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回到明朝当太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这些孩子陪着皇帝开始读书的时候,汪舜华正在文华殿召见两个真正的神童:丘浚和程敏政,当然还有韩雍和程信。
去年底,广西大藤峡的叛乱已经基本平定,候大苟已经被杀,毛忠、韩雍等继续分兵击败郁林、阳江、雒容、博白等处农民军余部。如今残部也被尽数剿灭,毕竟现在叛军势力还没那么强大,十万大军也不是吃素的,大局搞定了,剩下的乌合之众被一通乱揍,消停了。
但这只是暂时的,如果后续的处理跟不上,这些人还是会造反,你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杀完。
汪舜华很明白这个道理,于是招回毛忠、韩雍等人,商量善后事宜。
毛忠汇报了此次征讨的经历,此前在奏疏中已经说得很清楚明白了。汪舜华表示满意,只是看到站在后面的程敏政噘着嘴,泫然欲泪的模样。一年多不见,小伙子长高了不少,人也瘦了,黑了,倒是显得更加精干英气了。
汪舜华招他近前:“你想说什么?”
程敏政伏在地上,抬起头看着她:“外头的人真的很苦,那里的人是特别的苦。太后,您能给宫女一条出路,能给建文帝的旧臣一条出路,能给他们一条出路吗?”
汪舜华一怔,程信吓坏了,马上出班按着儿子磕头请罪:“太后和重臣商量军国大事,哪有你开口的份儿?还不认罪!”
没想到程敏政竟是个硬骨头,就是直起身仰着头不认罪。
汪舜华挥手:“好了,是我让他说的。实话实说有什么罪,文过饰非才有罪。”
她看着程敏政,第一次对这个神童真正产生了好感。
她不能不去想,当年那起科考案,本身也是众说纷纭,虽然坑了唐寅,但程敏政自己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从某种意义上说,肯用生命证明自己清白的人,有什么理由怀疑他是贪官呢?——更何况,现在毕竟只是十四五岁的少年,又何必用有色眼镜看他呢?
当时问他:“你都看到了什么?”
程敏政看着汪舜华没有生气,眼里似乎还带着鼓励,于是开始说了。他此次跟着父亲到广西,但毕竟年少,这么个宝贝疙瘩,程信自然舍不得让他上战场,于是把他留在郴州;丘浚倒还好,他本来是朝廷命官,又对军务有看法,因此跟着程信走水路过去。
从出北京开始,一路经过北直隶、河南、湖广,沿途看到了各种民生凋敝甚至卖儿鬻女的场景。今年河南、湖广地区其实没有受多大的灾,但是此前几年灾情严重,又遇到叛军四处作乱,因此百姓的生计很是艰难。
程敏政只是翰林院秀才,其实没有调研任务,但是现在朝廷要求翰林院多接触实际,于是当父亲和同事们都走了,他也就走出书斋,在城里到处观察;甚至还去问路上的那些流民,为什么要离开家乡。那些流民自然就告诉他有过什么样的经历。
程敏政不愧是才子,不仅感情丰沛,语言组织也是详略得当。不仅生动的描述了流民悲惨的境遇,还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案例——被朝廷的高赋税、地主的租佃压迫的喘不过气,然后生病没钱等死,偶尔还有强抢民女的、抢占民田的,加上天灾,只有逃荒,走一路要一路,饿死一堆,剩下的也只剩一口气,过程省去一万字。
汪舜华听的有点凄然: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程敏政抹掉眼泪看着她,似乎想找一个答案:“当年孔圣人在《礼运大同篇》里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为什么如今天下不是这个样子的?当年孟夫子对齐宣王说;‘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为什么两千年以来,都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是不是就没有办法改变了?为什么种地的反而没有饭吃,养蚕的反而没有衣服穿?”
程信跪了。
看着这张稚嫩却有点不服输的面孔,汪舜华的眼泪掉了下来,她摸着程敏政的头,挤出一个笑:“好孩子,问得好。你问过你父亲是怎么回事吗?”
