋弘佛。
当然,这种崇佛更多是打着佛教的幌子来推行自己的政策。
例如武德元年下诏禁宰耕牛,显然是出于尽快恢复生产的目的,但诏书中却冠以“释典微妙,净业起于慈悲”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似乎是为了宗教才下令禁止杀生的。
随着军事上的不断胜利和全国的逐渐统一,佛教对政权的负面作用在李渊眼里不断放大,它与皇室之间本就缺乏像杨坚那样的情感联系,而皇室又偏偏姓李,使得老对头道教成功地和皇家攀上了亲戚。
隋朝末年,社会上就有“老君度世,李姓当王”的民谣四处传播。不得不说,这个民谣实在是太聪明了!因为当时的义军之中,几个较大的势力都姓李:李渊,李密,李轨……随便哪个李上台,都符合“李姓当王”的谶语,都可以同老君攀上关系。
朝廷虽有改弦易辙之念,奈何下面的人却不买帐。毕竟信仰不同于别的东西,涉及人心的安宁,难以胁迫。因而就算朝廷有废佛之意,仍不能不考虑大臣们的意见。
反复犹豫数年之后,武德八年,李渊终于到国子监,明确宣布道第一、儒第二、佛最后,这无疑是对佛教的重大打击。
“这些都不过是一时因缘罢了,”听了道岳法师的介绍,玄奘倒是十分平静,“弟子去岁在荆州听到这些事情时,也觉得寝食难安。只是到了长安之后,日日听师父讲经,心中豁然开朗,便觉得有些事情真的不值得放在心上了。”
道岳闻言不禁一愣,事关佛门生死存亡的大事都可以不放在心上吗?还说是因为听我讲经之故,我何时讲过这些?
看到道岳法师不解的神色,玄奘微微一笑:“师父这些日子,一直在为弟子讲授《阿毗达磨俱舍论》。弟子记得,《俱舍论》中有言:佛之大悲,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之念,第一念住,众生信佛,佛亦不生喜心。第二念住,众生不信佛,佛亦不生忧恼。第三念住,同时一类信佛一类不信,佛知之,亦不生欢喜与忧戚。弟子心中常想,为什么佛可以不喜不忧不恼呢?那是因为佛常安住于正念正智的缘故。”
道岳恍悟,不禁感叹道:“惭愧呀,老衲修行数十年,说到底不过是一介凡夫俗子,每看到众生不能从迷梦中清醒,不肯回观寻找自家宝藏,就感到悲痛忧恼;若见众生从迷梦中走向醒悟大道,就不由自主地欢喜赞叹。这正是不能常住于正念正智的结果啊!诸佛菩萨慈悲加护,当悯恕老僧的无知和鲁莽吧。”
玄奘道:“师父为佛陀遗法而担忧,是为护法罗汉,人人钦敬,又何必自责?”
道岳法师叹道:“老衲对朝廷的排佛主张完全无能为力,还说什么护法?奘师此言,当真让老衲惭愧不已啊。”
“师父也不必太过忧虑,”玄奘道,“圣上下令道在佛先,不过是因为天子姓李罢了。但朝廷并没有因此排佛、灭佛啊。”
“老衲只是担心,等到朝廷下旨灭佛,一切就都太晚了。”
“师父还记得阿难陀的那个梦吗?”玄奘突然问道,“阿难在佛陀入灭前三个月,梦见百兽之王的狮子死去,名花洒在它的头上,禽兽仍然恐怖远离。但不久狮子身内生虫,蚕食了狮子肉!”
