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下文学 www.xxbxwx.net,乱明天下一根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月中,但刚缮修之城,却被豪雨冲毁,于是又进行第二期修缮,自雨季过后至同年末,山海四城,方才缮筑完工。
袁崇焕为什么要先修筑南段,而不是他最想建功,也最易遭建奴破坏的北段?这显然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袁崇焕心中并无把握,他怕出现万一,他是为了确保山海关至宁远一线万无一失。
袁崇焕为什么如此谨慎?这当然是因为顾忌八旗兵的强悍。袁崇焕的“保守”战略,显然是对八旗兵和己方的虚实都有清醒的认识所致。
袁崇焕错了吗?陈海平不明白,是一个终其一生都在战场上与八旗兵舍死忘生拼杀、且又一胜再胜的人做出的判断可信,还是那些远离战场,甚至是几百年后的人信誓旦旦的话可信?
每念及此,陈海平心中都会升起一丝悲凉。
真正做事的,不仅被骂,还遭处处掣肘,天启六年三月初四,朝廷降旨,特命内臣镇守山海:司礼监秉笔太监、总督忠勇营兼掌御马监印务刘应坤镇守山海关,乾清宫管事提督、忠勇营御马监太监陶文、纪用为左右镇守,乾清宫打卯牌子、忠勇营中军、御马监太监孙茂霖、武俊、王莅朝三人分守军中。
袁崇焕上疏抵拒:“兵,阴谋而诡道也,从来无数人谈兵之理。臣故疏裁总兵,心苦矣。战守之总兵且恐其多,况内臣而六员乎!”但结果是:君命难违,圣旨必遵。
袁崇焕抗疏不允,便善处同内监的关系,并化不利为有利,他曾同内臣刘应坤、纪用及总兵赵率教,并马巡历锦州、右屯地带,所见各城,灰烬之余,颓垣剩栋,白骨遍野,残冢依稀。
通过镇守内监之口,奏报袁崇焕重建的宁锦防线,城势更高,堡垒更固,设备更严,军力更强。
陈海平把朝廷掣肘袁崇焕的种种细节说的很详细,就为了要在众人心里塑造一个定势:这个朝廷实在是太滥了,跟着他干,不仅仅是因为个人的原因,还是因为这个朝廷确实该换一换了。
南段防线完工之后,就开始修筑北段。
在袁崇焕构想里,北段宁锦防线,南起宁远,北至锦州,以宁远为后劲、锦州为中坚、大凌河城为前锋,又以所、城、台、堡作联络,负山阻海,势踞险要;配以步营、骑营、车营、锋营、劲营、水营诸兵种,置以红夷大炮、诸火炮等守具,备以粮饷、马料、兵械、火yao;并屯田聚民,亦屯亦筑,且守且战,相机进取,从而形成沿关外辽西走廊上,纵深四百余里,以宁远为中坚,榆关为后盾,锦州为前锋,其间中前、前屯、中后、中右、中左、右屯、大凌河、小凌河诸城,形同肩臂,势如联珠,新旧城堡,选将设兵,从而形成一道坚固的军事防御体系。
本来一切都在按照袁崇焕的构想顺利地进行着,但事情突然出现了意外。
以袁崇焕的预测,只要拖过春季,进入夏季,诸城就可全部修缮完工,但皇太极显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没有给袁崇焕这个时间,选在本不宜出兵的夏季出兵了。
夏季水势极大,阻断道路,运送物资极为艰难,而且酷热难耐,会极大地影响到军队的士气。所以,袁崇焕认为皇太极不会在夏季出兵,但即便如此,他也做了万一的准备。筑城以锦州为先,同时又遣将、派军、治械、备粮、屯民,进行备战。
袁崇焕的审慎是正确的,万一真的来了,五月初五,皇太极以明人于锦州、大凌河、小凌河筑城屯田,没有议和诚意为藉口,亲率数万军队,谒堂子,出沈阳,举兵西向,进攻宁锦。
闻知数万八旗大军越过辽河,朝廷立刻做出了部署:命满桂移镇前屯,原驻此地的侯世禄同三屯总兵孙祖寿移驻山海关、宣化府,黑云龙移驻一片石,蓟辽总督阎鸣泰移镇山海关城。锦州防务以副总兵左辅统金国奇为左翼,以副总兵朱梅为右翼,平辽总兵赵率教居中调度,贾胜领奇兵东西策应,镇守太监纪用驻锦州。袁崇焕奉命驻宁远,居中调度,战守兼筹。
皇太极初五发兵,于十一日围困锦州。
锦州本是广宁中屯卫城,位于小凌河与哈喇河之间,北依红螺山,南临辽东湾,地处险要,势踞形胜,为关宁锦防线的前锋要塞。
锦州非常重要,如果锦州被攻下,那对朝廷将是一个极为沉重的打击。如果皇太极再下令固守锦州,那形势就更不堪设想。那样的话,袁崇焕且屯且守、逐步蚕食的战略将彻底失败。到那时,如果朝廷不能训练出一支战力足够的大军来,那就不要再想突破皇太极的锦州防线。
这真是揪心呢!除了陈海平,所有人都心怀忐忑地期待着下一个信使的到来。(未完待续)
月中,但刚缮修之城,却被豪雨冲毁,于是又进行第二期修缮,自雨季过后至同年末,山海四城,方才缮筑完工。
袁崇焕为什么要先修筑南段,而不是他最想建功,也最易遭建奴破坏的北段?这显然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袁崇焕心中并无把握,他怕出现万一,他是为了确保山海关至宁远一线万无一失。
袁崇焕为什么如此谨慎?这当然是因为顾忌八旗兵的强悍。袁崇焕的“保守”战略,显然是对八旗兵和己方的虚实都有清醒的认识所致。
袁崇焕错了吗?陈海平不明白,是一个终其一生都在战场上与八旗兵舍死忘生拼杀、且又一胜再胜的人做出的判断可信,还是那些远离战场,甚至是几百年后的人信誓旦旦的话可信?