程敏政噘着嘴:“父亲说我还小,等长大了就明白... -->>
在这些孩子陪着皇帝开始读书的时候,汪舜华正在文华殿召见两个真正的神童:丘浚和程敏政,当然还有韩雍和程信。
去年底,广西大藤峡的叛乱已经基本平定,候大苟已经被杀,毛忠、韩雍等继续分兵击败郁林、阳江、雒容、博白等处农民军余部。如今残部也被尽数剿灭,毕竟现在叛军势力还没那么强大,十万大军也不是吃素的,大局搞定了,剩下的乌合之众被一通乱揍,消停了。
但这只是暂时的,如果后续的处理跟不上,这些人还是会造反,你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杀完。
汪舜华很明白这个道理,于是招回毛忠、韩雍等人,商量善后事宜。
毛忠汇报了此次征讨的经历,此前在奏疏中已经说得很清楚明白了。汪舜华表示满意,只是看到站在后面的程敏政噘着嘴,泫然欲泪的模样。一年多不见,小伙子长高了不少,人也瘦了,黑了,倒是显得更加精干英气了。
汪舜华招他近前:“你想说什么?”
程敏政伏在地上,抬起头看着她:“外头的人真的很苦,那里的人是特别的苦。太后,您能给宫女一条出路,能给建文帝的旧臣一条出路,能给他们一条出路吗?”
汪舜华一怔,程信吓坏了,马上出班按着儿子磕头请罪:“太后和重臣商量军国大事,哪有你开口的份儿?还不认罪!”
没想到程敏政竟是个硬骨头,就是直起身仰着头不认罪。
汪舜华挥手:“好了,是我让他说的。实话实说有什么罪,文过饰非才有罪。”
她看着程敏政,第一次对这个神童真正产生了好感。
她不能不去想,当年那起科考案,本身也是众说纷纭,虽然坑了唐寅,但程敏政自己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从某种意义上说,肯用生命证明自己清白的人,有什么理由怀疑他是贪官呢?——更何况,现在毕竟只是十四五岁的少年,又何必用有色眼镜看他呢?
当时问他:“你都看到了什么?”
程敏政看着汪舜华没有生气,眼里似乎还带着鼓励,于是开始说了。他此次跟着父亲到广西,但毕竟年少,这么个宝贝疙瘩,程信自然舍不得让他上战场,于是把他留在郴州;丘浚倒还好,他本来是朝廷命官,又对军务有看法,因此跟着程信走水路过去。
从出北京开始,一路经过北直隶、河南、湖广,沿途看到了各种民生凋敝甚至卖儿鬻女的场景。今年河南、湖广地区其实没有受多大的灾,但是此前几年灾情严重,又遇到叛军四处作乱,因此百姓的生计很是艰难。
程敏政只是翰林院秀才,其实没有调研任务,但是现在朝廷要求翰林院多接触实际,于是当父亲和同事们都走了,他也就走出书斋,在城里到处观察;甚至还去问路上的那些流民,为什么要离开家乡。那些流民自然就告诉他有过什么样的经历。
程敏政不愧是才子,不仅感情丰沛,语言组织也是详略得当。不仅生动的描述了流民悲惨的境遇,还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案例——被朝廷的高赋税、地主的租佃压迫的喘不过气,然后生病没钱等死,偶尔还有强抢民女的、抢占民田的,加上天灾,只有逃荒,走一路要一路,饿死一堆,剩下的也只剩一口气,过程省去一万字。
汪舜华听的有点凄然: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程敏政抹掉眼泪看着她,似乎想找一个答案:“当年孔圣人在《礼运大同篇》里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为什么如今天下不是这个样子的?当年孟夫子对齐宣王说;‘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为什么两千年以来,都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是不是就没有办法改变了?为什么种地的反而没有饭吃,养蚕的反而没有衣服穿?”
程信跪了。
看着这张稚嫩却有点不服输的面孔,汪舜华的眼泪掉了下来,她摸着程敏政的头,挤出一个笑:“好孩子,问得好。你问过你父亲是怎么回事吗?”
程敏政噘着嘴:“父亲说我还小,等长大了就明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