道岳点头道:“当时佛陀向他解释说,狮子身上虫,还食狮子肉,就是说佛灭后,诸弟子修道之心,一切恶魔皆不能扰乱。只是后来佛弟子自行不法,破坏佛教。”
“不错,”玄奘面色庄严,一字一句地说道,“没有任何外道能够破坏佛陀正法,除了僧团内部的破坏力量。”
“法师说得是,”道岳沉吟道,“当年魏武灭佛,拆佛寺,砸佛像,烧佛典,坑杀数十万僧尼。可当他死后,佛法不但立即复苏,且更为兴盛。相比之下,当今圣上虽然崇道,对佛门当不至于如魏武那般。除非佛门内部起了事端,不再崇信正法,那便无可救药了。”
玄奘点头道:“师父所言极是。可是如今僧团内部已然纷争四起,僧侣们各持异见,不能安住于正法正念,弟子以为,这才是于弘扬佛法最为不利之处。”
谈及佛门现况,道岳不胜唏嘘感慨:“如今佛门兴盛,僧侣众多,然真修实证者凤毛麟角,何止是各持异见?有些僧人根本只是为了贪图安逸、逃避赋税而出家;还有的便如三阶教那般,打着苦行的幌子骗取钱财,最终被朝廷取谛,落得个害人害己。所有这些法门,实在是导人迷信者众,宣扬正法者寡啊!”
玄奘有些吃惊:“师父说的三阶教,是相州信行法师所创的教派么?弟子在相州时,还去过他们的寺院,见过他们的住持。怎么,它被朝廷取谛了?”
“原来法师见过三阶教的人。”道岳也觉得有些意外。
玄奘道:“弟子游学相州之时,曾去过法藏寺,听说那里便是信行法师出家之地。不过弟子去时,信行法师已经圆寂,只见到了他的弟子灵琛法师。”
“那灵琛是何等样人?”道岳法师追问道。
玄奘微微蹙眉,他的眼前闪现出一个面色黝黑,弯腰驼背,浑身上下皮包骨头的苦行僧形象……
说实在的,三阶教给玄奘留下印象最深的,不是它的教义,而是他们修行的方式。玄奘到达相州法藏寺后,所见所闻令他瞠目结舌——
只见寺中僧人,全部从事苦役苦行,他们每日只吃一餐,修头陀苦行,路上不管碰到什么人,也不管男女老幼,都要跪下磕头。
寺中住持灵琛因多年苦修已经病弱不堪,一见玄奘到来,还硬撑着要下拜,行头陀行,被玄奘一把扶住。
再看他身后的那些徒弟们,一个个形容枯槁,面容憔悴,骨瘦如柴,令人不忍卒睹。
在法藏寺的大殿里,灵琛向玄奘介绍了师父信行和他创立的“三阶教”:
信行是隋朝僧人,十七岁在法藏寺出家,博览经论。受具足戒后,开始创立自己独具特色的三阶教理论体系,他认为在末法时期,众生所住都是“秽土”,因居秽土,所以众生“根性低劣”,因为根性低劣,修行的方法自然也就不能再和“正法”、“像法”时期的众生所用方法一样,这时的“法”也不能再分大小,人也不能再分圣凡,要普敬一切法,普敬一切人。
但你要说他真的普敬一切法吗?倒也未必。比如“三阶教”就明确反对僧人读大乘经,甚至恐吓说,读大乘经者,必下地狱。
听了灵琛的介绍,玄奘算是大致了解了“三阶教”的教义,他虽然对这种极端苦行的做法不赞成,更不同意他们对大乘经的偏见,但对这种苦行利他的精神却颇为同情。
“苦行利他?”道岳法师不屑地哼了一声,道,“法师你是有所不知,这三阶教在长安发展很快,他们到处传法,劝人行十六种‘无尽藏’行,聚敛了不少钱财。”
“何为无尽藏行?”玄奘不解地问。
“就是劝人布施,”道岳法师解释道,“凡是加入无尽藏的,每天至少要施舍一文钱或一合粟。长安的三阶教财力不俗,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建起了许多新的寺院。可是,他们这般敛财,却引起了朝廷的不满,没多久,就被封了。”
听得此言,玄奘不禁皱起了眉头:“弟子想,当初信行大师创立三阶教,必有其如法的理由。只不过弟子们愚痴,竟然背离了大师的本义,使最终的结果又不如法了。”
“你知道他的本义是什么呢?”道岳法师不以为然地说道,“或许他的初衷是如法的,但老衲看到的三阶教有很多地方违背世尊教理却是真的,否则他的徒子徒孙们又怎么会有机会钻空子,拿着师父的苦行理论去收敛钱财呢?”
