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三国之大周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正感慨间,先前的那两个县吏回来了,听见了他的话,一人问道:“周君为何慨叹?”
他两人过来时,周澈正背对着听事堂,没有看见,此时闻言,转过身来。他肯定不会将心事说出,答道:“……,见落叶萧萧,有感而发。”
那县吏说道:“周澈君方才弱冠,正如红日东升,就像那青青的园中葵一样,大好的日子在后头等着呢,何必学垂暮老年,做如此慨叹!”
说话的这个县吏年有四旬了,语气显得有点老气横秋,周澈没生气,恭谨应道:“是。”
另一个县吏较为圆滑,岔开话题,笑道:“二君,不要感慨了,还是先去面见县君吧。”
周澈与先前那位谈谈说说的县吏,在另一个县吏的带领下,绕过听事堂。
听事堂后是户、法、决、仓、贼等等诸曹办公的地方,又从中穿过,来到后边。
前边是办公的所在,后边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寺舍”,官吏们居住的地方,一个是牢狱,囚系罪犯的地方。因所谓“廷者,阳也,阳尚生长;狱者,阴也,阴主刑杀”,所以,牢狱在“县廷”的北边。“寺舍”与牢狱遥遥相对,其间有高墙、过道、庭院相隔。
县吏引着周澈进入“寺舍”,最先是普通吏员的住院,一间一间的单人房。
后边是县丞等长吏或亲近吏的住院,有的独居一院,有的两三人合住一院。
再后边,即县君的住所了,一个三进院落,收拾得十分整齐,院中有树、有菜畦,房屋略显陈旧,但很干净。院门口有门卒守卫,入内有家奴伺候。
进了头层院落,站在二院门外,那位有点老气的县吏笑道:“县君自任本县,除君家名士与袁、刘氏贤人外,从不在居所见客。特别是对本县的吏员们,若有公事,皆在听事堂接见;若为私事,俱闭门不纳,周君可谓是第一个被县君请来住处相见的了!”
“县君厚爱,澈实惶恐。”
“哈哈。……,周君,请进吧。”
进了二院门,经走廊,来到右侧堂外。周澈随着他们两人在门口脱下鞋子,垂首恭谨入内。只听得圆滑县吏说道:“禀县君,横路亭周澈到。”
一个温和的声音随即响起,应道:“请入座。”
紧接着,周澈听到了“啪啦、啪啦”的声响。他微抬头,见正榻上跽坐了一个三十多岁的长须男子,未着官袍,穿着黑色的便衣,头上戴高冠,手中拿了一卷竹简,刚放到案几上。——那“啪啦、啪啦”的清脆响动,便是竹简落在案几上发出的。
周澈不急着入座,先拜倒在地:“横路亭父周澈,拜见县君。”
这个三旬男子便是本县的县令,江夏安陆人,(今湖北安陆)姓黄名琰。
……
汝南郡贤士辈出,能来此地当县令的非名士不行。如孝安朝的王堂,汉安帝出巡时,朝廷一些权贵秘密谋反,欲拉拢王堂。王堂拒绝,称自己蒙受国恩,不可为权贵所屈,于是弃官返乡以死相守。他以“守正”为人所称道。
前几年去世的范滂,桓帝朝年间在郡府中担任功曹,与大名士郭林宗亲善,无一不是当时俊杰。
现在的这位县令,家世衣冠,亦为一时之选,族中有先辈任过三公。---他的族祖父黄琼,拜议郎,迁尚书仆射,又外任魏郡太守,生性至孝刚直,尊德重道,延熹七年卒,时年七十九,追赠车骑将军,谥忠侯。
虽说如今朝政被宦官把持,大兴“党锢”,但是黄琰不是黄琼的嫡系,是庶出。所以不在党锢之列。
周澈这不是第一次见他了。黄琰早在来任之始,就去岐兴里拜见过周家的长辈、名贤,在周乘家与周澈见过面。其后,周澈求为任职亭部,两人又见过一次。这一回乃是第三次见面。
黄琰把案几上的竹简往外边推了推,笑道:“又不是初次相见,周君何必多礼?快快请起。”吩咐随从把周澈引到右侧的坐塌上入座,上下打量片刻,说道,“比起上次相见,周君似有清减,也晒黑了。……,怎么样?在横路亭还适应么?是不是累坏了?”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澈之心愿,只求百姓安康,虽然累,乐在其中。”
他说的很老实,的确累,但累得高兴。黄琰为之一笑,说道:“‘百姓若能安康,累亦乐在其中’,说得好!周君在横路不足三月,而美名已屡次传入县中。最近我又听闻,周君自家出钱,资助里民买桑苗、修里墙,抚慰孤寡。若天下为吏者皆能如君,何愁百姓不能安康,天下不能太平?”