每念及此,陈海平心中都会升起一丝悲凉。
真正做事的,不仅被骂,还遭处处掣肘,天启六年三月初四,朝廷降旨,特命内臣镇守山海:司礼监秉笔太监、总督忠勇营兼掌御马监印务刘应坤镇守山海关,乾清宫管事提督、忠勇营御马监太监陶文、纪用为左右镇守,乾清宫打卯牌子、忠勇营中军、御马监太监孙茂霖、武俊、王莅朝三人分守军中。
袁崇焕上疏抵拒:“兵,阴谋而诡道也,从来无数人谈兵之理。臣故疏裁总兵,心苦矣。战守之总兵且恐其多,况内臣而六员乎!”但结果是:君命难违,圣旨必遵。
袁崇焕抗疏不允,便善处同内监的关系,并化不利为有利,他曾同内臣刘应坤、纪用及总兵赵率教,并马巡历锦州、右屯地带,所见各城,灰烬之余,颓垣剩栋,白骨遍野,残冢依稀。
通过镇守内监之口,奏报袁崇焕重建的宁锦防线,城势更高,堡垒更固,设备更严,军力更强。
陈海平把朝廷掣肘袁崇焕的种种细节说的很详细,就为了要在众人心里塑造一个定势:这个朝廷实在是太滥了,跟着他干,不仅仅是因为个人的原因,还是因为这个朝廷确实该换一换了。
南段防线完工之后,就开始修筑北段。
在袁崇焕构想里,北段宁锦防线,南起宁远,北至锦州,以宁远为后劲、锦州为中坚、大凌河城为前锋,又以所、城、台、堡作联络,负山阻海,势踞险要;配以步营、骑营、车营、锋营、劲营、水营诸兵种,置以红夷大炮、诸火炮等守具,备以粮饷、马料、兵械、火yao;并屯田聚民,亦屯亦筑,且守且战,相机进取,从而形成沿关外辽西走廊上,纵深四百余里,以宁远为中坚,榆关为后盾,锦州为前锋,其间中前、前屯、中后、中右、中左、右屯、大凌河、小凌河诸城,形同肩臂,势如联珠,新旧城堡,选将设兵,从而形成一道坚固的军事防御体系。
本来一切都在按照袁崇焕的构想顺利地进行着,但事情突然出现了意外。
以袁崇焕的预测,只要拖过春季,进入夏季,诸城就可全部修缮完工,但皇太极显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没有给袁崇焕这个时间,选在本不宜出兵的夏季出兵了。
夏季水势极大,阻断道路,运送物资极为艰难,而且酷热难耐,会极大地影响到军队的士气。所以,袁崇焕认为皇太极不会在夏季出兵,但即便如此,他也做了万一的准备。筑城以锦州为先,同时又遣将、派军、治械、备粮、屯民,进行备战。
袁崇焕的审慎是正确的,万一真的来了,五月初五,皇太极以明人于锦州、大凌河、小凌河筑城屯田,没有议和诚意为藉口,亲率数万军队,谒堂子,出沈阳,举兵西向,进攻宁锦。
闻知数万八旗大军越过辽河,朝廷立刻做出了部署:命满桂移镇前屯,原驻此地的侯世禄同三屯总兵孙祖寿移驻山海关、宣化府,黑云龙移驻一片石,蓟辽总督阎鸣泰移镇山海关城。锦州防务以副总兵左辅统金国奇为左翼,以副总兵朱梅为右翼,平辽总兵赵率教居中调度,贾胜领奇兵东西策应,镇守太监纪用驻锦州。袁崇焕奉命驻宁远,居中调度,战守兼筹。
皇太极初五发兵,于十一日围困锦州。
锦州本是广宁中屯卫城,位于小凌河与哈喇河之间,北依红螺山,南临辽东湾,地处险要,势踞形胜,为关宁锦防线的前锋要塞。
锦州非常重要,如果锦州被攻下,那对朝廷将是一个极为沉重的打击。如果皇太极再下令固守锦州,那形势就更不堪设想。那样的话,袁崇焕且屯且守、逐步蚕食的战略将彻底失败。到那时,如果朝廷不能训练出一支战力足够的大军来,那就不要再想突破皇太极的锦州防线。
这真是揪心呢!除了陈海平,所有人都心怀忐忑地期待着下一个信使的到来。(未完待续)