不知怎的,玄奘突然想起经上所说,当年魔王波旬曾数次与佛陀争斗不敌,一气之下对佛陀说,等你灭度之后,我便于末法时期派出我的魔军去你的寺庙里出家,以扰乱正法。当时,佛陀竟为此流下了眼泪。
一想到这些,玄奘就不禁有些心酸。
像“三阶教”这种情况当然不是佛教界的主流,但它的存在也与佛教界宗派林立的现状有关,不同地区对同样的教理经常会有完全不同的解释,甚至为了圆自己的解释不惜制造伪经。
这种情况也更加激发了玄奘追根溯源,一定要找到佛经原本的心愿。
在他看来,如果有了佛经的标准版本,佛教界有了统一的理论,这样的问题就可以避免,一切就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两人都不愿再提起这个不愉快的话题,道岳打趣道:“法师千里迢迢去到相州,该不会是专程拜访法藏寺的吧?”
玄奘淡然一笑道:“弟子之所以去相州,主要是听从了智琰法师的推荐,去向慧休法师学习《杂心论》的。”
“是《杂阿毗昙心论》吗?”道岳法师问。
“正是,”玄奘道,“慧休法师是遍读诸经的佛学大师,他的住锡之地在相州南街的慈润寺。弟子跟随大师学习了八个月,主要学的是小乘毗昙学。”
道岳恍然道:“难怪法师读《俱舍论》时能够融会贯通,却原来早已学过一段时间的毗昙学了。常听人说,玄奘法师的兴趣在大乘佛教上,难得却肯花那么多时间去钻研小乘经典。”
话虽如此说,对于玄奘的杂学旁收,他心中并不以为然。
此时的他完全不知,若干年后,在印度的辩经问难中,大小乘兼通的玄奘取得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大乘小乘都是佛陀妙理,”玄奘恳切地说道,“况且中土佛经本来就少,弟子又怎敢再挑挑拣拣?”
“法师觉得中土佛经少吗?”道岳觉得颇为奇怪。
“难道不少吗?”玄奘问,“佛法自传入中土以来,只传译出少量的经典,实在不足以教化芸芸众生,所以才会有像三阶教这般有违佛理的教派产生。”
道岳法师摇头道:“众生痴愚,经典再多又有何用?”
“众生不是痴愚,只是暂时被蒙蔽了而已。佛家经典自有为其拨开迷雾之作用,引导众生从迷梦走向醒悟。只是……”他轻叹了一声。
“只是什么?”道岳追问。
“弟子多年云游,四方参学,常见同样的经论有着完全不同的解释。而诸师所说义理,也往往各持己见,令人莫知适从。”
“学佛之人自然是以佛典经论为准,又何必去管诸师各持己见呢?”道岳法师道。
“师父教导得是,”玄奘叹道,“弟子也曾将这些不同的解释验之于佛典经论,怎奈这些佛典也各有版本不同,自相矛盾之处比比皆是。甚至,有的经书自身就前后不符,各经论之间,更是相互冲突。或许是玄奘太过愚钝,无论如何求证都无法通达。”
“法师不是愚钝,是太过聪明了,”道岳法师认真地说道,“请恕老衲直言,其实修行人只需要依止一部经书就够了,你为什么要知道得那么多呢?”
玄奘沉默了一会儿,缓缓说道:“依止一部经书真的可以树立信心吗?弘扬《十地经论》的地论学派,和阐发《摄大乘论》的摄论学派,本来都是大乘瑜伽行派的著作,可是传入中土以来,反而分裂成了不同的学说,自南北朝起便争论不休,在一些有关佛性的基本问题上,两家的说法竟然大相径庭,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玄奘以为,这些纷争内斗,对于正法的弘行,十分有碍。”
道岳法师沉吟不语,心中却深有同感,佛教在中原已经有了许多宗派,每一宗下还有无数的小派,若是将他们列成表系的话,可以说是非常壮观的。宗派多了按说是好事,可内讧频仍,无疑消耗了自己的能量,也使得广大信众无所适从。
眼前的青年法师学无常师,所学涉及大小乘,涅槃、摄论、般若、毗昙、成实、俱舍等各宗各派,几乎涵盖了中原地区所有的佛教义学,在这方面的困扰自然也就更多,道岳法师原本对他的杂学旁收不以为然,想引他将精力集中到俱舍宗来,但是现在看来,可能性不大。
果然,玄奘接着说道:“依弟子愚见,靠只学一经一论,完全不接触他宗来树立信心,不是真信心。只不过是盲人摸象,自欺而已。”
道岳默然。
《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二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尔时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汝见象耶?众盲各言:我已得见。王言:象为何类?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显然,玄奘是想起了这个故事,有感而发。
道岳感叹道:“这些盲人生来从没有看见过象,难怪他们摸到的,想到的,都错了。”
“但是他们还是各执一词,在王的面前争论不休。”玄奘道,“弟子常常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盲人,绕着一头巨大的象在乱摸,却始终摸不出头绪,反弄得一头雾水。但是若只依止一宗一论,岂不成了只摸一处却自以为见到了大象的盲人?如今中原佛教义学各宗派间的争执纷纭,概因如此吧?”