周澈老老实实地说道:“买桑、修墙、抚慰... -->>
正感慨间,先前的那两个县吏回来了,听见了他的话,一人问道:“周君为何慨叹?”
他两人过来时,周澈正背对着听事堂,没有看见,此时闻言,转过身来。他肯定不会将心事说出,答道:“……,见落叶萧萧,有感而发。”
那县吏说道:“周澈君方才弱冠,正如红日东升,就像那青青的园中葵一样,大好的日子在后头等着呢,何必学垂暮老年,做如此慨叹!”
说话的这个县吏年有四旬了,语气显得有点老气横秋,周澈没生气,恭谨应道:“是。”
另一个县吏较为圆滑,岔开话题,笑道:“二君,不要感慨了,还是先去面见县君吧。”
周澈与先前那位谈谈说说的县吏,在另一个县吏的带领下,绕过听事堂。
听事堂后是户、法、决、仓、贼等等诸曹办公的地方,又从中穿过,来到后边。
前边是办公的所在,后边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寺舍”,官吏们居住的地方,一个是牢狱,囚系罪犯的地方。因所谓“廷者,阳也,阳尚生长;狱者,阴也,阴主刑杀”,所以,牢狱在“县廷”的北边。“寺舍”与牢狱遥遥相对,其间有高墙、过道、庭院相隔。
县吏引着周澈进入“寺舍”,最先是普通吏员的住院,一间一间的单人房。
后边是县丞等长吏或亲近吏的住院,有的独居一院,有的两三人合住一院。
再后边,即县君的住所了,一个三进院落,收拾得十分整齐,院中有树、有菜畦,房屋略显陈旧,但很干净。院门口有门卒守卫,入内有家奴伺候。
进了头层院落,站在二院门外,那位有点老气的县吏笑道:“县君自任本县,除君家名士与袁、刘氏贤人外,从不在居所见客。特别是对本县的吏员们,若有公事,皆在听事堂接见;若为私事,俱闭门不纳,周君可谓是第一个被县君请来住处相见的了!”
“县君厚爱,澈实惶恐。”
“哈哈。……,周君,请进吧。”
进了二院门,经走廊,来到右侧堂外。周澈随着他们两人在门口脱下鞋子,垂首恭谨入内。只听得圆滑县吏说道:“禀县君,横路亭周澈到。”
一个温和的声音随即响起,应道:“请入座。”
紧接着,周澈听到了“啪啦、啪啦”的声响。他微抬头,见正榻上跽坐了一个三十多岁的长须男子,未着官袍,穿着黑色的便衣,头上戴高冠,手中拿了一卷竹简,刚放到案几上。——那“啪啦、啪啦”的清脆响动,便是竹简落在案几上发出的。
周澈不急着入座,先拜倒在地:“横路亭父周澈,拜见县君。”
这个三旬男子便是本县的县令,江夏安陆人,(今湖北安陆)姓黄名琰。
……
汝南郡贤士辈出,能来此地当县令的非名士不行。如孝安朝的王堂,汉安帝出巡时,朝廷一些权贵秘密谋反,欲拉拢王堂。王堂拒绝,称自己蒙受国恩,不可为权贵所屈,于是弃官返乡以死相守。他以“守正”为人所称道。
前几年去世的范滂,桓帝朝年间在郡府中担任功曹,与大名士郭林宗亲善,无一不是当时俊杰。
现在的这位县令,家世衣冠,亦为一时之选,族中有先辈任过三公。---他的族祖父黄琼,拜议郎,迁尚书仆射,又外任魏郡太守,生性至孝刚直,尊德重道,延熹七年卒,时年七十九,追赠车骑将军,谥忠侯。
虽说如今朝政被宦官把持,大兴“党锢”,但是黄琰不是黄琼的嫡系,是庶出。所以不在党锢之列。
周澈这不是第一次见他了。黄琰早在来任之始,就去岐兴里拜见过周家的长辈、名贤,在周乘家与周澈见过面。其后,周澈求为任职亭部,两人又见过一次。这一回乃是第三次见面。
黄琰把案几上的竹简往外边推了推,笑道:“又不是初次相见,周君何必多礼?快快请起。”吩咐随从把周澈引到右侧的坐塌上入座,上下打量片刻,说道,“比起上次相见,周君似有清减,也晒黑了。……,怎么样?在横路亭还适应么?是不是累坏了?”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澈之心愿,只求百姓安康,虽然累,乐在其中。”
他说的很老实,的确累,但累得高兴。黄琰为之一笑,说道:“‘百姓若能安康,累亦乐在其中’,说得好!周君在横路不足三月,而美名已屡次传入县中。最近我又听闻,周君自家出钱,资助里民买桑苗、修里墙,抚慰孤寡。若天下为吏者皆能如君,何愁百姓不能安康,天下不能太平?”
周澈老老实实地说道:“买桑、修墙、抚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