“或许你说的对,”道岳法师点头道,“佛门弟子自当相互参学,而非固步自封,这样或可见到全象也未可知。玄奘法师有什么问题尽可以提出,不论是俱舍还是毗昙,老衲皆可与你共同参详。”
这话令玄奘惊喜万分,也感动万分,当即说道:“我有一百个问题。”
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副卷轴交给道岳,那上面全是他在这两年游学生涯中记录下来的“先贤之所不决,今哲之所共疑”的问题,计有一百多条。
道岳法师看后,不觉呆住了。
“诸位大德可以回答玄奘的问题吗?”大总持寺的方丈内,七八位大德同坐一室,品茗论佛,道岳法师适时抛出了这个卷轴。
长安城里高僧众多,研究义学的也不在少数,因而像这样的聚会讨论是常有的事,各寺方丈轮流坐庄奉茶。
慧迁法师拿过来展开,小声念着:“众生的佛性是始有还是本有?第八识阿赖耶识是染是净?地论师与摄论师究竟谁是谁非?……”
座中高僧眼中皆流露出惊奇之色,因为这些问题已经涉及到了佛教义学的根本,且都难以回答。其中有很多,他们也是因了近些年的讨论碰撞才隐隐有所意识的。
“这个玄奘便是岳法师最近新收的弟子吗?”智实法师问道。
“惭愧啊惭愧,”道岳法师摆手道,“不瞒诸位说,玄奘法师于佛理上的见地实在老衲之上,他尊我一声师父,不过是敬我年长几岁罢了。”
几位大德不禁笑了,僧辨法师道:“想不到岳法师竟是如此谦逊。老衲听说,在苏州东寺,六十高龄的智琰法师竟对一个二十出头的参学僧‘执礼甚恭’,甚是奇怪。那个参学僧便是玄奘吧?”
“正是,”道岳法师道,“你们莫看他年轻,却已游历了大半个中原,海内最顶尖的义学高僧他几乎都拜谒过。”
“还真是个不世出的俊杰啊,”智实法师看了看卷轴,感慨道,“佛门何时出了这么个天才?我竟不知。日后光大法门,弘传圣教,只怕要着落在此子身上。”
法常也将那卷轴拿了过来,看后突然说道:“老衲这几年研究摄论,倒是颇有些心得,岳法师若是同意,不如叫他到我这里来听习……”
“呵呵,你倒是一点儿都不客气,”僧辨法师打断了他的话,笑道,“你是摄论师,我也是摄论师,这个徒弟我也有意要收的啊……”
道岳法师觉得好笑,法常与僧辨都是上京法匠,全国最顶尖的高僧。解究二乘,行穷三学。门下负笈从学者如云,临时前来拜师求教者更是不计其数。难得他们都对玄奘情有独衷,甚至像个小孩子一般争抢起来。
世人皆知找一个好师父不易,却不知寻一个好徒弟更难。
“罢了,罢了,”法常终于无奈地摇头,“收徒只是游戏之语,若是他于《摄论》上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前来垂询,老衲扫榻恭迎便是。”
玄奘此时却在大庄严寺中,这座新兴王朝的皇家寺院,经过朝廷出资的几次整修,看上去金碧辉煌,僧徒众多,早已不是战乱时期的那副破败模样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